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人間正道是滄桑(2 / 2)

正如她的學生紅柳寫給她的信:“您用黃河船夫那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塑造著您自己。否則,您怎麼能經受住‘十年動亂’狂風惡浪對您的衝擊?怎能經受得住醫生在您病曆卡上宣判‘死刑’的嚴酷打擊……您沒有埋怨生活的不公,默默承受著痛苦……”

正如她在書中寫道:“饑餓的童年、災難的青春、那個作家夢……1999年2月16日是春節,我開始寫這本書,每天都是仰臥著右手執筆,左手舉著草稿本,一字字的書寫。一咳就引起撕心裂肺的痛,頭也不敢擺動,身也不敢翻,怕眩暈。我萬分傷感地對醫生說:再讓我活半年時間,讓我把書寫完。我對自己說:寫吧,直寫到生命最後一息……”她在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以真誠樸實的素描,將感動千萬讀者的心扉。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我們欣喜的看到,李定璿老師已站了起來,用自己的聲音,讓我們的靈魂洗盡鉛華,而使她和我們更加珍惜生活、熱愛腳下這片熱土滄桑……

後記:此序是2004年我應李定璿老師之邀,而為她的《灑在生命旅途上的腳印》一書作的序言。此書由我主編、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我請的《香港文藝報》總編著名詩人蔡麗雙題寫的書名,出版後好評如潮。

她的事跡在中央電視台和廣西河池電視台(報)上相繼被采訪報道,引起轟動。

在我身處困境時,李老師總是竭力資助我,使我沒齒難忘。是我的忘年之交。

2007年,李老師再次病重,不幸去世,享年75歲。得到老人家去世的噩耗,我不禁悲痛萬分,再也沒有人像她那樣鼓勵我、關懷我了。斯人、斯物、斯書、斯事、斯情,用刀子,深深銘刻在我心裏,永留我記憶的長河中,鞭策著我永遠向前!

李老師,一路走好!

又:很難忘李老師有次為我邊彈吉他邊唱我的歌曲《等你》的情景:當時是2005或2006年左右,我在江西上高。電話中傳來的李老師的歌聲優美清脆,一點也不像七十高齡的老人,倒像個小女孩的聲音。這首歌曲是我寫的歌詞,由廣西著名作曲家藍天鴿作曲,韻律優美抒情,很有鄧麗君的抒情歌曲味道。現在這首歌曲又由我集團同事龍梅用古箏彈奏錄下了視頻,很好聽。當我再次聽到這首歌曲優美的韻律時,耳畔不覺又飄蕩起李老師那熟悉而又久違的歌聲——啊,就是這個調子,我的眼睛悄悄濕潤了。

啊,斯人已去,歌聲永恒,永遠留在我生命的長河裏——

——2010/1/7於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