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啥叫安全防護
安全防護,即安防。所謂安全,就是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謂防護,就是防備、戒備。防備是指作好準備以應付攻擊或避免受害,戒備是指防備和保護。所以安全防護的定義:就是做好準備和保護,以應付攻擊或者避免受害,從而使被保護對象處於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現事故的安全狀態。顯而易見,安全是目的,防護是手段,通過防範的手段達到或實現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護的基本內涵。
2.教您防電磁輻射
[1]別讓電器紮堆。電視、電腦、電冰箱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裏。
[2]勿在電腦身後逗留。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麵,次為兩側。
[3]用水吸收電磁波。水是吸收電磁波的最好介質,可在電腦周邊用塑料瓶和玻璃瓶放些水。絕對不能用金屬杯。
[4]減少待機。電器暫停時,最好不讓它長時待機,時久會產生輻射積累。
[5]及時洗臉洗手。電腦熒光屏表麵存在大量靜電,可輻射到臉部和手部皮膚裸露處,時久易發生斑疹、色素沉著,嚴重者引起皮膚病變。
[6]補充營養。電腦操作者多吃胡蘿卜、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牛奶、雞蛋、動物肝髒、瘦肉,補充體內維生素A和蛋白質。多飲茶水,茶多酚等有利於吸收與抵抗放射性物質。
[7]接手機別性急。手機在接通瞬間及充電時通話,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最好在手機響過一兩秒後接聽電話。充電時不接聽電話。
3.微波爐有傷害嗎
(1)理論上,微波爐的微波對人的身體健康是不會造成影響的。微波殺死細胞的惟一途徑是讓它“熱死”,微波爐泄漏的輻射無法達到如此程度。
(2)保持好和微波爐的距離,就不會產生影響。微波爐工作時,要在5厘米內觀看。眼睛對微波最敏感,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3)按照微波爐規定的容器進行操作。如袋裝、瓶裝、罐裝食品,以及帶皮、帶殼的食品,如栗子、雞蛋等,以免爆炸汙染或損壞微波爐。
(4)微波不會進入人體。微波是不會透過食物傳送到人體。請您放心使用。
4.微波爐使用十忌
[1]忌超時加熱:超過2小時,應丟掉不要,以免食物中毒。
[2]忌將普通塑料容器放入微波爐加熱:一會使容器變形,二是塑料會放出有毒物質。
[3]忌將肉類加熱至半熟後再用微波爐加熱:冰凍肉食須先在微波爐中解凍,然後加熱。[4]忌用鐵、鋁、不鏽鋼、搪瓷等金屬器皿,以免產生電火花,做不熟食物。
[5]忌再冷凍經微波爐解凍的肉類:放入冰箱冷凍的食物必須加熱至全熟。
[6]忌使用封閉容器:以免加熱後引起爆裂、濺髒爐壁。
[7]忌使保鮮膜接觸食物:以避免粘到食物上。
[8]忌油炸食品:因高溫油會出現飛濺導致明火。
[9]忌將微波爐置於臥室。
[10]忌長時間在微波爐前工作。孕婦和孩子不要接近微波爐;微波爐應經常清洗,避免導致微波泄漏。
5.家庭火災的預防
[1]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電器設備。
[2]不亂丟煙頭,不躺在床上吸煙。
[3]不亂接亂拉電線,電路熔器切勿用銅、鐵絲代替。
[4]爐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爐灰完全熄滅後再傾倒,穀草要遠離房屋。
[5]明火照明不離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尋找物品。
[6]離家或睡覺前要檢查用電器具是否斷電,燃氣閥門是否關閉,明火是否熄滅。小心謹慎最安全。
6.大火來臨怎麼辦
一是不入險地不貪財物。不顧及貴重物品而喪生。二是簡易防護不可少。家中備有防煙麵罩,可用毛巾、口罩蒙鼻,水澆身,匍匐前進。三是緩降逃生滑繩自救。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用疏散樓梯、陽台、落水管、身邊繩索、床單、衣服救生。四是當機立斷快速撤離。披上浸濕衣物、被褥向安全出口方向衝去。五是善用通道莫入電梯。六是大火襲來固守待援。手摸房門已感發燙,火焰和濃煙必將撲來,可關緊門窗,用濕布堵塞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防止煙火滲入,等待救援人員到來。七是火已燒身勿驚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八是發出信號救援。用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方式求救。九是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7.開水燙傷的處理
(1)孩子或嬌嫩的皮膚燙傷,應立即冷水衝15分鍾,馬上去醫院治療,以免耽誤傷情;如果確實不嚴重就到藥店買點燙傷藥《疤痕舒海普林》傷處塗抹,夏天要注意防止感染,不吃發物如香菜 魚等,防曬。
(2)消除疤痕,不留痕跡,非常理想:一是用薰衣草精油,商場賣化妝品處能買到,越早塗用效果越好;二是用蘆薈,把切開帶肉的一麵敷在燙傷部位,定時更換,效果非常好;三是將仙人掌去刺去皮搗爛敷在燙傷部位,以上三法均可達到傷愈後不留疤痕的效果。
8.緊急處理燙傷法
(1)涼水衝洗傷口半小時,水溫低(不<5℃)效果好,破皮不浸泡,以防感染。
(2)用淡鹽水塗於灼傷處可消炎。
(3)受傷處擦蜂蜜、豬油、狗油、生薑汁。
(4)用雞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調勻塗敷在受傷處消炎止痛。
(5)生梨片貼於燙傷處,收斂止痛。
(6)小兒燙傷用黑豆25克加水煮濃汁,塗搽傷處。
(7)輕度燙傷,將幹廢茶葉渣在火上焙微焦後研細,與菜油混合調成糊狀,塗搽傷處,消腫止痛。
(8)手足皮膚燙傷,立即把酒精倒在盆內或桶內,將傷處全部浸入酒精中1~2小時,止痛消紅,防止起泡。
(9)開水燙傷,用風油精、萬花油或麻油直接塗於傷麵,5分鍾止痛。
(10)金黴素眼藥膏塗在傷處消腫止痛。
(11)馬上抹些肥皂可暫時消腫止痛。
(12)輕度燙傷馬上將受傷部位浸泡在煤油裏可止痛、止腫、防泡。
(13)鱉甲1個,燒灰或加冰片少許研細,用香油調和,塗搽傷麵,1日3次。
(14)小麵積燙傷,立刻塗點牙膏,可止痛抑製起泡。
9.怎樣預防被水燙傷
燒燙傷是1~4歲兒童意外傷害的第三大死因。在城市>90%的兒童燒燙傷是由於開水、熱水、熱湯和其他熱液所致。預防燙傷從小事做起:一不要讓孩子在廚房和浴室玩耍;二是廚房地板要保持幹燥,以免滑倒使熱液燙傷自己或孩子;三是洗澡放水時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水溫一般控製在40℃左右;四是熱水瓶、熱湯要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五是餐桌上放熱湯時,須注意桌巾的長度,以免孩子好奇拉扯,把熱湯拉下而受傷。
10.家庭如何防盜
家庭防盜可采取下述技術防範手段:
(1)安裝自動報警門鎖。一旦被壞人非法開啟,可通過電話線向用戶的呼機、手機、鄰居、居委會、公安機關監控平台自動報警;
(2)窗戶安裝磁控開關,一旦開窗可發出報警信號;
(3)陽台或門廳過道可安裝被動紅外線入侵探測器;
(4)單元住宅樓可安裝樓宇對講或可視對講防盜係統;
(5)社區如有自動接警中心應盡快入網,在突發情況下社區保安和公安民警可及時趕到處理。花錢不多如,安全到位,值得。
(6)隨手關好門窗,不給盜竊犯以可乘之機;提高警惕,見到不熟之客,要提高警惕;安裝防盜門窗裝置,有利於防盜;發現案情隨時報告有關人員,以便增強防禦機製。
11.家庭噪音防護
(1)牆麵裝修進行隔音處理。配用隔音材料做隔牆。
(2)選購具有隔音裝置的住房。對門窗隔音和周邊環境有初步了解,對症下藥。
(3)地麵用實木地板,獲得更好的隔音效果。
(4)選擇效果好的隔音窗。雙層玻璃窗或塑鋼平開密封窗。
(5)進行牆麵和陽台窗的隔音處理。
(6)注意進戶門和室內門的隔音。選擇質量較好的防火隔音門。
(7)注意牆麵孔洞的空氣傳音。房屋牆麵的電線盒、插座盒,空調孔等,裝修中沒有認真處理,會成為傳音通道。
(8)行隔音和消音處理。裝修時采用吸音材料,地麵盡量采用軟性材料,防止對家人或鄰居造成影響。
(9)利用室內擺放綠色植物降低噪音。
(10)選用布工藝裝飾和軟性裝飾。有非常好的吸音效果,毯對噪音有吸收作用。
12.炎夏陽光並不可愛
炎夏陽光並不可愛。要保護孩子不受陽光傷害。
(1)防曬霜防曬;美國對沙灘人群調查表明,在塗了防曬霜的人中,還有73%的人會被曬黑。出門前30分鍾就要塗抹在裸露皮膚上,每隔兩小時再塗一遍。為了防止患皮膚癌,不要再把古銅色皮膚看作健康標誌了,孩子臉上的小雀斑也不再那麼可愛,這說明人已經被曬傷了。也不能剝奪孩子們戶外玩耍,他們需要空氣、戶外活動和陽光。
(2)打傘、戴草帽、戴防護眼鏡、穿防護衣,具有一定的作用。
(3)食物防曬:蔬菜水果,尤其是草黴和西紅柿。每個人每天食用40克番茄醬,被太陽曬傷的風險將減少40%;再加上10克橄欖油,防曬的效果就會更好。
(4)衣服防曬:深紅色或藏青色的化纖服裝是最理想的防曬服裝。
13.被太陽曬傷怎麼辦
(1)曬傷後的肌膚保養。曬了一天後往感到臉部、身體通紅發燙。你可以用化妝水將化妝棉完全沾濕,放在冰箱冷藏室約十分鍾後取出,輕輕拍於臉部發紅發燙的部位;對於鼻尖、額頭與雙頰等容易脫皮的地方,可用冰涼的化妝棉敷上十幾分鍾。
(2)曬出雀斑也有辦法。曬後膚色變黑是多數女性擔心的事,最令人苦惱的事莫過於曬出一臉的雀斑和黑斑。解決辦法:補充大量水分與適量維生素C,防止水分快速蒸發,每天或兩天做一次美白麵膜。
14.預防陽光“曬傷”眼睛
炎夏強烈的紫外線會曬傷皮膚,也會“曬傷”眼睛。北京世紀壇醫院眼科徐冰副主任醫師建議您:
(1)優質的太陽鏡能夠阻擋紫外線,鏡片上加了一層特殊的塗膜;
(2)應到正規眼鏡店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太陽鏡;太陽鏡片的顏色以淺灰色、茶色或者輕煙色為上乘,其次是綠色、琥珀色、藍色等,紅色僅作為日光浴或雪地上使用;
[3]坐汽車最好使用偏光太陽鏡,因為它能夠更加有效地減弱刺眼的強光;
[4]如果你戴上太陽鏡後,別人仍能清楚地看到你的眼睛,就說明鏡片顏色太淺了;
[5]太陽下山時,最好移去太陽鏡;
[6]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盡量避免佩戴太陽鏡,因為可能導致青光眼的急性發作;
[7]選擇眼鏡時應注意鏡片情況,觀察其有無磨損、塗料均勻度等。
15.刺傷應如何處理
(1)如果是大刺或已深入皮膚,切勿自行取出,應該找醫生或到醫院的急救部門求診。
(2)肉眼看得見的小刺一般可以用鑷子拔出,但要注意衛生,動用前必須洗淨雙手。切勿對著傷口咳嗽或者打噴嚏,以免細菌進入傷口引起感染。
(3)鑷子必須用火柴、打火機或煤氣爐燒過,進行消毒,冷卻後才可以使用。消毒後不要拭去鑷子上的煙垢,也不要觸及鑷子的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