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庭(1 / 3)

關於四合院,連著寫了兩篇文章,總算到了二門以外。隻要往垂花門內跨一步,就進入中庭,也就是四合院的核心了。

垂花門前台階不高,最上一級連著門坎。跨過門坎,進入門道,你就明白了迎麵四扇屏門是裝飾品,“既昏便息,關鎖門戶,要親自檢點”的教導在這道門上沒用。因為進了二門兩邊就是廊子,屏門隻起個屏風作用。不必經過它,跨出廊子就進入中庭了。

進入中庭,隻見上下左右光彩奪目,五色繽紛,一股清涼之氣撲麵而至。精神一振,不由得會抬頭望上看一眼那風的來源,於是就看見給全院製造小氣候的大天棚。“天棚、魚缸、石榴樹……”就應在這裏了!

以前北京的棚匠,算得上是特種工藝家。搭天棚要往地上立柱子(內行稱杉槁),在空中綁橫梁。按慣例立柱子得在地上挖坑,把柱子插進去用土埋牢。搭橫梁要在地上釘橛子,好拴繩摽緊!四合院的地下漫的是澄泥方磚,嚴絲合縫。你給人家砸爛磚,挖成洞,弄得滿地百孔千瘡,誰還搭棚?甭著急。中國人聰明,工人階級不光手巧而且心靈。他們一個坑不挖,一個洞不掏,幾丈長的大杉槁單擺浮擱,一根根橫梁憑空支架,照樣能搭起比房子高的棚!還保證刮八級大風,掀了屋瓦掀不了席棚;鬧六級地震,牆能震倒天棚震不倒!若要人前顯貴,必在人後受罪,練這點本事得下點苦功夫,可惜本事練就後施展的機會太少,開春搭立冬拆,一年就用這兩次,且不說有本事不用手癢,就算手閑得起肚子也閑不起。他們就用這本事另找飯轍,於是就發展起一個副業來:給糕點鋪做“蜜供”。蜜供是北京人過年、敬神必用的東西,用一根根蜜餞的麵棍,搭起像勘探隊井架樣的“供果”。頂上插小旗和剪紙,正麵貼寫了吉祥話的喜帖。一色金黃,十分美觀。我第一次去紐約時,美國人領我參觀世界貿易中心,我說好像在哪裏見過這樣的摩天大樓。美國人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這樓全世界就紐約獨一份!”想來想去,最後終於明白,是我小時看過“蜜供”!我懷疑美國建築家是否從中國“蜜供”上得來的靈感。

棚匠們還把搭棚的技巧用到藝術表演上。近年來除去歌舞團、雜技團專業表演,民間舞獅已沒看頭。有人問:“從前舞獅子能翻斤鬥,豎大頂,攀高上三張桌子,現在怎麼就不行了呢?”怎麼不行了?沒有棚匠了!想當年,北京舞獅子的都是棚匠。他們自然有登梯上高的技巧。解放後沒人再搭天棚,棚匠散夥了。1950年補拍《開國大典》紀錄片,急切中找不到舞獅的人,把任務交給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那時以韓世昌、白雲生為首的北昆演員都參加了人藝的舞蹈團,由昆曲班武行演員票了一場獅子(所以那獅子都是單人裝扮的,虎跳小翻很熟練,可不會兩人合扮一頭獅子),從這兒獅子就走進了專業隊伍,後來才成為雜技團的看家節目。

棚匠返回來又以藝術創造手法來搭棚。一進四合院,抬頭先看見席搭的棚頂和由棚頂垂下來的一根紅布條,布條上墜著一串銅錢,有時壓底還用銅元寶。在房簷與天棚之間留有約二尺高的風道。晴日引風進院,遮陽通風雙管齊下,盛暑時也有清涼感;大風大雨又可排風泄力,成為天棚的安全閥門。天棚頂上,有兩張席子連起來的一道卷簾,由垂下來的兩根長繩控製。驕陽當空,把它拉上,全院一片濃蔭。黃昏之後,把它卷起,就在棚頂開了天窗。遠觀繁星明月,近看老樹昏鴉。夏夜全家人坐在棚下,談天說地,品茶食瓜,忘塵世之憂,享天倫樂,感到連頭上一片藍天,也在圍牆之內,為自家所獨有,是四合院一個組成部分。

外來客人,進到天棚之下,常會聞到一陣花香,隨之便看到身後有一口巨大的魚缸,魚缸兩旁擺著花開似火的石榴樹。魚缸身後本該是剛才走進的那道垂花門。如今卻不見了門蹤跡,隻見到元寶脊的頂子下,兩根紅柱夾著四扇碧綠灑金屏風,這屏風恰像是就為了給黑缸、金魚、綠葉、紅花作陪襯才立在那裏的。那道垂花門的前臉全被這屏風擋住了,而這屏風就是那四扇從屏門的後身!人站在院中,隻看到從它身後伸出兩條遊廊通向東西兩側。廊子沿牆而建,牆麵上是一串玲瓏多姿的“透窗”或“燈窗”,窗框或用木鑲或用磚雕,外鑲玻璃,施以彩畫。有如意形、梅花形、扇麵形、六角形、方勝形……一扇一形絕不重複。窗內設燭座,晚間點燃蠟燭,就是一盞盞奇巧的壁燈。站在中間看,院子南半部是一個完整的建築單元。屏門把入口擋在背後,要從遊廊中曲折迂回繞過它才見二門,遮掩了空缺,避免間斷,保持視野中的渾然一體。

廊子有多種,粗分有抄手廊、窩腳廊、一步廊、雙步廊等名目。名詞對使用者意義不大,隻要記住沿牆展開的叫遊廊,房前簷下的叫簷廊就足夠。這兩種廊有分有合,造成多種變化。遊廊從屏門向兩側延伸,到院角轉折向北,與廂房門前簷廊相交,再蜿蜒到正房簷前連成環狀。同時從正房左右穿山而伸出兩翼,和東西兩耳房聯係起來。廊子是內院通道,有瓦頂遮陰避雨;廊子也是小憩之所:坐凳欄板可供休閑,欄板地下可擺盆景,簷子楣上可掛鳥籠,賞花逗鳥,賞心怡情。要廊子功能齊備,便需做得考究:綠柱紅檁,灰瓦白牆,凡露木活處皆用油漆彩畫。彩畫的重點在廊子盡頭“碰鼻子拐彎”之處。那裏是一麵窄而高的牆,攔斷廊子去路。原是塊枯燥無味、使人氣悶的平麵。建築家變劣勢為優勢,把它重點裝飾起來。頂上“象眼”部分多做軟心,用青灰白灰雕縷出各種花形。中間長方形主牆麵,內行稱作“廊子”的是重點的重點,核心之核心。要麼用磚雕“鬆鶴長青”、“富貴功名”(牡丹花下有公雞長鳴)等深浮雕;要麼用重彩畫成壁畫,可畫花鳥魚蟲,也可畫山水樓閣,更多的是人物。或每幅一個故事,幅幅獨立,如“伯牙摔琴”、“張良拾履”、“太白醉酒”、“寒江獨釣”;或成本大套,多幅連成一套,如“雪擁藍關”、“西廂待月”、“紫荊花開”,有的象眼下開了門洞,把廊引向界外。這門口雖不做彩畫,但也絕不敷衍。門洞四周多用斧刃磚擺出圖案,廊子的頂棚也是大作文章的所在。頂部用露明造,透過檁子可看到望板,從而檁子和望板都要用油漆,兩樣構件當然不能漆得靠色。如深紅對墨綠,孔雀藍對淺粉中加墨線……即有強烈對比又要互相烘托陪襯。更考究些則可造成敞襟齊簷式廊頂,用弓型花椽,椽上濃筆彩繪,椽子上砌靶磚。水磨青磚,白灰勾縫,以樸素淡雅來陪襯金碧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