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各有思量(一更)(1 / 2)

楚歌緩緩轉眸凝視著自己的老子,見他眼底深處嵌著濃濃的悲愁與哀寂之時,隻覺心底滿目瘡痍、百感交集!

他是個有血有肉的活人,也有人世間的七情六欲,曾經也渴望過自己的父親能夠像座大山那般為自己遮風擋雨,可一次次的期望在一次次的絕望過後,他的心也漸漸變得冰冷起來。

於是,他開始隱忍、開始偽裝,久而久之,他慢慢習慣了那種被人誤解的生活,南楚百年基業是他的責任、定親王府的門楣是他的責任,他身為堂堂七寸男兒,自然要頂天立地於世,上無愧於楚氏祖宗,下無愧於天下百姓。

如果江山基業是他這一生注定逃不了的責任,那麼……他自然會一肩承擔起來。

不過,所有的責任與義務都要建立在不傷害他心愛之人的基礎上!

他不是聖人,沒有辦法為了江山基業而舍棄了自己心愛之人。

皇帝悄然凝視著堂下定親王一副黯然神傷的模樣,心底也是感歎連連,如果王弟能夠將自己的那份關愛分一點點給麵前的這個嫡子,那麼他如今也不會跟自己的兒子如此生疏!

感歎歸感歎,皇帝在看定親王的同時,目光也有意無意的掃向靜立在原地默不作聲的鄭陽與姚峰,他知道,這兩隻狐狸是默認了楚歌的那番提議。

他微微斂了斂眉,朝二人沉聲道:“威武將軍、右相,歌小子的這番提議你們可有何異議?”

皇帝突如其來的出聲一下子喚回了正在神遊太虛的眾人,定親王理了理心思,暫時沉默不語,左相也學著定親王的樣子,微微劍眉,暫避鋒芒。

右相看了一眼鄭陽,又瞄了一眼黎副將,搖了搖頭,朝皇帝拱手道:“老臣無異議,何其難以擔任慶陽長史一職,皇上聖明果斷,並未罪及老臣,老臣感激不盡,如今,一切聽從皇上的安排即可!”

皇帝聽罷隻是輕輕‘嗯’了一聲,轉而又望向鄭陽,示意他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場。

鄭陽微微轉眸望了一眼靠立在石柱上雙手環胸的黑衣少年,眼底深處是一片暮雪皚皚,一雙幽暗深邃的眸子裏籠罩了絲絲迷霧般的色彩,將原本潤澤的瞳孔遮蓋在了一片雲霧之中,讓人無法琢磨。

“臣也無異議,黎副將既然上奏自請罪責,那麼一切自然要聽從皇上最後的聖裁!”

皇帝見鄭陽與姚峰順著楚歌的意,這才倏的鬆了口氣,眸子裏的犀利也漸漸散去,轉而望向大殿其餘一眾大臣,沉聲道:“各位愛卿可還有何看法?”

皇帝問這話時臉色滿是濃濃的警告,看得堂下文武百官一陣心寒與膽戰!

皇帝一直以來就想著收權,如今這麼好個機會擺在眼前,他們哪敢上前觸皇帝的眉頭,那不是存心找死。

那些將軍派與右相派的見自己的頭兒都應聲妥協了,他們自然也不會再為黎氏與何氏多說一句話!

而那些站在旁邊看好戲的,此番結果自然是如了他們的意,更加不可能有任何的異議。

左相轉眸瞄了一眼鄭陽與姚峰,又看了一眼閉目養神、滿臉平靜淡漠的黑衣少年,深知自己不能一味的再這麼沉默下去,皇帝雖然開口詢問眾人,但自己的表態才是他真正所期盼的。

想到這兒,左相微微抬眸朝皇帝拱了拱手,沉聲道:“皇上,慶陽乃南楚國儲重城,而北郊更是帝京第一防線,如今這兩處一旦空缺,不知朝廷調派何人填補?”

左相雖然開口,但仍然很聰明的避開了如何來處置黎氏與何氏,又巧妙的將眾人的目光引到了慶陽與北郊那兩個空缺的位置。

這樣一來,他既沒有參與打壓鄭氏與姚氏的行列,又順利為皇帝開了個頭,皇帝心中所思他再清楚不過,既然帝王想讓他開這個頭,在不得罪鄭氏與姚氏的情況下,他開口提議又何妨。

隻要眾人順著他說的話附和下去,那麼慶陽長史與北郊守將的人選勢必會被皇室所操控。

果然,左相的話音剛落,殿中許多大臣便滿臉懊惱,暗恨自己少了左相的那股子圓滑,他們怎麼就沒有想到把話題往這方麵引呢?

楚歌輕哼了一聲,微微斂眉,慢慢合上了眼皮,將一雙瀲灩璀璨的眸子隱藏在了那薄如蟬翼的雙瞼之中。

如今的形式已在他預料之中,後麵的結果也會隨著他既定的軌道發展,這樣,便可以了!

對於左相兩邊和稀泥的做法,皇帝自是了然於心,不過他也不惱,在如今這種三足鼎立之勢的情況下,左相懂得獨善其身,保存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當初沒有看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