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年長壽有門道(2 / 2)

●80歲入黨:楊敬年從小便有中國讀書人的崇高理想,矢誌追求進步。1948年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回到南開迎接天津解放。76歲(1984年)寫入黨申請,80歲實現了人生夙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他說:牛津博士是求學的頂峰,共產黨員是我做人的頂峰。他一生是治學嚴謹的典範,探索人生哲理的智者。

●百歲的秘訣:每天堅持鍛煉,合理飲食起居,健康心理狀態,不斷運用大腦。這是楊敬年長壽秘訣。他早起床,3~4點讀書,背古詩,運動40分鍾,做自編健身操,10次下蹲。6點早餐,看電視劇。累了休息、吃午飯。午休後靜坐,遠眧窗外,腦想古詩。4點聽新聞,音樂。接待親朋來訪,學生電話聊天。

老年人要趕時髦

所謂趕時髦就是與時俱進,例如學電腦,我75歲學電腦時有人就說“人老了還學啥電腦呀”。到電腦班一看,還有85歲的人也在學電腦;我今天看見104歲的楊敬年學者,他是91歲開始學電腦,個個有成。我的觀點是:走自己的路,讓他們說去吧!老年人也要享受生活。

世界最長壽教授

鄭集(1900年5月6日—2010年7月29日)享年110歲,生物化學家、營養學家。中國營養學的奠基人,中國生物化學的開拓者之一。他是世界最長壽教授和世界最高齡作家。1930年赴美國留學,入俄亥俄州立大學專攻生物化學,並於耶魯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學習,1936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任曆任中國科學社研究所研究員,中央大學醫學院教授、生化科教授,華東軍醫學院、第四軍醫大學、南京大學醫學院教授,生物係教授兼生物化學教研室主任。他的大半生在南京大學醫學院和生物係執教。2004年,南京大學收到來自英國劍橋國際人物傳記中心的祝賀信,授予他“21世紀最有成就獎”。他還曾變賣家產(房產),捐給學校和社會,設立清寒獎學金和學術基金。

營養大師的一日三餐

營養學家鄭集的一日三餐:早餐:一個雞蛋,250毫升牛奶加麥片,再吃兩片麵包。午餐:兩素一葷一湯,葷素雜食,素食為主。主食是米麵,副食是肉、魚、蔬菜、豆腐、豆類(黃豆、綠豆、紅豆)、雜糧。晚餐:喝一些粥,食物的種類和午餐類似,可以更清淡些,食量也相應減少。鄭老說,我用餐的總體原則是,多吃蔬菜,不吃動物油脂和肥肉,隻吃植物油,少吃油炸食物(油條等)、醃製食物和過辣、過甜、過鹹的食物。按時吃飯,每餐隻吃八分飽,每天吃一兩個水果,上下午各飲淡茶或開水兩杯,下午偶爾喝杯咖啡。

陸阿姨說鄭集菜單

▇早餐1杯牛奶,2隻煮熟了的鵪鶉蛋,用5顆紅棗、3顆桂圓、15~20顆枸杞一起煮的湯,還有一小塊麵包;中午吃了一碗稀飯,菜是韭菜花炒雞蛋;晚飯吃了一碗藕粉和一個豆沙包。陸阿姨說,有時候麵包會換成蛋糕或蛋黃派,包子、藕粉、麵條、餛飩、稀飯是老人常吃的。▇補點營養素:鄭老說,維生素A丸(25000國際單位)1粒,維生素B1(10毫克/片)、B2(5毫克/片)、B6(10毫克/片)各1~2片,維生素C(100毫克/片)3~6片,維生素E(100毫克/片)1~2片。到了冬天,還會加服人參(黨參)、黃芪、白術、大棗等,但從來不買市場上推薦的保健食品或口服液。“他吃的都是最便宜的維生素,算下來一天也就三四毛錢。”

小病最不能大意

60歲時鄭集患前列腺增生和膀胱憩室,病榻年餘,備受折磨。他說:小病早求醫,大病少著急。鄭老早上6點起床,做“床上操”15~20分鍾。起床後排便、梳洗、喝開水。隨後做自編的“綜合保健操”15~20分鍾。上午工作4小時,後睡1~2小時,下午在家工作讀報2~3小時。晚飯後靜坐或散步半小時,洗腳泡腳,9點睡覺。

世界最長壽的教授 鄭集

鄭集長壽秘笈

▇健康十訣:①思想開朗、樂觀積極、情緒穩定;②生活規律;③堅持勞動和體育鍛煉;④注意休息和睡眠;⑤注意飲食衛生、切忌暴飲暴食;⑥嚴戒煙、少喝酒;⑦無不良嗜好;⑧不忽視小病;⑨注意環境衛生、多同陽光和新鮮空氣接觸;⑩注意勞動保護、防止意外傷害。樂觀是十訣之首。

▇綜合健身操:這是鄭集教授為自己的需要而編製的一套簡易健身操:(1)快步200~400步。(2)騎馬式半蹲(3)雲手(4)劃船、扯篷、撒網(5)鳳凰展翅(6)壓腿(7)並膝旋轉(8)搖頭擺尾(9)遊水(10)左右彎腰(11)左右開弓(12)捶腰摩腹(13)單舉手(14)拍胸呼吸(15)頭部運動(16)跳動和原地踏步(17)立正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