當心寶寶患紅眼病
紅眼病醫學上稱為急性結膜炎,好發於春季,它是一種主要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接觸性傳染病。紅眼病傳染性極強,隻要健康的眼睛接觸了病人眼屎或眼淚汙染過的東西,如毛巾、手帕、臉盆、書、玩具或門把手、錢幣等,就會受到傳染,在幾小時後或1~2天內發病。一個孩子得病,很快會蔓延全家或整個幼兒園。臨床特點:發病後眼部明顯紅赤、眼瞼腫脹、發癢、怕光、流淚、眼屎多,一般不影響視力。如果是由病毒感染,症狀更明顯,表現為:結膜大出血、前淋巴結腫大並有壓痛,還會侵犯角膜,發生眼痛,視力模糊,病情恢複較慢。
專家提醒紅眼病
春季大氣溫暖,防治小兒紅眼病的根本途徑,盡量不要帶或少帶孩子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措施:①適當隔離:不要讓患兒串門,暫時不要去幼兒園,不要到理發店、浴池,以免疾病蔓延;②徹底消毒:患兒使用過的毛巾、手帕和臉盆要煮沸消毒,曬幹後再用,並為患兒準備專用的洗臉用具;③衛生教育:教育孩子注意個人衛生,做到不用髒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眼屎多時,要用幹淨手帕或紗布拭之;④飲食護理:飲食清淡,多食蔬菜、新鮮水果等,保持大便通暢;⑤開放患眼,不能遮蓋,否則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反而加重病情。一旦寶寶感染上了紅眼病,父母應及時帶他去醫院請眼科醫生診治,如果治療不徹底可能變成慢性結膜炎。
老年人要學會養生
生命在於運動,長壽在於養生。①堅持鍛煉:春天萬木吐翠,空氣清新。散步、慢跑、做操、打球,近郊春遊。既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又能氣血通暢、鬱滯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強體防病。②注意養肝:不良情緒易導致肝氣鬱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係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春天應注意情誌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③順應氣候:春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要保暖防寒。“春捂秋凍”是順應氣候的養生保健經驗。④宜甘減酸:多吃些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有利發寒散邪,扶助陽氣。⑤高血壓、心髒病患者,更應注意防寒保暖,預防中風、心肌梗死發生。
(二)夏季要防那些病
。心肌梗塞有前兆
夏季的氣壓普遍都偏低,而且隨著三伏天的到來空氣的濕度也開始增大,這樣的天氣很容易導致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從而導致血流減慢,這也就是導致中風以及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中老年人及心髒病人是高危人群,稍有不慎就容易患有心肌梗死。因此,出現心慌、憋氣、胸悶、胸部疼痛等症狀時,就必須提高警惕最好是及時就診。
情緒煩躁易中風
夏令防病
夏季的天氣多半都以悶熱為主,這樣的氣候也會導致情緒波動,煩躁、激動等情緒占首位。這些情緒會導致腎上腺素分泌過多,血管急速收縮,血壓上升。空調房內的溫度與室外溫度差距過大,再加上頻繁出入的話,就會使腦血管反複收縮、擴張從而誘發中風。中風發病率的多少與年齡有著密切關係,年歲越高中風發病率越高,55歲後每長10歲,患病率增加1倍,特別是一些吸煙喝酒的人群、“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人群、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人群,更是要特別注意。夏季如何預防中風的問題,除了要控製情緒以外,同時還可以適量的吃一些涼性食物,給身體清熱解暑,也能有效的預防中風。
預防中風要“三戒”
一戒飲酒。高血壓患者長期飲酒有害健康。酒可加重血脂水平及動脈粥樣硬化,使腦血管彈性減弱,這是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風的病理基礎,大量飲酒可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在原已較高的水平上驟然升高,使硬化脆弱的腦血管破裂出血,如果出血量較大,顱壓過高,腦疝形成,則難以搶救。
二戒排便加壓。某離休幹部高血壓住院,大便秘結,夜間排便用力過猛致腦溢血死亡。
三戒激情。過度的激情奔放如悲痛欲絕、捧腹大笑或活動過量等,均可使交感神經功能亢進,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驟高,可發生腦溢血致死。故高血壓病人要保持情緒穩定,性格開朗,切忌情感過度激動。
烈日外出防中暑
夏季溫度過高、風速較小時,最好減少外出,因為這樣的天氣是中暑的高發期。特別是一些在戶外工作的人群,要及時做好防暑降溫,謹防中暑的發生。有些老年人、孕婦也要時刻做好防暑降溫,體質比較弱的人,在平時最容易出現中暑的危險。
預防:①做好個人防護,在炎夏最好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抹防曬霜、穿寬大淺色衣服。②多喝水。工地應備有開水或鹽開水。③每天10~16時最好不在外行走,延長中午休息時間,並有工間休息製度。④用金銀花、菊花泡水喝,喝點綠豆湯預防暑濕、預防中暑。
讚同
炎夏搖扇能防病
搖掉肩周炎:搖扇子是一種手指、腕和局部關節肌肉協調配合的上肢運動。炎夏常搖扇,是對上肢關節肌肉的鍛煉,可促進肌肉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力量和各關節協調的靈活性。老年肩周炎,是肩關節長期缺乏運動及風扇空調猛吹感受風寒引起的,搖扇可以遠離風扇、空調使肩關節得到鍛煉,加強肌肉韌帶的力量和協調性。
搖走精神障礙:炎夏許多人會出現情緒波動,中老年人容易出現情感障礙。搖扇消遣可以怡情逸性。邀三二知己,陰涼下一坐,談天說地,精神鬱悶一掃而光。
遠離熱中風:熱中風是盛夏季節的一種常見病,與使用空調不當關係很大。忽冷忽熱,會使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腦部血液循環障礙而發生腦中風。
夏季搖扇左手好
搖扇可減少使用空調時間,對腦血管是一種鍛煉。搖扇是一種單側肢體運動,不僅可鍛煉肢體的關節肌肉,還可鍛煉大腦血管的收縮與舒張功能。有學者研究發現,中風病人中大部分是在右腦半球微血管破裂出血,而多數中老年人的腦萎縮卻發生在左半腦。這是由於一般人長期習慣使用右手,左手運動較少,造成左腦半球鍛煉有餘而右腦半球鍛煉不足造成的。
因此,老年人在炎夏應有意識地進行左手搖扇,通過加強左手運動,活化右腦,改善左側肢體的靈活性和肌體萎縮,可以增強右腦半球血管的彈性,減少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高血壓度夏四注意1
空調溫度不能過低:從酷熱的室外回到屋內後,希望通過空調過低溫度迅速使大汗淋漓盡快涼快下來,如此一熱一冷,導致血管擴張狀態一下子變成收縮狀態,這就為日後患高血壓留下了隱患。長期在低溫空調屋逗留,一旦投身室外熱浪,血管又從收縮的狀態變為了擴張的狀態,如此反複血管波動,對高血壓患者控製病情不利。
注意堅持夏日午休:炎夏很多人睡眠不好,晚上入睡晚,早上起的早,導致睡眠不足,宜造成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大,加重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針對晚上休息不好的事實,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養成中午午休的習慣,以補充晚上休息不足。
高血壓度夏四注意2
慎食各種生冷:消暑納涼都喜歡不停地吃冰激淩、雪糕、涼飲,以驅除炎熱帶來的痛苦。剛從烈日回家,吃一塊雪糕、喝一瓶涼汽水,確能消暑降溫,但是很多人卻因此出現頭暈、惡心、發燒,這是因為過低的冷食,刺激身體的小血管呈現條件反射式的收縮,引起患者血壓升高、冠狀動脈痙攣,造成心肌缺血,出現頭暈、頭痛症狀。夏日高血壓患者要盡量少吃生冷食物,防止高血壓複發與加重。
注意補充水分:有些高血壓患者天生不愛喝水,這對高血壓患者極為不利。炎夏導致大量出汗,如不及時補充水分,會導致高血壓患者形成嚴重的血栓,增大高血壓患者患心肌梗死、腦卒中的風險。一定要多補充水分,即使不渴也要多喝水。
夏季腹瀉怎麼辦1
夏季人極易患腹瀉。多數腹瀉能自愈,有些腹瀉須服用藥物治愈。下述情況如不及時就診,貽誤治療最佳時機,會埋下健康隱患,帶來生命危險。
嚴重嘔吐伴腹瀉:一般是指大便每天>10次,大便呈水樣噴射狀排出,尿量每次>500毫升,便裏帶有粘液、膿血樣物;嘔吐頻繁,吐出食物殘渣或黃綠色液體,嚴重者可吐出咖啡樣液體。有這兩種症狀之一,就要及時就醫。
有全身中毒症狀:中毒症狀表現為發熱,體溫>39℃;腹部脹滿、食欲減退或厭食。較輕者中樞神經係統興奮性增高,煩躁不安或驚跳;較重者表現為精神萎靡、呻吟、嗜睡,昏迷或驚厥。機體出現這些中毒症狀時,意味著病情隨時會更加惡化,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夏季腹瀉怎麼辦2
有脫水症狀:腹瀉脫水症狀與脫水程度有關,主要表現有發熱、口渴、煩躁、粘膜幹燥、眼窩凹陷明顯,皮膚彈性減退,尿量減少等。嬰幼兒可見前囟凹陷。有些嚴重脫水者還伴有電解質代謝紊亂,精神萎靡、四肢無力、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麵色灰暗、嗜睡或煩躁不安、惡心、嘔吐、口唇櫻紅色、呼吸深快,有時可聞到爛蘋果味。嚴重者還會出現喉痙攣、震顫、手足搐搦、全身驚厥等。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就診,否則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腹瀉遷延:誘因是長期使用各種廣譜抗生素或繼發黴菌感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主要表現為腹瀉不愈、精神萎靡、食欲低下、消瘦,甚至出現貧血和各種維生素缺乏,常並發其他感染性疾病,成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