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探尋東北新航路的背景(2 / 2)

最早探尋東北新航路的國家是英國。早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英國的卡博特父子就探尋過西北新航路並發現了美洲東北部沿海地區。英國由此而占有了大片的領地,獲得了豐富的漁業、林業等資源。但英國人並沒有接踵而至北美,繼續發展卡氏的發現,進行殖民,像西班牙人在中美洲所作的那樣。其原因何在,筆者認為:1.北美東北部地區氣候寒冷,發展農業、畜牧業的條件差,生存環境惡劣,與中美洲不同。當時還不太適合移民、殖民。2.這些地區人煙非常稀少,很難有役使、壓榨、剝削、統治印第安人的可能,與中美洲不一樣。3.卡博特父子所到之處的海洋許多水域已封凍或有浮冰。這預示著取道西北航路往東方將很可能在極地冰海作長途航行,將困難重重、險象環生。4.16世紀英島三倫(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人口僅500萬,本土麵積31萬平方公裏。人口壓力不明顯(西班牙是1000萬人口,50萬平方公裏),有海外移民願望的人不多,殖民要求不普遍。5.英國中小貴族一直在向資產階級轉化,經營農牧業、手工業和商業,不像西班牙的中小貴族那樣,大多不事工商,急於到海外去拓殖、發展。總之,英國人為什麼不緊接著卡博特父子在北美進行持續的探險、發現、殖民是個還待深入探討的問題。

16世紀中葉,英國商業經曆了一場衰退,貿易額急劇下降。倫敦的一些商人去請教年邁的老探險家塞巴斯蒂安·卡博特。在小卡博特的倡議和幫助下,一些倫敦商人於1548年組成了“商人企業家協會”(Общество кугщов-пред принимателей),“目的是探索和發現人們至今未知的地域、陸地、海島、國家和領地,並通過海路航行到迄今人們還未訪問過的地區。”當然,協會當前最直接的努力目標是開辟東北新航路到達中國。協會的三位主要發起人卡博特、諾森伯蘭(郡)公爵達德利和學者約翰·迪也如此主張。其中約翰·迪深受中世紀阿拉伯地理學家的影響,他們推測,歐亞大陸的最北端為北角(North Cape,在挪威),或塔賓角(Cape Tabin,在北亞),此後,海岸線將向東南傾斜直到中國,因此,東北航路的大部分航程將處於溫帶水域。

英國人熱衷於東北新航路還有自身經濟上的原因。當時英國的主要出口貨物是呢絨、毛料、毛紡業,養羊業是英國的民族工牧業。而這類厚型衣料、織品在南亞、東南亞這些熱帶地區顯然沒有什麼銷路。而在東北航路沿途的寒冷的文明開化地區,則有銷路(這一點後來在俄國實現了)。當然,沿途未開化的土著蠻族是不能提供市場的,但北角和中國之間可能居住著屬於中華種族、語係、文化的文明的民族,有希望同他們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