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毛遂自薦(二更)(1 / 2)

就如今這種情形來看,怕是隻能先平衡局勢,穩住朝綱再做打算,王義微微上前兩步,恭敬道:“皇上,依老臣看,從上官氏與皇室各選一人前往慶陽處理一番吧!”

皇帝目光複雜的凝視著一臉忐忑不安的王義,良久,才緩緩開口道:“就聽國舅所言,隻不過上官氏如今並無子孫在朝為官,無人可派,既然那陳新是威武將軍的舊部,那麼就著威武將軍府世子鄭楠前往,至於皇室……”

皇帝眉心一蹙,皇室的確是要派個人跟過去,可如今慶陽一團亂麻,實在不宜讓楚言跟楚歌出麵。

右相見皇帝猶豫不決,想到剛剛沒有坑到鄭氏,心裏還有些憤憤不平,連忙開口道:“定親王府楚世子前幾日不是剛從皇陵回京麼?他也馬上過而立之年了,理應讓他出去曆練曆練。”

楚氏不是一直將皇宗二室的嫡子藏著掖著麼,他就推波助瀾一番,提前讓他們的真麵目在世人麵前曝光。

皇帝森冷的目光直視著昂首挺立在大殿右側的右相,眸底深處積壓著的是萬年不化的寒冰。

今日,這是第二次有人公然挑釁他的權威。

果然,如今一個個都有恃無恐,仗著手中權利,絲毫沒有將他這個南楚帝君放在眼裏。

上官氏、姚氏、鄭氏,這三大頂尖家族,總有一日他會一個一個將其瓦解。

哪怕他自己完成不了,隻要將楚言、楚歌牢牢掌控在手,這兩兄弟自然也會秉承楚氏曆代祖先的遺誌,中央集權。

定親王見右相一再逼迫,如今又打算將他的嫡子推到風口浪尖處,心底也積壓了濃濃的怒火,冷聲道:“楚歌是皇上調派回京徹查宗室縱火一案的,如今右相卻想著將他支離帝京,不知相爺這是打的什麼主意?莫不是歌小子查到了什麼,讓相爺坐立不安?”

左相在一旁暗暗發笑,這定親王,別看他平日裏一副優雅尊貴、溫和有禮的君子模樣,一旦觸到了他的底線,他也能豁得出去。

他這一番話說的很是露骨,字裏行間都表達一個意思:火燒宗祠跟右相府脫不了幹係。

這不,僅僅一些捕風捉影、子虛烏有的事情就能將右相堵得啞口無言。

看來楚歌身上那顛倒是非黑白的本事十之八九是從他老子身上遺傳過去的。

皇帝聽了定親王的一席話,臉色才慢慢好轉,抬手揮了揮衣袖,威儀道:“好了,都不必爭了,楚歌連宗祠的事情都處理不好,朕也不指望他去處理慶陽之事了,左相府大公子三年前因一篇‘賦國論’一舉摘下文科狀元,當年朕就承諾待他而立之年,朝廷定當著重啟用於他,如今,他已過弱冠,那麼便讓他跟著鄭楠一塊去慶陽城吧!”

皇帝此言一出,底下的一眾朝臣皆是驚愕不已,即使楚言與楚歌不能前往,皇室與宗室可還有一眾庶子,隨便派一個過去都能代表皇室。

可皇帝卻偏偏要舍近求遠,選了那剛過而立之年的楊林,皇帝此番如此作為究竟是何用意?

左相微斂雙眸,臉上滿是欣慰與自豪之色,他知道,皇帝這是準備要委以重任在自己兒子身上。

日後自己的這個長子勢必會平步青雲,待五皇子曆劫歸來之際,等待楊林的即使不是太傅之位,也將是繼承他左相的衣缽!

皇恩如此浩蕩,他本應該感恩戴德,可一想到青城發生的事情,他又有些左右為難,青城之事一日不解,那麼整個左相府恐怕將麵臨滅頂之災。

尤其是聽說上官主宅的嫡長公子上官潤也去了青城,左相更是陣陣忐忑不安。

兒子的仕途固然重要,但保住家族屹立不倒才是當下急需做的事!

左相斂眉思索了片刻,突然眼前一亮,轉而微微抬眸,緩緩開口道:“皇上,老臣的二子不才,這些年一直在軍營曆練,多年來未曾有過實踐,既然皇上信任左相府,那麼老臣毛遂自薦,推舉我次子楊濤前往,不知可否?”

眾臣皆是不敢置信的齊齊望向左相,他這是要舍棄長子扶持次子麼?

這世上怎麼會有這麼荒唐的父親?

那楊林才華橫溢,能夠以一抵萬,這左相沒理由放棄自己的嫡長子啊?

皇帝亦是滿臉驚愕的望向左相,眸子裏是滿滿的探尋。

這個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勢力,他太過了解他,這些年來,他都是循規蹈矩、手中的權利即使再大,也從來不敢越雷池半步,這也是他為何會極其看中楊林的原因。

今日這一出是左相有史以來第一次不按常規出牌。

左相見皇帝一臉探究的目光,不待他開口詢問,便繼續道:“皇上,老臣的二兒子是武將出身,恐怕比大兒子要更加適合慶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