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薌齋被激惱了,他使出連珠鏢!兩支飛鏢齊向他射去。他伸手一抓,第一支飛鏢被用手接住,但連發的第二支鏢,他似乎沒有防備,眼看射進他的嘴裏王薌齋心想:他八成是中了鏢。他見那小僮傻乎乎地站著不敢動,大步趕上前去。
誰知剛走到二人跟前,那先生一個“鯉魚打挺”立起來,“噗”的一聲,吐掉箭,打著哈哈說:“怎麼,初次見麵,就這樣惡作劇?”
王薌齋大吃一驚,這才明白那支箭原來是讓他上下門牙咬住了。先生嗬嗬笑道:“壯士,你搶我的鏢銀,讓我如何向人家交差呀,我也是為混口飯吃呀!”
王薌齋見他說如何向人交差,知他是位鏢客,問道:“借問先生尊姓大名?”
先生一字一頓地說:“北京會友鏢局‘小辮於’於鑒。”
“原來是三皇炮捶於鑒先生!”王薌齋喜道。
於鑒知他是郭雲深的弟子王薌齋,歡喜萬分,立即跳下馬來,笑道:“小老弟是不是缺銀子花了?”說著,從背囊裏掏出一把白花花的銀子。王薌齋急忙道:“我手頭不缺,隻是有個朋友手頭拮據,家境貧寒。”
於鑒把銀子塞給王薌齋:“那你就收下吧,到時轉交給那位朋友。”
原來於鑒此番到湖南是為朋友收稅銀,因為如果帶著許多鏢友,反倒招眼,故才帶了一個小僮跟隨。
兩人往前走了一程,於鑒東行,王薌齋要西去華山,三人依依握手告別。
不久,王薌齋到了潼關,潼關是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是著名關隘要地。《春秋傳》中說:“秦有潼關,蜀有劍閣。皆國之門戶。”《山海關誌》說:“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王薌齋見潼關南依秦嶺,東南有禁穀之險,穀南有十二連城,北帶渭洛二川令黃河抱關而下;西薄華山,峭拔天外,聳峙如屏障,周圍山連山,穀連穀,穀深崖絕,望無際崖。中間有一條狹隘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人行其間,仰視懸壁,俯察洪流,盤紆峻極,險扼天下。
王薌齋過了潼關,見關東魚渡口有一株古槐,高約三十尺,粗大數圍,枝幹蒼老。這時走來一個老叟,他見王薌齋目光轉眼瞧著古槐,說道:“當年遭操與馬超大戰潼關,遭操兵敗,在這裏險些被馬超一槍刺死,曹操割須棄袍,馬超趕上一槍,未刺中曹孟德,刺中了這株漢槐。曹操被大將許褚救走。”
王薌齋問:“此地離華山還有多少裏?”
老叟道:“還有一天路程就到了,昨日也有個老道打聽去華山的路程。”
王薌齋急問:“他什麼打扮?”
“衣衫襤褸,麵黃饑瘦,聽口音是福建人。”
王薌齋猜想,此人一定是鼓山老道,於是加快了腳步,朝魚渡口鎮趕來。
魚渡口鎮疏疏稀稀地有幾十戶人家,王薌齋見天色已晚,尋了鎮上唯一的一個客店住宿,打算第二日一早再向華山進發。店主倒是蠻熱情,安排他在後院住下。他問店主知不知道有位從福建來的老道路經此地,店主支支吾吾地說沒有見過,王薌齋覺得納悶,又不好追問,隻好悶在心裏。
夜裏,王薌齋被窗外一陣響聲驚動,趴在窗口處往外一看,正見店主慌裏慌張地在後院燒一件東西。他覺得奇怪,立刻披衣起來,仔細一瞧,是一套衣服。他湊近一些再瞧,啊原來是鼓山老道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