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譯文

“須菩提!所以如果有人說:“佛陀有什麼稀奇?他還不是跟我們普通人一樣,有個身體,需要兩腳走來、走去,有時候還需要坐下來休息,還需要躺下來睡覺。”有這樣想法的人,他就是未能了解我所說“如來”兩字的真正含義。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知道,我的肉體身隻是方便度化眾生的工具而已,隻因眾生迷昧於六道輪回,隻能看到有形假相,不能看出無形寶相,所以我才應化一個肉體身來度化眾生,但我的無形真身遍滿虛空,哪有去、哪有來;哪有坐、哪有臥,因此沒有所謂的來,也沒有所謂的去,這才可稱為“如來”,也就是我的另外一個名稱“如來”。

釋家智慧故事

如來佛祖就是釋迦牟尼佛,也稱為釋迦如來。在佛經中,如來與佛的不同:在於佛陀在說法講到“性法”的時候就稱為如來;在說到“相法”的時候就稱為佛。因為如來是德性;佛是莊嚴形象。如來與佛的相同點:都是對佛陀尊敬的稱乎。“如”在佛經中稱真如,就是絕對真理,如來,是說佛是掌握著絕對真理來到世上說法以普渡眾生的聖者。如來佛祖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是慈悲濟世修真正善的佛。乘如實之道而來成正覺。

相傳,齊安國師門下有個和尚,到山裏去采木頭做拄杖,走迷了路,來到大梅的茅庵,問:“和尚在這裏住了多久了?”

大梅說:“隻見四周的山青了又黃,黃了又青。”

那和尚又問:“ 出山的路往哪兒走?”

大梅說:“ 隨流去。”和尚回去後告訴齊安。齊安國師說:“我在江西馬祖那裏見過一個僧人,後來沒有下落,是不是他呢?”就派和尚去找大梅。大梅法常寫了首偈作為回答:

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

樵客遇之猶不顧,郢人那得苦追尋。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鬆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於是,他遷到山的更深處去修習。有一天,他對門徒說:“來莫可抑,往莫可追。”說完就示滅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