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鼎盛:春秋霸主(4)(2 / 2)

齊軍方麵全軍統帥為國書,這個人是齊國五大家族當中國氏家族的頭號人物,是我們前麵提到過的那位圖謀不軌的田常的重要政敵之一。這場戰爭的發起人可以說一共有三個,分別是田常、子貢和夫差,他們都有著各自的明確目的,對於田常來說,無論戰爭的結果是勝是敗,齊國方麵他都是最大的贏家,因為他的目的就是要削弱其他家族的勢力。齊軍共分為三個作戰部隊,分別是上軍、中軍和下軍。國書親自統率中軍,上軍由高無邳統領,下軍則由宗樓統領。除此之外,《左傳》中還提到了齊軍將領公孫夏、閭丘明等人的名字。齊軍也是戰車搭配步兵的陣容,參與作戰的人數也與吳軍相當,多達十萬人。

我們前麵提到了很多春秋時期和吳國相關的大規模戰役,比如柏舉之戰、夫椒之戰。這些戰爭的規模都很大,可雙方軍隊的力量都有著巨大的區別。柏舉之戰中吳國軍隊三萬前後打敗了楚國數十萬的軍隊,而夫椒之戰中吳國投入的軍隊有將近十萬之眾,可越國當時全國上下可以拿得出來的軍隊也不超過三萬。吳國由闔閭和夫差分別組織的兩次最大規模的戰役一次是以少勝多,一次則是恃強淩弱。像今天這樣雙方旗鼓相當,投入兵力又如此眾多的戰役,在吳國方麵還是第一次。

這場戰役的詳細過程在明末小說家馮夢龍所著的《東周列國傳》中被描寫得極為傳神,諸位將領的表現令人驚心動魄。但實際上,曆史中的戰爭不可能像小說中描寫得那麼精彩,戰場上個別將領的表現既不可能像小說中那麼誇張也不可能起到那麼重要的作用。在戰場上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指揮官的指揮是否得當。

根據《左傳》的記載,在戰爭過程中,首先是由吳國將軍展如所率領的吳右軍部隊擊敗了由高無邳率領的齊國上軍,而由胥門巢所率領的吳國上軍部隊又被齊國書統領的中軍部隊所擊潰。雙方初次交鋒鬥了個平分秋色,死傷都很慘重,短時間內都無力組織起有效的衝鋒。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本打算出來轉悠轉悠,不真的投入戰爭的魯國被夫差想了起來,於是指揮魯軍麵對齊軍發起了衝鋒。可能是由於魯國最近一直被齊國欺負,魯國軍士們的心中充滿了對齊國軍隊的仇恨,一下便將齊國的陣形衝垮。夫差再親自率領本來作為預備隊,在高處觀戰的中軍向著齊軍的方向掩殺過去,大敗齊軍。

艾陵之戰最終是個慘烈的結果,齊軍十萬部隊幾乎遭到全殲,而吳軍雖然勝利,也損失掉了數萬軍隊。齊國國內高層將領、精英幾乎損失殆盡,高、國兩大家族在戰爭中遭受到了極為沉重的打擊,從此一蹶不振。而另外兩大家族晏氏和鮑氏,也隨著族中領導人物晏嬰和鮑牧的過世,喪失了與田氏家族叫板的實力。齊國內部的形勢經此一役徹底變成了田氏一家獨大的格局。幾十年後,這個由周武王親自冊封給周朝開國第一功臣薑尚的封地,落入了田氏家族的掌控。而吳國方麵,雖然擊敗了齊國這個曾經的霸主,獲得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和戰場上的戰略物資,也獲得了夫差夢寐以求的名氣,可與戰爭的損失對比來看,也可謂是得不償失。

這場戰爭最大的贏家除了齊國的田氏家族之外,還有兩家:一個是策劃這場大戰的主使人——子貢以及他背後的魯國,還有就是派了三千軍隊和吳軍走了一圈,了解了吳國軍隊內部結構和真正實力的越國。

六、紅顏禍水:第一個女間諜

與齊國的決戰勝利後,吳王夫差在爭霸的路上隻剩下最後一個對手、一直以來的中原霸主——晉國。經曆了艾陵之戰的吳國,在戰鬥力上遭到了損失,即便是窮兵黷武的吳王夫差,也不敢在此刻挑戰晉國這個古老的王牌。於是,艾陵之戰後,夫差耐著性子修養了兩年多。

這兩年多的時間裏,對於夫差本人來說,發生了他生命中除了爭霸事業以外,最為重要的事情,因為越國人把西施送來了。關於西施的傳說,有著各種各樣的版本,但她之所以有這麼大名氣,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頭銜。相傳,勾踐為了報複吳國,采用文種所獻的“美人計”,命大夫範蠡麵向全國挑選美女。範蠡最終在一條小溪邊邂逅了正在浣紗的絕世美女西施,據說西施美豔到令溪水裏麵的魚都不敢出來看。二人一見鍾情,最後範蠡為了國家大事著想,忍痛將西施送去了吳國,侍奉吳王夫差。夫差見到西施便完全沉迷於她的美色中,終日享樂,越來越驕傲自大,最終導致了吳國的覆滅。而當越國最終滅掉吳國以後,範蠡則帶著西施泛舟於五湖,二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