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寫篇小文叫“四合院的入門”。進大門可不等於就登堂入室,從大門到正院還要經過一道二門,大門以裏二門以外這段路還有講究。
大門的門洞、迎麵照壁和兩邊相對的一雙月亮門或屏門,是個獨立的藝術空間:背後是大門,頭頂是天花,兩麵是彩繪壁畫,壁畫下對稱擺兩條春凳。簷柱上部做吊楣子,下麵加花牙兒。楣子的花樣多彩多姿,中間有個“福”字象征“福在眼前”;若是壽字兩邊對飛一雙蝙蝠,就意味“福壽雙全”;如果蝙蝠圍成一個圖案,不用說就是“五福臨門”。隔一段小天井,正麵又是一道影壁。這影壁與大門外那麵不同。體積小,做工細。可以是獨立的一段牆,也可以附在東房南牆做“跨山”。獨立影壁分硬心與軟心兩類,硬心中間也用磚雕,與門外那座相似;軟心是周圍用木條做成雕花“鏡框”,中間圈著一塊長方形白粉牆。粉牆上可以彩畫,也可以掛個典雅秀麗的木牌,牌上刻“迎祥”、“平安”等字樣。這兩個字要寫得像樣,顯出房主的書法根底。
跨山影壁比獨立影壁小,其實就是東廂房的南山牆。在山牆三分之二高度處搭出一個飛簷,簷下用磚砌出四邊,中間抹白灰,畫彩畫。也有一種完全木製的獨立影壁,就是兩塊夾杆石夾起一塊方型木板牆,牆頂也挑出木製的簷子。牆用油漆彩畫。北京人住四合院很重視這道影壁。有的小門小戶連木製影壁也擺不起,寧可在山牆上用青灰抹出一塊整齊的長方形來作個象征,也不能壞了這種格局。
這道影壁之前不能空著。多半堆一塊太湖石假山。假山三麵應有花樹轉繞。兩邊最常見的樹是石榴,所以老北京人家排場就有“天棚魚缸石榴樹,肥狗胖丫頭”一說,若石榴樹栽在裏院,這裏就多半擺夾竹桃。山子前邊則擺應時花草。
大門簷柱和假山之間是個小天井,小天井左右兩側相對稱,各有一個月亮門(或是屏門)。前後左右,把門道這塊小天地圍了個嚴嚴實實,成為獨立的單元。
左右兩個月門,客人來了,若沒人指點,進那個好呢?不必猶豫,您朝左邊走,進西側那道門。四合院平麵布局是依照八卦設計的。八卦中的“巽”位,屬性是“入”,主“風”(流通),主“木”(生長)。在人體上屬“股”自然便於走動。其方位在東南角。所以北京朝南的四合院其門必設在東南角。您既從東南角進門,中軸線必在西側。進門往左拐是不會錯的。
往左進了月門,是一座東西長南北窄的長形院落。南邊一溜倒座房(大門就是它靠東邊的一部分)。這溜房子一色的紅窗欞,紅柱子,紅門扇。現在門窗都鑲玻璃了,以前則是糊白紙,透著幹淨爽快,北邊是一道看牆。這牆修得講究。牆頭加瓦簷,牆角出線腳,磨磚對縫,灰牆白線,顏色淡雅。有一座垂花門開在正中間,那就是全院的中軸線,也就是二門。這門和看牆的淡雅有強烈對比。做得要五色繽紛,精致玲瓏,華麗多彩。可以有三檁,五檁甚至七檁。門樓頂部有起有伏,因為用清水脊和元寶脊連成了“鉤聯搭”。就是說門樓頂上有兩道房脊,中間一道凹槽。看去就有兩個屋勾聯而成英文的M形,朝外院這麵是清水脊,元寶脊衝裏院。梁、枋、檁、荷葉駝峰……一句話,所有露出的木構件,全施以油漆彩畫。這道門最大的特點是前簷懸空,是用懸臂挑出來半個門樓。從頂上還必須垂下兩根吊柱。吊柱上也是彩畫。吊柱底端兩個球形柱頭,則雕空縷細,作出並蒂蓮,縷空花珠等形狀。因為這兩根吊柱,所以被稱作“垂花門”。這兩根吊柱其柱頭比人略高,伸手就能觸到。清代女性若梳兩把頭,戴絨花,穿花盆底兒的便會碰到。大家女子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女人送客到此為止。這柱頭還起提醒作用,一碰腦袋就等於說:“您到二門口了,請留步吧!”
垂花門兩邊的牆前必須種樹栽花。早年院中忌諱種丁香、桑樹、棗樹和梨樹。魯迅先生文章中說他西三條院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外一棵也是棗樹”,這證明民國以後,人們已打破了禁忌。因為“桑”與“喪”諧音。棗和梨連一起又有“早離”之嫌。所以一般院內種樹,多種“西府海棠”。“棠棣之花”象征兄弟和睦。但海棠多種在內院,外院種點碧桃,杏花,花椒,甚至倒栽槐也算得體。樹前則種開花灌木:迎春,連翹,薔薇。春夏時刻綠樹紅花一片繁華。
正西邊還有一個小月亮門。那門關的時候多。“左青龍右白虎”,西方“白虎”是要傷人的,好在離他不遠的西南角是“五鬼之地”。在那裏建廁所,用穢物把白虎鎮住,免得他們搗亂。
您站在院中想一想:從東邊門進來的,北邊是二門,沒有通報不好闖入;西邊是廁所,不能一進人家就上廁所。能去的地方就隻有南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