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要把挫折變為財富,這也是有條件的。隻有自信主動、心態積極、不怕失敗,才能從失敗與挫折中得到磨礪,得到動力,才能有勇氣去進行新的創造。

三、創造性的思

在一百多平方米的房間中間,中間擺放著兩張類似會議桌的長型台子,並在一起。周圍幾圈椅子,一邊還有塊大空地。牆上,貼著幅畫。畫麵上呈現出一個人從人生的起點到終點所走的三條不同的路徑。上凸的曲線表示轟轟烈烈的人生,鮮紅的顏色更渲染了這一點;平直的路徑意味著平平淡淡的人生,那深褐色的線條更清楚地提示著這一點;下凹的黑色線條暗指淒淒慘慘的人生。一邊寫了幾個大字:你選擇什麼?

這是一個特殊的教室,大學生正在上創造能力訓練課。

教師說:“什麼是自我肯定?那是關於某種事物已經如此的敘述,而且是既積極、又有力的敘述。這是一種表達方式,它能使我們正在想象的事物堅定、持久地存在。”“肯定的時候,別忘了遵循這洋的原則:始終使用現在時態;肯定自己需要的東西;選擇盡量簡短的肯定;什麼樣的肯定對自己特別有效,就使用什麼;牢記,自己是在創造新事物;接受體驗自己的全部情感;創造一種它已經真實存在的相信的感覺。”

作完了對自我肯定原則的介紹,教師開始提要求:“請每位同學將自我肯定的話語寫在紙上,我給三分鍾的時間。”話音未落,一個學生舉手:“老師,要寫幾句?”“我們所能作的肯定在數量上無限”,教師補充道。

三分鍾過後,學生們用大聲的朗讀與同學們分享對自己的肯定。“我在老師和同學中的形象棒極了”;“我的實踐動手能力特強”;“我對別人非常寬容”;“我的個性十分完善”;“每天,我充實地獲得許多東西”;“樂觀豁達,那正是我”;“我真有毅力,麵對挫折,我毫不懼怕”;“我的知識麵越來越廣了”;“思想極其敏銳,我與平常人不一般”;“我極具領導才能”;“我真誠地待別人,別人也真誠待我”。有一位幹脆用了《灌籃高手》裏櫻木花道的一句口頭禪:“我是天才!”

“那麼,在作剛才的分享時,你的感受如何?”教師又進一步發問。“我好偉大,有那麼多優點”;“我為自己的優秀感到自豪”;“覺得自己挺崇高的,不由自主地腰板也直了許多”;“別人挺不錯,我也很棒,一樣出色”,學生們爭先恐後地訴說著。隻一位同學,悄悄地說:“我心挺虛,擔心難達到。”當被問及他的肯定內容時,這學生有點不好意思了:“我始終在我周圍的人中間出類拔萃。”

下麵的內容是思維訓練。老師拿出幾隻木製模型,模樣有點像手槍。“給一分鍾時間思考,兩分鍾時間回答,這物體可以象征什麼東西?”老師說完沒一會兒,搶答器此起彼伏響了起來,離一分鍾還差幾十秒呢!

“手槍,鴨頭,電吹風,鉤子,錘子,煙鬥,7字”,這隻是些與模型相似的物體,算作普通回答;

“人生拐彎處,仰臥起坐,鏟球,聖廷襪,鼻梁,鞠躬,耐克商標,臂彎,潛望鏡”,這就是表現挺不錯的創造性的答案了。

課程臨結束,老師發給每人一張滿意度的評價表。“我在創造能力培養方麵有所感悟”;“我覺得自己具有創造潛質”;“我喜歡這活動”;“我希望以後還能再有這樣的機會”,一連串的問題,學生們的選擇,幾乎都是“極符合”。

1.相信你能行

自盤古開天地以來,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在我們人類自己構建的世界裏,創造從來沒有停止。創造的生成物,越超了舊有的事物,把人類的視野延伸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範圍之中。而且,它又會給個人、給社會帶來更多更好的機遇和可能。

可是,不少人有這樣一種看法,他們把創造性隻歸於少數人。

諸如,惠特尼發明軋棉機,愛迪生的引起一場電力技術革命的一係列發明,似乎隻有這些具有超常智慧的人,才能夠擁有創造。這看法實在失之偏頗。

有一位在流行歌壇上具有很強實力的歌手,初涉音樂,竟是以“克隆”某位已經大紅大紫的歌手著名。憑著自己特別出色的語言模仿能力和音樂感覺的天賦,她的模仿能達到亂真的程度,以至於她錄製的、以那著名歌手名字為主題的音帶,“蒙”了不少的歌迷。

學什麼像什麼,這也是一種本事。可那畢竟形不成自己獨創的風格。慢慢地,這歌手悟出了這一點。她走出了一時的陶醉,去突破自我,去探索、發展出自己身上獨特的潛質和風格。憑著努力,也借助於不少作曲家的幫助,她找到了最能顯示出自我個性的聲音位置,表現出了不凡的實力。

其實,這也就是創新。找出新的改進方法,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進步,就是發展,就是創造。

說到這兒,也許又有人會進行質疑:是不是隻有音樂家、藝術家、小說家才過著一種創造性的生活?這問題的背後潛藏著一個信念:創造隻是與文化產品的生產有關。這是對創造的一種十分狹隘的認識。

一個生活在艱難困苦中的孩子,在他自己的努力和全家的幫助之下,考進了一流的大學;在家庭、社會各方的幫助教育下,“浪子回頭”;原本十分枯燥的課程被你講得生動、有趣;做成一樁本來沒多大希望的生意;通過積極地努力,使人際間的溝通由阻滯變得順暢,這些非常實際、非常平凡的事,都包含著創新的意義。

2.打破桎梏

創造和創新,它是人的意誌的表達。因此,人的內在條件就顯得很重要。

有的人,原本十分聰明伶俐,但是卻意誌薄弱,這就使他們很難表現出創造性來;另外一些人,也並非特別聰明,但充滿激情,充滿意誌力,在一定的情況下,他們就會進發出極有價值的創造性。

創造和創新,它又是打破常規的,因而,它與一般思維存在明顯的區別。在案例中,普通回答和創造性回答就很不同。雖然,作為思維,其共性的東西確實在創造性思維和一般思維中都能找到,諸如邏輯性,理性,分析性,造就性,有意識,等等。但是,創造性思維又確有著自身獨特的東西。

創造性思維的發生,常常是反常的,沒有秩序的,這是其特點之一。

一般思維,大多有某種固定的思維模式、程序和方法,人們常用的也就是記憶、邏輯、理性和判斷。可創造性思維大不一樣。它與通常的固定思維框架不同,盡管它使人們覺得十分離奇,但富有創造力的想法也就孕育其中。諸如想象、直覺、頓悟、靈感,這是些非規範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卻常常和它們相伴相隨。

創造性思維具有獨創性,這是其特點之二。當然,獨創性並非一定就是塑造一個全新的事物。如果能用一種全新的眼光去觀察已有的事物,從而帶來突破性的新發現,這同樣是具有獨創性的創造思維。

就說遊泳池吧,這對現代人來說,決不是什麼新創造。若在家裏修建一個室內遊泳池,自然會十分方便。可是,既然稱得上遊泳池,再小,也得讓人在其中能舒展一番手腳,因而,占地的麵積和修建的費用將會讓不少人難以承受。怎樣解決這個矛盾?如果遵循現存的常規思路和方法,重複常人過去已經進行的思維過程,恐怕很難找到答案。

可是,就有這樣幾位創新者,他們思維方式顯然區別於常人。

他們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運動永遠是相對的。人在一般的遊泳池裏遊泳,水和池子都靜止,人相對於它們在運動,這池子自然無法太小。可是,“山不轉水轉”,如果池子依然靜止,卻讓水流起來,人則逆流而遊,結果會是怎樣呢?也許,相對池子,人依然留在原來的固定點上,但這遊泳者卻真真實實地在迎頭擊浪。池子還用做大嗎?

開拓性的、獨具卓識的創見,造就了被稱作“無盡池”的遊泳池。那強有力的水泵使水在池內流動,並造成水浪。想調節自己的遊速,變化一下水流的速度就行。這看似荒謬卻又十分有道理的創見,是在突破了陳舊的傳統觀念束縛、注意觀察研究、施展逆向思維之後取得的。

創造性思維是有風險的,這是特點之三。

創造性思維,不能保證永遠與成功同在。事實上,獨創性越是明顯,對常識和理念的挑戰越是深入,風險也就越大。可是,盡管有風險存在,獲得突破性成果的可能也同時存在;誰如果害怕風險,不敢冒風險,那麼,可以肯定,他是不會有新的作為的。

§§第三部分:與壓力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