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章金繭囚芳(1 / 2)

都說一入侯門深似海,何況是宮門。這片汪洋大海又不知要吞淹多少鮮活的生命,然而人各有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憧憬和想法。天生果敢的女子將這看作機遇,憧憬在乘風破浪的角逐中幻化成呼風喚雨的嬌龍,生性怯懦的女子將這當成厄運,一葉小孤舟正欲葬身海底,宮裏沒有人間煙火,有的隻是天上的彩雲和地獄的烈火。

一群素衣少女裙帶飄飄列隊站在永豔巷的入口,“你們都是沐著天恩來到這裏的所以時刻要有對皇室充滿敬畏和感激的態度”其實感激哪裏談得上,敬畏倒是很實在的無奈。一位頗有資曆的姑姑對這批新進的民女進行著教誨。此番說辭從未更改,遙想當年自己也是聽眾之一,她麻木的沒有表情和情緒的表達,克勤克己的她命不好也不壞,好在保全了性命這是自己的主觀努力,壞在辜負了大好年華這是不可改變的客觀現實。她自知自己不是成功者,也許能力和運氣都欠佳,但此刻也算得上她們的榜樣了。

“宮裏沒有太粗的活,暫且也輪不到你們去幹,吃穿用度肯定優於你們的過去,現在你們的首要任務是熟悉規矩。這是對於你們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到了此處福禍都是沒有退路的,錯了也未必就有改的機會了”大多民女像已被調教過似的,低頭不語畢恭畢敬。木蓉則偷偷抬眼看這陌生的宮裏所見的“第一人”,她的著裝在木蓉看來已是華美的了,沒見過世麵的緣故吧,所謂窺一斑而見全豹,皇家的奢華有數不清的冰山一角。她雖不再風華正茂,但仍比鄉下的村婦顯得年輕風韻猶存,看不出凶悍卻也沒什麼親和力,距離感十足。

本來鴉雀無聲的隊伍隻聽得姑姑一個人的聲音回蕩耳邊,忽然,傳來一陣極不協調的哭泣,一個身材瘦小的女孩情不自禁的抽泣,盡管已這樣還是頭都不敢抬。姑姑尋聲而去,走到她身邊眼皮下垂高冷地問道:“你哭什麼”大家都以為這是責罰之兆,可以想象她們的恐懼連氣兒都不敢出了誰也不敢看向她都低頭聽著,木蓉也不列外。若是在外麵定會圍觀可宮裏的氣氛就是不一樣。

“想……家了,怎……麼辦”

姑姑輕蔑地說:“夢鄉就是故鄉,今晚不就可以回了嗎”這冷冰冰的類似譏諷的言語預示了宮裏是個麻木無情的地方,誰都要習慣都會習慣。

“你可知你這心態今後會害了你的,也罷,才來的都這樣,我見得多了,慢慢來吧,急不得”她很了解這苦衷這也是她的苦衷,日後調教這苦衷是她基本任務,與人之常情為敵不會改變。這宮廷式的“苦口婆心”的好態度應該維係不了太久。

這一天下來,她們隻大概了解了宮裏的理論規矩,然而落到實處還需一個漫長學習的過程,還要憑借經驗和個人智慧隨機應變。不知是否進宮前那些老實本分的鄉下父母已經對他們的孩子進行了恐慌的教育,那些平日說笑嘻哈的女孩已經變了個人似的沉默寡言疏離了好多,與她們交流起來不自在了。這對木蓉又是個打擊,她很怕孤獨尤其在這個時候她更希望一個同舟共濟的人出現,累了一天不如說是壓抑了一天的女孩們,來到她們的住處下榻了。這裏和宮裏的其他地方相比是最簡陋的清新質樸,但在木蓉看來已是華麗的了,到底是“預備鳳凰”還是區別一般雜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