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譯文
“須菩提!你的想法怎麼樣?可以用世俗的眼光來看如來(佛)的佛身嗎?”
須菩提回答說:“那是不可能的,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如來(佛)的佛身;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您所說的如來(佛)的外表佛身是一種假相,不是真實的佛身,而佛的真身是無形無相的,這是世人無法用肉眼看到的。
佛陀聽了之後說:“世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也是一樣,都是不實在的,因為他們都會毀壞,都會變化,所以世人眼光所見的一切相,都是虛幻的假相,世人如能不執著虛幻的假相,及不受一切外相的迷惑,這才是一位清醒的人,這樣的人即使未見有形有色有相之佛身,但已了悟佛身的真實,佛就在他的心中。”
釋家智慧故事
佛家講“萬物皆為虛空”,又有“四大皆空”之說。不懂佛法的人,他會脫口而出地告訴你:“空了酒、色、財、氣,就是四大皆空嘛!”其實,這與佛教所說的四大皆空,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因為佛教所講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的四大物質因素。
四大的觀念,也不是佛教發明的,這是人類對於宇宙本體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結果,在東西方的哲學思想史上,幾乎有著同樣的趨勢。比如中國書經所記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說的世界形成,是基於“地、水、風、火、空”的五種自然因素。
總之,不論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僅限於此而膠著於此,那麼,發展的結果,便是唯物論者,所以,這些思想,也是唯物論的先驅。
佛教主張世界萬物與人之身體皆由地、水、火、風之四大和合而成,皆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質亦為空假,終將歸於空寂,而非‘恒常不變’者,則亦可體悟萬物皆無實體之諦理。
相傳,有一次臨濟禪師行腳到翠峰山時,就順道去參訪翠峰禪師,初見麵時,翠峰禪師就問臨濟禪師道:“ 您從什麼地方來?”
臨濟回答道:“從黃檗禪師處來。”
翠峰禪師聽到黃檗禪師的名字,非常高興,因此問道:“平常黃檗禪師如何教導學生呢?”
臨濟:“能用言語表達的東西都不是真理,黃檗禪師是從來不用言語教導學生的。”
翠峰:“ 什麼都不言說,什麼都不教導,那學生如何參學?”
臨濟道:“教導是有的,隻是不同於一般言說,有時揚眉瞬目,有時棒喝打罵,若論教授,一字也無。”
翠峰:“能否舉個例子?”
臨濟:“我是舉不出例子的,因那是足跡所不能到達的境地,就如一箭射過西天。”
翠峰:“足跡不能到達,心念總可到達。”
臨濟:“如果一定要心念到達,那就有所偏差了。因為有到達的地方,也就有不到達的地方。”
翠峰:“如果完全封閉語言意念,那我們如何見道呢?”
臨濟:“當下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