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鼎盛:春秋霸主(3)(2 / 3)

四、英雄隕落:伍子胥被賜死

子貢離開吳國後,吳王夫差像被洗了腦一樣立馬要對齊國出兵,可這樣的決定遭到了一個人強烈的反對,這個人就是曾經帶領吳國走向輝煌的第一重臣伍子胥。伍子胥看清楚了子貢的用心,他堅信,越國始終是埋伏在背後的一顆定時炸彈,一天不把勾踐消滅徹底,吳國就一天不能有向北進軍的計劃。伍子胥強烈地反對遭到了夫差的厭惡。本來,自打夫差上位沒多久,由於兩個人性格上的極大差異,伍子胥在夫差心目中的地位就已經趕不上伯嚭了,現在這樣一鬧,夫差對伍子胥的印象更差。如今的伍子胥在吳國,就像今天一個富裕、揮霍的家庭之中的省吃儉用的古稀老人,遭到兒女們的質疑和不解。而夫差本人,就像是那些不懂得老人苦衷的兒女。

這一次剛剛被子貢這個天下第一辯士洗完腦,再加上越國文種提出的徹底臣服、協助出兵的請求,吳王夫差已經飄飄然了。他堅信自己是勇猛的,是仁義的,他的鐵師討伐齊國是一支正義之師,是要拯救那些弱小的國家於水火的舉動。而且,對於戰爭,夫差抱定了必勝的信念,前麵三次出兵都沒有結果,如今運河已經開鑿完畢,天時地利人和都站在自己這一邊,齊國已經完全不被自己放在眼裏了。越是這樣想,對於伍子胥的“陳詞濫調”就越生氣,夫差決定要教訓教訓這個伍子胥,給他來個下馬威。

其實伍子胥一直以來都是堅定的滅越派,從夫椒之戰中吳國幾乎滅越的時候,伍子胥就強烈反對接受越國投降,勾踐在吳的三年中,伍子胥也一直想勸夫差殺掉他,直到勾踐回到越國,伍子胥更加巴不得他露出點馬腳,夫差好趁機滅了他。伍子胥有著這樣強烈的滅越想法不是沒有道理的,越國的地理位置與吳國緊緊相鄰,地理條件、風俗民情等方麵都與吳國接近,這樣的地方吳國完全可以劃為己有。把越國吞入自己的版圖有很多的好處,可以加速人口的增長,可以加快經濟的繁榮,可以擁有更多的軍隊等。相反,如果勞師動眾地出兵去攻打北方國家,即使勝利也都隻是“麵子工程”,中原地區的地理情況、民風民俗等與吳國有著巨大的差異,管理吳國的方法不適合管理中原諸國。這樣,即便是動用全國兵力費死勁打敗齊國,想要將其吞並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吳國人無法治理齊國,他們一沒有人,二沒有方法。如此看來,即便是攻克了齊國的都城,也不過像當年攻克楚國一樣,一頓揮霍,然後回來,人家隻不過是口頭上給你一個“霸主”的認可。所以伍子胥堅決反對費力不討好地去做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

可伍子胥的“實用”主義此時恰恰碰上了夫差的“夢幻”主義,夫差做夢都想那些中原的大國國君尊稱自己一聲霸主,他覺得人生意義就應該在於此,他不需要什麼實際的錢啊、糧啊、兵啊之類的,甚至,女人都不是最重要的,他最想要的就是麵子。而伍子胥認為,人為了麵子而活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你在別人眼中怎麼樣和你自己實際上怎麼樣這是兩碼事,並不是別人看你怎樣你就真正是怎樣的,麵子和裏子孰輕孰重還是要看得透徹些。思想嚴重的分歧,導致伍子胥與夫差的矛盾極度激化,先前夫差被子貢忽悠得渾身血脈賁張,現在又被這個老頭往額頭上澆涼水,這樣的滋味令夫差極其難受。夫差此刻的想法是:“伍子胥你離我遠點,越遠越好!”可盡管討厭,夫差此刻並沒有對伍子胥動殺心,他也知道伍子胥的用心良苦,隻是此時自己無法接受。於是他隻是想伍子胥離自己遠點,別在自己的耳邊嚷嚷就行,怎麼讓他走?夫差靈機一動,大家都是“文明人”,我夫差是,你伍子胥也是,當然,我們的敵人齊國人也是,文明人要有文明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便是戰爭,也要讓它顯得文明些。夫差派伍子胥去齊國,去向齊國人下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