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簇群經濟的持續發展與地方政府的作用――陝西中小型鍋爐企業群的案例分析(1 / 3)

王滿倉 趙國昌

(西北大學中德企業管理研究所)

引言:一個簇群案例

陝西關中地區,沿隴海鐵路從武功縣到渭南市的150公裏範圍內分布了大小100多家鍋爐企業。尤其是武功縣和渭南市方圓各5公裏範圍內已聚集了36家鍋爐企業(武功8家,渭南28家),有了簇群經濟的一般特征。

武功縣在陝西西安以西70餘公裏處,屬於鹹陽市管轄。1986年武功縣鐵皮廠引進常壓燃煤鍋爐技術,開始生產“王中王”牌係列鍋爐,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豐厚的回報,並且培養了一批技術和銷售骨幹。但是由於企業管理上的缺陷,造成了企業內部的“裂變”,這樣在武功縣這個彈丸之地就迅速出現了8家鍋爐企業,甚至輻射到周圍地區,從而形成具有同質性產品的企業簇群。

渭南市是西安市以東70餘公裏處的一個地級市。這裏的鍋爐生產曆史更長,廠家也更多,在2000年以前共有五十多家規模大小不等的鍋爐企業。1998年前後,陝西省出現過多次常壓鍋爐安全事故,於是從2000年開始整頓鍋爐企業,2001年實行許可證製度,到2002年,渭南市近60家鍋爐企業中有28家被重新頒發了製造許可證及安裝許可證。

武功和渭南的鍋爐企業普遍規模不大,個別小企業隻有一個班組,五六個工人,年銷售額不足百萬元;產品以常壓爐為主,主要供應到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等西北各省區,以及河南、山西、內蒙等鄰近省區,每年有20%~30%的產品銷往外省,渭南地區最早生產鍋爐的陝西省第二鍋爐製造廠是個特例,擁有C級資質,可以生產壓力鍋爐,但年銷售規模也隻達到了2000萬元。

陝西鍋爐企業群始於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得到快速發展,涵蓋私營、國有、集體和合夥等多種所有製形式。但1998年以後,隨著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以及外地鍋爐企業加快了滲透鍋爐產業原有市場的步伐,陷於技術停滯而又為數眾多的兩地中小企業之間競爭不斷加劇,一方麵利潤率不斷下降;另一方麵產量也嚴重過剩,據業內一位人士說,如果他的企業滿負荷生產,其產量會是現在的四倍。盡管絕大部分鍋爐企業都在繼續成長,但是缺乏技術進步的中小鍋爐企業已經明顯地表現出後勁不足,逐漸萎縮的跡象。

我們認為陝西的鍋爐產業是一種非典型的簇群經濟現象:產業簇群初步形成,但是卻沒有持續發展,而是陷入停滯。那麼,陝西的鍋爐產業簇群為什麼沒有實現持續的升級演進呢?這是本文要研究的主題。我們將綜述國內外對簇群經濟的研究成果,然後借此解析陝西鍋爐產業簇群停滯發展的原因,最後提出地方政府對簇群持續發展的關鍵作用。

一、簇群理論研究綜述

簇群(cluster,國內也譯作集群)指在某一特定領域內互相聯係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機構的集合(波特,1998)。簇群經濟繼馬歇爾和韋伯的探討之後,一直就遊離於主流經濟學之外。這既是因為分析工具的缺乏,難以模型化,也是因為新古典經濟學的“空間盲點”所致。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由於波特和魯格曼的工作,一方麵掀起了簇群經濟的研究熱潮,另一方麵也逐漸改變了簇群理論在經濟學界的邊緣地位(徐康寧,2003)。

馬歇爾(Alfred?Warshall,1890)把產業群(地方化工業)納入了規模經濟和分工的研究。他認為隻有達到一定的規模,才能獲得分工(專業技能)和專門機械在生產上的經濟。而這種經濟可細分為外部經濟和內部經濟,地方化工廠(產業簇群)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外部經濟。

德國經濟學家韋伯(Alfred?Weber,1909)認為人口與產業的集聚原因主要在於:區位因子和集聚因子的作用。區位因子形成了工業區位基本格局的基礎,而集聚因子對其發生偏移作用,並形成最終的產業空間分布。區位因子是經濟活動在某特定點進行所得到的利益,也即費用的節約,主要包括運費和勞費;集聚因子為一定量的生產集中在特定的場所帶來的生產或銷售成本降低。

保羅?克魯格曼(Paul?Krugman,1990)以收益遞增為基礎構建了一個“中心(製造業區)――外圍(農業區)”模型。在這個模型中規模經濟,運輸成本和需求互助推動,內生決定了中心的出現,而工業地方化(產業簇群)就屬於這個模型所解釋的最低層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收益遞增的基礎上,克魯格曼特別強調了曆史和偶然事件的作用。

波特(MichaelE?Porter,1990,1998)把簇群理論納入競爭優勢理論的分析框架,創立了新競爭經濟理論。波特認為競爭力的強弱有賴於鑽石體係。鑽石體係的關鍵因素會組成一個完整的係統,這是形成簇群的主要原因;而簇群一旦出現,又會自我強化,長久保持其競爭力。

福山(Fukugama,F,1995)對產業簇群的研究主要是以信任為視角,集中探討了意大利中部的中小型家族企業網絡。在福山眼裏,現代大企業、傳統家族企業和簇群都是特定信任關係的產物。

就簇群的類型,國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種簇群類型的劃分方法。其中,Lymm?Mytelka和Fulvia?Farinelli(2002)基於簇群內在關係劃分三種類型:非正式簇群,有組織的產業簇群和創新型簇群。我們認為這種劃分簡單明了,而且反映出簇群的動態演進性。由於後文中作者要運用該理論分析陝西兩地鍋爐產生簇群,因此這裏不再贅述其具體內容。

國內學者丘海雄(2002)等研究了簇群內的社會資本,總結出了三種研究範式:網絡、聚集和信任。王冰、顧遠飛(2002)認為簇群是一種長期遊離於當代新製度經濟學企業與市場兩分視角之外的新型產業組織形態,它不同於市場企業的兩個重要機製――知識共享和信任機製――可以使它節約交易費用,獲得帕累托改進。王?(2002)運用Krugman和Ven-abkes的縱向連接模型,具體考察了廣東省的專業鎮,將簇群經濟分成三個階段:專業市場型、縱向配套型和合作擴展型。

總結以上學者們的研究,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三條重要結論:①簇群是一種製度安排,並具有動態演進性;②產業簇群是經濟係統(包括人口、資源稟賦、產業自身的屬性、政府、文化和曆史等變量)內生決定的,什麼樣的經濟就決定什麼樣的簇群(包括具體的地理位置、產業類型、規模以及簇群內企業的關係);③產業簇群具有收益遞增性,一旦產業簇群形成,就會自我強化其競爭優勢。但是,由於對簇群形成機理和競爭優勢的考察一直是研究產業簇群的主要內容,所以學者們主要是以成熟的、典型的簇群案例作為研究對象,而較少考察非典型的族群案例。

二、陝西鍋爐業簇群與溫州產業簇群發展的對比分析

我們通過對武功、渭南的鍋爐產業簇群同溫州產業簇群進行對比、分析,以便進一步釋析本文研究的中心問題。

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數量眾多的溫州作坊已經發展為極具競爭優勢的五大產業簇群(另外溫州產業群有以下的幾個特征值得關注。)

1.溫州的產業簇群已經出現了一批像正泰、德力西這樣能夠帶動產業升級的龍頭大企業,也已組建了150餘個行業協會,大中小企業在溫州實現了共同和全麵繁榮。

2.產業鏈充分細劃,麵對麵的市場競爭、龐大的分工協作、逐層分包的合作關係並存。因此,溫州企業在當地工資水平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仍然能獲得成本優勢,形成了麵對市場需求能夠快速調整的柔性生產係統。

3.溫州企業徹底告別了“假冒偽劣”的不良聲譽,提高品質、加快創新、創建名牌已成為絕大部分企業的共同努力目標。截至2000年,200多家溫州電器企業獲得了美國UL,歐洲CE等產品質量認證;服裝企業有的投資10億元以上搞技術改造;“康奈”、“東藝”、“吉爾邁”三個皮鞋品牌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