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東方文明與東方現代化(1)(2 / 3)

由此觀之,經濟的現代化同時要求政治上必須現代化。如果一味強調發展科技,繁榮經濟,而不觸及政治領域,那麼現代化隻能是一句空話。即便經濟上達到了現代化的水平,那也隻是一種變態的現代化,或曰畸型的現代化。因為現代化必須是作為一個文化係統的現代化,而不是某一個方麵的現代化。譬如一個家庭,有了現代化的居室和用品,並擁有一筆數量可觀的財產,其家庭成員也受過現代化的教育,但是這個家庭如果還奉行傳統的封建性的家政,父親象對待奴仆一樣地對待家庭其他成員,那麼這個家庭就算不得現代化的家庭。當然,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的情況比一個家庭的情況要複雜得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沒有政治領域的現代化,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擁有真正的現代化。還有一點是,經濟的發展既可對專製權力構成威脅,又可導致專製權力的膨脹和吏治的腐敗。因為在專製權力的控製下,社會經濟不可能按照正常的價值規律運行,而是操縱於政府官員們的手掌之中。他們的意誌決定著經濟運行的軌道,而他們的私欲又決定著他們勢必利用發展經濟而為填滿自己的私囊服務。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沒有平等的競爭,沒有經濟法規,一切由權力擺布。人們權力的大小,決定著他們所進財寶的多少。

正因為現代化是作為一個文化係統的現代化,而不是某一方麵的現代化,所以近代西歐在發展科技和發展經濟時,把政治領域裏的革命擺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把消滅傳統的小農經濟與消滅封建專製主義統治看作並行不悖的事情,把科學與民主兩麵大旗同時插在現代化的路途上。

(四)社會生活方麵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延伸,社會生活發生了多方麵的變化。其主要表現有。

第一,傳統社會是以農業為主體的社會,人們的生活舞台主要是鄉村。而現代化的進程不斷地把農民從鄉村趕到城市。在今天的一些發達的國家,城市人口遠遠多於鄉村人口。而且,由於交通的發達,即便留在鄉村的人,其生活也開始與城市的居民趨於同一。城鄉不再隔離,農民和市民也不再具有等級差別。

第二,農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遷徙,直接導致家庭的結構發生變革。過去是幾世同堂的大家庭,而現在大多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由於生活居所的分立和家庭經濟的獨立,又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宗法義務和血親關係的鬆散。家庭的意義不再重要,其地位逐漸被各種社團所代替。

第三,現代化得自於教育,同時又不斷地發展教育。再者,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多,受教育的機會也就增多。在傳統社會,隻有很少的人能夠識文斷字,而現代化的社會,文盲越來越少。

第四,傳統社會是男人們的天下。傳統的小規模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大多為重體力勞動,隻能由男子肩負這一重任。因之,無論在家庭內還是在社會上,婦女隻能處在配角的地位,依附於男子。隨著體力勞動逐漸為機器生產、文牘工作和腦力勞動所取代,婦女的社會地位被提高,同時對傳統的男權主義提出了挑戰。在今天許多發達或比較發達的民族或國家,婦女在法權地位和社會地位方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他們不僅與男子享有同等的勞動機會和報酬,而且還可以參予政治,競選總統。

第五,在家庭生活方麵,相對於傳統社會,現代社會的人要開放得多。這主要體現於性的解放與婚姻觀念的變革。現代人不再把性生活視為神秘的東西,也不願再為傳統的規範所束縛。離婚不再視為醜事。但是,在法律上,現代社會嚴格地推行一夫一妻製,打破了傳統社會的一夫多妻製,尤其對那種利用某種政治權力而擁有眾多妻妾的不合理現象,不予容許。

第六,在傳統社會,由於生產手段的簡單和低下,致以絕大多數的社會成員必須直接加入生產勞動大軍,為稻糧謀,隻有很少一部分人從事社會管理和文化事業。現代社會則根本改變了這種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比例關係。從事體力勞動的人越來越少。尤其是計算機的出現,大大地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隨著直接生產勞動者人數的減少,各種服務性和娛樂性的行業大量出現。這些行業的增多,明顯地不是為了解決人類的生存需要問題,而是為了讓人們能夠獲得更多的享受。

第七,傳統社會的生產規模小,產品無多,人們的生活期望不高,基本上是為了解決其溫飽問題。而現代社會則是一種高消費的社會,人們生活追求的主要不是吃好、穿好,而是要住得舒適,玩得愉快。所以現代社會各種服務性的企、事業單位明顯增多,尤其是旅遊事業發達。

第八,由於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民主政治的推行,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越來越朝著平等化的方向發展。這種平等,不僅僅是政治上和財產分配上的平等,更主要的是社會地位的平等,特權在減少,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漸趨同一化。總統與一般公民在服飾、飲食上沒有什麼大的區別。隻要有錢,任何人都可以住進高級賓館,擁有豪華的別墅,購買高檔的汽車,……。劇場的包廂不再專為權貴們所設,一般公民隻要能夠付得起價錢,同樣可以攜著自己的妻子兒女,與高級官吏或大亨們一道,心安理得地坐在包廂裏看戲。由於社會地位的人人平等,普通人的腰板也變得越來越直,因為他們不再向任何人鞠躬哈腰。

第九,傳統社會基本上是封閉型的社會,現代化則把人們帶到一個開放的世界。家庭的作用在減少,社會的意義在增大;民族的作用在減少,國際的意義在增大。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傳播媒介極大地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距離。人們不再封閉於自己的生活環境裏,而是極方便地走向了世界,世界也極方便地走進他們的生活之中。人們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變成了世界公民,變成了地球村的村民,而不僅僅是某一國家的公民,或某一家族的成員。

第十,傳統社會基本上是一種靜態社會,人們生活在自己的小環境裏,日出而作,日沒而歸,沒有更多的企盼,亦無更多的創新。而現代社會是一種動態的社會。其表現為:一方麵現代社會相對於傳統社會,發展速度快得幾乎無法用倍數來計算,新的發明創造層出不窮,社會生活日新月異。另一方麵,相對於傳統社會,現代社會的人更喜歡流動。人們不願意死守故裏,而是願意到外麵世界去發展,也不願意在某一企、事業單位呆上一輩子,而是喜歡頻繁地改變自己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

(五)心態方麵

任何社會變革,都不僅僅表現為外部的或物化的東西,如社會製度、生產方式、勞動手段等等,更主要的是心態或曰觀念的變革。如果社會心態不發生變化,既不可能引來各種外部的或物化的東西的變革,也不可能將其變革的成果鞏固下去。所以,任何社會變革的前行必定是思想觀念的解放運動。在近代西歐之所以有英國革命、法國革命、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就是因為在這些曆史事件之前有文藝複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這些都是意識形態領域裏的革命。它們的使命是洗刷人們的頭腦,為社會提供一種新的價值係統,沒有這樣一種新的價值係統,現代社會就不成其為現代社會。

正因為有了一種適合於現代社會的價值係統,所以人們才可能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產生出相應的新的價值觀念。人們越來越看重金錢,看重以金錢為樞紐的社會評價,更關心自我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人們渴望成功勝於其他一切期望。對於現代人來說,成功並不隻是意味著社會地位的提高和物質財富的充裕,而是它體現著自我價值的實現。在傳統社會,人們忽略了自身價值,個人的價值往往湮滅在各式各樣的教條和規範裏麵。而現代社會則不同。人們不僅看重別人對自身價值的尊重,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自身的努力來達到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現代人一個普遍的特征是不滿足——不甘寂寞,不甘現狀。

以上所概述的五個方麵的變革,絕不是某一個民族或國家的事情,而是整個人類曆史的現代飛躍。但又不得不承認,這一飛躍最早始於西歐,其主要內容也來自於西歐。是西歐各國為世界曆史貢獻出了這一份寶貴的文化禮物。很難想象,如果沒有西歐各國的先導,會有今日世界範圍內的現代化運動。

從以往人類曆史的足跡上看,世界曆史既是多元的,又是一元的。具體說,在古代是多元的,在現代是一元的。古代各民族相互交往無多,文化基本上是封閉性的和自足性的。雖然那時候文化的傳播同樣不可避免,但所傳播的文化內容卻是極其有限的。早在秦漢兩代,中國就與西方世界有了商業上的往來,但雙方卻不能建立起比較廣泛的文化聯係。再者,在世界曆史一體化的局麵尚未形成之前,文化傳播的地域範圍是很小的。它往往隻能隨著某一先進民族版圖的擴大而輻射開去,而不可能飄洋過海,從文化方麵將世界各民族聯為一體。哥倫布等一批航海家的冒險行動,打破了幾千年來人類文明的封閉局麵。從此以後,隨著殖民擴張和其他各種各樣的擄掠行徑,西方文明象太陽的光束一樣照遍了人類所居的每一個角落。隻要是人所能及的地方,便有西方人探險和擄掠的足印,同時也有西方文明紮根、開花和結果的土壤。這是西方文明對全人類的挑戰。其結果,不是異質的西方文明消融在各個民族的本土文化裏麵,而是各民族自覺或不自覺地紛紛接納西方文明,從而使西方文明獲得了世界性的勝利。

這是人類文明的西化過程,也是現代化的過程。從這一層意義上說,“現代化”與“西化”是異詞同義的兩個概念。

同時,這也是人類曆史資本主義文明化的過程。因之又可以說,現代化也就是資本主義文明在世界範圍內得以傳播並獲得充分發展的過程。

在近幾百年的曆史中,現代化的過程之所以是西化的過程,原因在於西方資本主義文明代表了人類曆史的最新成就,它勢必主導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關於這一點,馬克思的認識最為清醒。在《共產黨宣言》裏,馬克思寫道: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首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係了。它把宗教的虔誠、騎士的熱忱、小市民的傷感這些情感的神聖激發,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靈光。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麵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

資產階級揭示了,在中世紀深受反動派稱許的好勇鬥狠,是以懶散怠隋作為它的相應的補充的。它第一次證明了,人的活動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它創造了完全不同於埃及金字塔、羅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跡;它完成了完全不同於民族大遷移和十字軍東征的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