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譯文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樣?能以三十二種相貌特征,去判斷他是佛嗎?”
須菩提回答說:“應該可以的,應該可以的,應該可以用三十二種相貌特征,去判斷他是不是佛。”
佛陀聽完須菩提的回答後,解釋說:“須菩提!如果能用三十二種相貌特征,去判斷他是不是佛,那麼你如果看到轉輪聖王(管理四大部洲的國王,他也有三十二相。)你也會認為他是佛陀。”
須菩提聽了之後,立刻稟告佛陀說:“世尊!我現在了解您的意思了,是不應該以三十二種相貌特征,去判斷他是不是佛。”
當須菩提講完時,世尊再說出四句偈語:“如果有人想見到佛陀的外表相貌,想聽到佛陀的說法聲音,因此每天焚香祭拜,祈求感應,這是迷昧之人的所作所為,而不知佛須在心中求,不是心外求,所以有以上行為的人,那是正路不走,偏走邪路,永遠也見不到自性如來。”
釋家智慧故事
佛家講“萬事皆虛,萬物皆空”,是說凡間的事物所呈現出來的表象都是不真實的,隻有潛心向佛,看穿塵世的虛無,才可獲得正果。
相傳,神會十三歲時便去參拜慧能。慧能:“你千裏跋涉,是否帶來你最根本的東西?如果你帶來了,那麼你應該知道它的主體是什麼?你說說看。”
神會:“ 這東西就是無主,見就是主。”
慧能:“你這小和尚,詞鋒倒也敏利。”
神會:“師父坐禪時,是見還是不見?”
慧能打了他三杖,問他:“我打你是痛,還是不痛?”
神會:“ 我感覺也痛,也不痛。”
慧能:“那我是也見,也不見。”
神會:“什麼是也見,也不見?”
慧能:“我見,是因為常見自己的過錯;不見,是因為我不見他人的是非善惡。至於你不痛,那麼你便像木石一樣沒有知覺;如果是痛,那麼就像俗人一樣會有怨憤之心。見和不見,都是兩邊的執著,痛和不痛都是生滅的現象啊!你還沒有見到自性。”
神會聽了大為慚愧,立刻向慧能行禮。慧能諄諄地教導他:“你如果心迷不見,就請教大德高僧。你如果心悟見性,就依法修行。你執迷不悟,卻來問我見與不見,我悟不能代替你悟;你悟也不能代替我悟。為什麼不自證自見,反問我見與不見。”神會再次行禮,禮拜了上百次,求師父饒恕。從而成為慧能最虔誠的信徒。
一天,慧能向眾人說:“我有一個東西,沒有頭也沒有尾,沒有名也沒有字,沒有背也沒有麵,你們大家知道是什麼東西嗎?”
神會:“ 這是諸佛的本源,我的佛性。”
慧能:“ 告訴你無名無字,你偏要叫它本源佛性。你也隻能做一個注解佛法
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