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這老人怎麼想的,”祝道遠說,“‘文革’後期,倒騰得更厲害,許家福在省城倒買倒賣全國糧票被抓,據說三萬多斤。因數額巨大,判了五年徒刑,定的是投機倒把罪,早放出來了。”
“過去我也懶得打聽,”大杜說,“我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祝道遠說:“去年,據說是投機倒把這個詞兒沒問題,市場經濟了,摸準機會,倒一把沒什麼不對的,許金倉要求平反,法院的人說沒有投機倒把罪名了,指的是消費商場,不是指倒買倒賣糧票。後來,是因為他身體確實有病了,就做保外就醫處理的,提前一年放了他。有人反映說,許良囤還在雇人倒騰糧票,這個人呀,要頑固到底了。”
“哎呀,”大杜說,“這個人呀,怎麼說他呢?不一定是頑固,是鬼迷心竅。”
祝道遠說:“據傳說許良囤說趁著糧票便宜,要大存特存,等趕上災年再往外賣,說不定會翻幾十倍呢。”
“嘿,”大杜說,“真是人各有誌呀!”然後對司機說:“師傅,請把車開到副食品商店門口,我給老人買點東西。”祝道遠應和說:“是,這麼長時間沒公開回家了,怎麼也不能空手呀。我請客,給老爺子買點東西,你就別了。”大杜說:“這怎麼行,我親手買才能表達我的心意。”祝道遠不好說啥了,跟著他進了商店。
商店還是那個商店,大杜清楚記得要給老娘過生日,和俊俊一起來時的情形,為買蛋糕,俊俊偷著起了五斤糧票,有肉票沒肉供應,隻好買了兩個清蒸豬肉罐頭。眼下可大不一樣了,各種蛋糕、餅幹、水果,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大杜先走到蛋糕部櫃台前,隻見背影的男子遞過糧票和錢說:“服務員同誌,能不能先賣給我一斤蛋糕,我家等著給老爺子上席過生日……”擠在身邊的人誰也不吱聲。服務員征求了買蛋糕的幾位顧客說:“可以,同誌,不用糧票了,你收著吧,交錢就行。”男子已經把錢和糧票一起遞過去了:“不要糧票了?”服務員解釋說:“是,這批糕點是議價糧做的,比平價稍貴點兒,不要糧票。給你的糧票。”那男子接過糧票一側臉,大杜在一旁插話問:“你是許家福吧?”
許家福側臉瞧了一下大杜一怔,變得有幾分緊張,沒有去接服務員遞過的麵值一斤的糧票。身邊買蛋糕的人直催促說:“買不買呀?不買往後靠。”大杜一下被那張麵值一斤的糧票吸引住了,那是一張五十年代初的舊版糧票,邊緣上還有明顯的鋼筆水印記,他立刻想起了俊俊說的那20萬斤糧票中有幾遝邊上因倒了鋼筆水瓶浸上的墨水,伸手接過來一看,又正是俊俊說的那20萬斤糧票中的編碼,立即對許家福說:“認不出了?我是大杜呀,出獄了。這張糧票賣給我吧?”許家福離開櫃台說:“不賣。”大杜說:“哎喲,沒事了,這樣吧,這一斤糧票我出高價,一元錢怎麼樣?”許家福反應過來了,但不去接錢,大杜準備塞給他一元錢,他轉身就走了。大杜拽一把祝道遠說:“來——”
“喂——”祝道遠扯住大杜說,“噢,你看你,還是急性子,怎麼不買蛋糕呢。”說著交錢買了兩包蛋糕。
大杜急著出門上了車。祝道遠說:“杜書記,我知道你的意思,但那20萬斤糧票已經沒什麼意義了。”
“我知道,”大杜說,“悶得慌呀,為它判了我二十年徒刑。我得明白明白這裏的鬼把戲,到底是怎麼回事呀。”
“算了吧,”祝道遠說,“你判了二十年,有林副軍長罩著,實際上並沒當勞改犯,也沒少和老人、老婆孩子會麵,到頭來反倒光彩了。”
“開車!”大杜一邊吩咐司機一邊歎氣說,“不一樣啊,你不知道,有時思想上的痛苦和折磨比當勞改服勞役還要難受。”
“‘文革’這些年沒有不這樣的,”祝道遠說,“還是再買點東西吧,回去好好和家人吃一頓美餐。”
大杜說:“不,先陪我到許金倉家看看。”
祝道遠問:“算了吧,有意思嗎?”
“有意思,”大杜說,“剛才許家福買蛋糕,一定是許家老爺子祝賀八十大壽。你不說許老爺子身體很壯實嗎?我去見識見識,也祝賀祝賀!”
“杜書記,”祝道遠擔心地說,“你現在是縣委書記了,可不能再整事兒了,再說,你是笑到最後的呀。”
“不會的,你放心,”大杜說,“那20萬斤糧票的事情,許老爺子也是笑到最後的呀。我要讓他解解謎,到底匿藏在哪?檢驗一下我當年的判斷是不是有誤。多深刻的教訓呀,教訓也是經驗嘛。”
祝道遠笑了:“哎呀,你這個人哪。”
大杜判斷得不錯,許家正在張羅著許良囤的八十大壽盛宴。許金倉被定為“文革”“三種人”,免職回到家裏無所事事,歸順了許良囤,參與並替老爺子指揮買賣糧票的行當,很快受到了許良囤的寵愛。
許良囤所謂身體硬朗,腦袋很清醒,有時想也身不由己了。生日宴會就設在院庭裏,桌席後立起了壽屏,金燦燦的“壽”字裱在中間,那副傳統的壽聯是金紙剪裁的,壽屏前麵是兩個大木箱子,裏邊裝著滿滿的各省和全國糧票。照許良囤的說法,這百萬斤糧票可以光芒四射,無論走到哪裏都不會挨餓。
“金倉,”許良囤拄著拐杖從屋裏走出來,瞧了瞧在場的人,問正在忙乎的許金倉,“金倉呀,親家來了,還缺棗葉、秀秀和家福呢?”
“爹,”許金倉變得那麼孝順和謙恭,急忙上去攙扶說,“家福去買生日蛋糕了,買新鮮的,估計快回來了,秀秀和棗葉去省城處理你說的那一兜子糧票,火車進站了,估計也快到家了。您老人家的八十大壽,一個人也不會少,他們都知道今天是您老人家的八十大壽,都能趕回來,給您老人家祝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