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遠古傳說:這些地震毀滅了國家與城市(2 / 3)

科學的證據

第一次提出亞速爾群島和加那利群島是大西國遺跡這個理論的,是一位名叫阿塔那斯。柯切爾的神甫。那是1665年的事。這位聖職人員的看法是正確的,後來幾個世紀的發現都一一證實了他的設想。

1898年夏,有一條船在布雷斯特同科德角之間敷設電纜。突然間海底電纜發生斷裂,船上的工人馬上投入了緊張的搶修工作。出事地點是北緯47°,巴黎以西西經29°40',在亞速爾群島之前900公裏處,那裏的水深達3100米。在打撈的時候,人們奇怪地看到海底具有陸地山脈的特點,其表麵除穀底外沒有淤泥,岩石頂端呈鋒利的尖狀。船員們帶回了一塊岩石,這塊“玄武玻璃”一直保存在礦業學院。

“玄武玻璃”引起了一位法國地質學家的極大興趣。這位學者就是皮埃爾。泰爾米埃。這塊玄武岩石在水中一直沒有能變硬,而拿到岸上在空氣中它卻堅硬起來了。因此泰爾米埃得出結論:從3100米深水中采來的這塊石頭曾受到過大氣的壓力,因為在這個地方,過去曾同周圍地區一樣一度露出水麵;顯然,不久以前發生的地殼激變(這裏的“不久以前”,應該從地質學角度來理解)使這裏下陷了3000米;歐洲同美洲之間有過一塊陸地,這塊陸地在激烈的地質變動時不見了。

羅伯特。布拉什是個飛機駕駛員,同時,他又是一個酷愛海底考古的人。1967年,他曾飛越過百慕大地區巴哈馬群島中的安德羅斯島和比米尼島。在飛行途中,他發現在水麵下幾米深的地方有一個長方形的灰色物體,它的幾何圖形十分完整,布拉什立即意識到這是人類的建築物,於是他拍下了不少照片。過不多久,他把這些照片送到了法國人迪米特裏。勒彼科夫手裏。後者原籍為俄國,是專門研究海底攝影的大學者,他發明了許多攝影器材,其中有電子閃光燈。

布拉什的照片引起了勒彼科夫的極大興趣,但沒有使他感到過分的吃驚,因為他自己從飛機上也看到同一海域裏有一個約400米長的長方形的東西,另外,他還見到有一些筆直的線條以及圓形和形狀規則的物體。勒彼科夫帶著布拉什的照片找到了在邁阿密科學博物館工作的朋友曼森。瓦倫丁。曼森。瓦倫丁曾是耶魯大學的教授,同時他又是研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前的美洲文化的專家。他看到照片後,毫不猶豫地當即組織了一支探險隊奔赴現場考察。探險隊乘一架水上飛機在安德羅斯島海域上空來回盤旋搜尋。

在巴哈馬群島的大礁帶,水並不太深,因此水麵下隱藏的東西比較容易看清。探測隊的隊員們果然找到了羅伯特。布拉什照片上的那個物體:一道30厘米厚的“牆”,周圍積滿了泥沙,看上去是一座長30米、寬25米的建築物的地基。為了仔細觀察這道“牆”,迪米特裏。勒彼科夫把自己設計的一個航行器交給了一支專門的小組使用。對比米尼島寫過一部材料十分豐富的著作的皮埃爾。卡納克把這個航行器稱做為“M114E”,這是一架名副其實的潛水飛機,配備有廣角鏡自動攝影機。有了這樣的裝備,探索工作才能夠真正順利地進行了。探測工作持續了好幾個月,不少著名人士參加了這項工作,其中有宇航員埃德加。米切爾和法國潛水員雅克。馬約爾。

探測隊在1968年9月2日出發。隊員們發現水底有一片寬闊的由扁平的、長方形或多邊形石塊鋪成的石板地麵,這個地麵上的石塊每條邊有5米長,厚度從50厘米到150厘米之間不等,估計每塊石頭有25噸重。整個石板地麵長70米,寬10米。皮埃爾。卡納克說,這地麵似乎是由“大塊大塊的齊整的岩石用一種類似水泥般的東西膠合起來的”。後來,人們給這個規模宏大的建築物起了個名字:“比米尼大牆”。神秘的亞特蘭蒂斯(20張) 迪米特裏。勒彼科夫發表於《另一個世界》雜誌第6期上的一篇文章談到1968年9月發現的大牆時寫道:“這道牆的正麵十分挺拔,牆上麵的石塊砌得十分平整,使整個建築牢固平穩。”

“石塊的內側有一些痕跡,據考證那是工具鑿琢留下的。考古學家們吃驚地看到,這麼多年來,這些牆竟頂住了海浪的侵蝕和颶風暴雨的襲擊。“隨後,一支新的探測小組又發現上層石塊是蓋在4根柱子上的。從此,考古學家們再也沒有懷疑的餘地了,他們發現的肯定是人的建築物。”

後來,人們又進行了多次探測,證實了原先的設想。1971年,探測者們在東牆腳下開了一些洞,發現下麵還有一層石塊,是由6公分的水泥澆砌於第一層岩石下。然而,人類使用水泥的曆史才有多少年?!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這可能是一個我們還不知道的高度文明社會留下的遺跡。

1968年以來,人們不斷地在比米尼島一帶發現巨大的石頭建築群靜臥在大洋底下,像是街道、碼頭、倒塌的城牆、門洞……令人吃驚的是,它們的模樣,與英國南部索爾茲伯裏的史前遺跡斯通亨吉石柱和蒂林特巨石城牆十分相像。

今天雖然已經無法考證這些東西始於何年,但是根據一些長在這些建築上的紅樹根的化石,表明它們至少已經有12000年的曆史。這些海底建築結構嚴密,氣勢雄偉,石砌的街道寬闊平坦,路麵由一些長方形或正多邊形的石塊排列成各種圖案。

1967年,美國的“阿呂米諾”號潛水艇在佛羅裏達、佐治亞、南卡羅來納群島沿岸執行任務時,曾發現一條海底馬路。“阿呂米諾”號裝上兩個特殊的輪子之後,就能像汽車奔馳在平坦的馬路上一樣前進。1974年,蘇聯的一艘“勇士號”科學考察船,在直布羅陀海峽的外側的大西洋海底,成功地拍攝了8張海底照片。從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除了腐爛的海草外,有海底山脈、古代城堡的牆壁和石頭階梯……這些照片足以證明,這裏曾經是陸地,並且有人類居住過。

同時,美、法科學家在百慕大三角區的西部海域發現了一座巨大的海底金字塔,據測量,它的底邊長300米,高200米,其塔尖距海麵100米。研究表明,它比埃及金字塔還要古老。所有這一切均表明,曾經有過一個古代大陸以及文明社會被埋葬在大洋底下。然而這就產生了一個疑問:12000年前,難道人類文明就如此發達了嗎?

因為深海隔絕了電磁波,又用沉積層覆蓋了海底,因此,這個曆史之謎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解開。

毀於一旦的繁華貿易都市安條克

現屬土耳其的安條克(曆史地名,現稱安塔基亞,在土耳其南部—譯注),曾是拜占庭帝國最大的貿易中心,一座富有而顯赫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