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幹了!你自認能力如何?是優秀、普通還是很差?這份能力從何而來?它出自你盡情的享樂,或是在欣賞夕陽時練成?抑或是你從人生的苦拚和磨練習得?如果你仔細想過,就會發現,最顯著的進步和成長,多是來自最艱苦的經曆。
美國學者洛爾曾主持一次討論會,為學員講解壓力的磨練作用。有一位學員舉手表示,他自己也正從事強韌訓練,但他訓練的是植物。以下便是他的說明:
每年春天出售植物之前,我們會把溫室裏的植物搬出來,放在室外的防寒罩裏。雖然植物會受到極低的溫度侵襲。但不至於被凍死,反而會加強其禦寒能力。我們也不給植物充足的水分,以便讓莖梗長粗,增強耐力,有時甚至有一段時間不給植物養分。植物在受寒、缺少水和養分的過程中會變得比原先強壯。將來栽種到一般庭院裏,才不會被霜害凍死。植物要體會人類承受壓力的過程,經曆磨練後,就會長得更強壯,根部擴伸得更深更廣。如果不這麼做,人工培育的植物很難在天然環境中發揮生命潛能。
三、別以為自己是世界上壓力最大的
“顧影自憐”是人類普遍存在的心態。
於是,人類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自己的痛苦看著是世界是最大的痛苦,把自己的不幸當成最大的不幸。
說說筆者的一次親身經曆。
有一次,我腰痛得厲害,夜裏想上廁所都起不來,靠別人的幫助才勉強如廁,當時我在想,得什麼病不好,幹嘛得個起不來的病?
第二天,我到醫院去看病,有個熱悉的醫生在骨科病房,我就沒去門診,直接到了病房,找到他後,他讓我等一下,說查完房後給我瞧病。
於是,我就在醫生辦公室等著。
這時,隔壁不斷傳來一位女性淒慘的哭聲。我的腰本來就疼得難耐,聽到這聲音心裏更是煩。我問護士:誰在哭?
為什麼哭得這麼慘?
護士告訴我:“是個郊區的女孩,要結婚了,進城辦嫁妝的,在路上被車撞了,骨盆粉碎性骨折。她男朋友看到她這個樣,也不要她了。”
不知什麼原因,聽了護士小姐的這番話,我突然感到腰痛好了許多,真的,不那麼疼了,出於職業的習慣,我在分析我自己。
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我覺得我的痛苦令人難耐,但與這個女孩相比較後。簡直算不上什麼,我是一時之痛,人家可是終身之殘;
我隻是生理上有痛苦,人家不僅在生理上要比我痛苦得多,而且心理上還有個大創口。
我突然想起老人說過的一句話:光腳的人看到穿鞋的心裏不是個滋味,掉頭一看,有個人沒有雙腿,心裏立刻舒服多了。
這也就是我當時的心態吧。
我們肯定有壓力,可有人壓力比我們大得多,我們也會有煩惱,但世界上人人都有煩惱(白癡除外),而且比我們煩惱大的人、比我們多的人不可勝數。
如你能這樣想,你會突然發覺,肩頭的重擔卸了下來,心裏會感到一陣輕鬆。
四、保持快樂的心理狀
1.胡思亂想
不要抑製自己那些稀奇古怪的念頭。其實,越不讓自己去想,就越會控製不住的去想。正是因為強製自己不去想那些“不該想”的問題,才讓自己陷入到焦慮和矛盾當中。
一個人舒適地躺在床上,打開思想的閘門,隨心所欲地胡思亂想。
既然隻是在想象,又擔心什麼呢?
2.結交知心的朋友
冷漠導致孤獨,分享帶來快樂。結交幾個可以信賴、相互支持的朋友,與他們分享自己的快樂與憂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可以相互幫助。
經常參加一些朋友的聚會,聊一些與家人不能夠聊的話題,傾訴一下自己的煩惱,讓自己緊張的心得到撫慰。
3.用想象消除緊張
有時候,我們會對一些特定的場景感到非常緊張。比如考試之前緊張得難以人睡,或者一到當眾講話的時候就直冒虛汗,這時,就可以通過想象方法來減輕壓力。
用想象消除緊張的原理在於:在頭腦中想象讓自己感到緊張的那個場景,與此同時,調整呼吸,放鬆自己的身體,使緊張情緒所導致的身體、心理反應減弱,甚至消失,從而達到放鬆的目的。
準備動作:在安靜的房間裏,平躺在柔軟的床上,或者坐在舒適的椅子上,盡量使自己放鬆。
想象:想象讓你感到緊張的那個場景(比如當眾講話),這時,你就會出現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出汗、握緊拳頭、牙齒緊閉等一些生理反應。這時,深吸一口氣,分三次緩慢的呼出來。緊張反應就會減弱。反複多次,直到感到身體沒有明顯的緊張症狀為止。
直到想象那個場景的時候不再引起明顯的緊張反應時,就算是成功了。
4.及時宣泄自己的情
不加疏導的洪水就會泛濫。同樣,不加釋放的情感也會對身心造成傷害。
壓抑自己的情感會導致胸悶、食欲不振、失眠等生理症狀,以及自我否定、焦慮等心理症狀。醫學上的研究表明,許多疾病,包括消化係統疾病、皮膚過敏、失眠等都與情感壓抑有關。情感壓抑還是癌症等突發性疾病的重要誘發因素。因此,我們需要正視自己的感情,讓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即使不能公開表達它們,也應該承認它們的存在。
情感澎湃的時候就宣泄出來,允許自己的憤怒、愛戀、害怕、興奮以及其他情緒表露出來,會有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日本專門有為上班族準備的情感發泄室,在裏麵,白領可以定製自己發泄的對象——比如平日裏在自己頭上作威作福的上司。然後在房間裏對著玩偶暴打一頓。打完以後不僅鍛煉了身體,出了一身汗,壓抑的心情也得到了釋放,心情舒暢了許多。
有時候遇上中意的心上人,猶豫再三卻又不敢表白。其實,與其讓這股愛意憋在心裏,還不如勇敢一點,即使遭到的是白眼,也要比暗戀好一些。
5.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
一些人看起來特別有活力,即使遭受挫折也不會陷入到沮喪當中。
這與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關。心理承受能力強的人有三個特征:有信念、自我控製能力強、能夠迎接挑戰。
(1)有信念
承受力較高的人在不利的情況下,傾向於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努力想辦法擺脫困境,即使麵對失敗,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目標,小挫折對他們來說隻是一種磨練,可以泰然處之;而心理承受力弱的人則傾向於誇大事情的困難,怨天尤人。
(2)自控製能力
不會輕易地被他人的情緒、觀點以及外在的環境所左右,不會輕易出現情緒失控。
(3)喜歡挑戰性的工作
承受力強的人一般相信自己能戰勝困難,他們總是把外在的壓力和困難看作一種催化劑,認為是困難給他們提供了成長的機會,敢於迎接挑戰。壓力對他們來說不是負擔,而是動力。
6.不為虛名而累
李白鬥酒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
這首詩說的是詩仙李白不為名利牽累,瀟灑人生的態度。人生在世,為名、財、利而奔波,難免會陷入到名利場中。精心算計,斤斤計較,心浮氣躁,終日惶惶不安,最終會為名所累、為名所害。
相反,超然於世,淡泊名利,反倒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事業上,廣結益友,潛心鑽研,不為虛名所累,最終反倒會名利雙收。
來點阿Q精神
麵對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想盡了辦法也沒用,這時,與其著急上火,還不如放鬆一下。其實再想也是煩,不會立刻有解決的方法,不如幹脆就別想,來點阿Q精神也無妨!
人比人,氣死人。看看周圍的人,同學、朋友、同事,似乎都比自己強。自己怎麼就這麼差呢?其實知道不足就行了,還有將來呢。安於現狀,知足長樂,才是阿Q精神!
大幹世界,矛盾重重,個人的希望、利益,同客觀現實經常是一對矛盾。為了能使自己從無休止的煩惱中解脫出來,也常常需要點“精神勝利法”——“我一直還不錯!”
7.警惕亢奮狀態
疲憊的時候,吸一根煙,提一下神;工作到了極限的時候,提醒自己,“再做一會。”不一會,竟然發現自己又有了精神。不再困倦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雖然好像是脫離了疲憊,重新獲得了充足的體力與精力,其實,那隻是一種虛假的興奮狀態。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亢奮狀態”。
亢奮,顧名思義,就是過度的興奮。在正常情況下,人的神經係統總是在興奮與抑製之間交替轉換,工作與休息必須交替進行,才能夠保證神經係統的正常工作。如果強行地用一些外在的刺激(比如說吸煙、更大量的工作),強迫自己的大腦脫離抑製狀態,就會使自己連續處於興奮狀態而得不到休息,即為亢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