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壓力為動
在做一件事之前,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我能行嗎?有那麼多比我強的人呢。”於是很多人因此放棄了一個重要的機會。其實,無數事實證明,每個人身上都具有自己所不知道的巨大潛能,而挖掘自我潛能的過程正是自我完美的過程!
人在絕境或遇險的時候,往往會發揮出不同尋常的潛力。人沒有了退路,就會產生一股“爆發強力”。我們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可以開發,一般人隻使用了潛在能力的1/10,甚至有的還不到1/10.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人類的進化被看作是生物進化和文化進化相互作用的結果。大腦是越用越聰明,生活越去創新越有意義。難道你不想在人生的旅途中進行激動人心的探險攬勝嗎?如果你學到了一些新知識或是出色地完成了一項任務,或是對你所關注的事物有了新的發現……這一天你一定會欣喜若狂,心中仿佛有一支動聽的歌在歡快地縈繞。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曆。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在成長和進步的時候,我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實質上就是一種由於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和創造才能而產生的活力。
人的潛能一旦被挖掘出來,其作用是非常驚人的。在一次火災現場,一位上了年紀的婦女竟然能把一個很大的橡木櫃子從三樓搬到樓下。火災後,3個強壯的男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把那個櫃子抬回到原來的位置。這時,那個婦女想再試一次,卻怎麼也搬不動了。
事情就是這樣,人們在某種壓力的驅使下,能使自己的體力和耐力達到正常情況下決不能達到的程度。一個神經錯亂的人,當他發狂時,為什麼會有正常情況下所不可能達到的體力呢?就是因為人的身體具有潛在的能量。
但是,如果壓力太大,超出我們能力之外時,我們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處理。我們也會因此感到失望,沮喪,或失去信心。如果我們尚無擺平的能力,下列幾個自我提示的問題,可以幫我們振奮人心,改變實際領域及可達領域,轉化我們的情緒,由消極、黑暗進入積極、光明的心態:
(1)如果我成功地渡過了這個難關,它對我的人生有什麼重要的貢獻或意義?我能學到什麼?
(2)如果我成功地渡過了這個難關,它對我的將來有什麼重要的貢獻或意義?五年,十年後我的能力是否因此大大展開?我的人生將有怎樣的成就?
(3)我需要什麼能力、技術、信息、資源和怎樣努力來完善地克服這個挑戰?(此時你已經由消極轉變為積極,開始尋找問題的解答了)
(4)如何取得這些技能、信息、資源等?
(5)我如何好好地享受自己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當享受的意念占有你的注意力時,痛苦的程度將會大大減少。
將挑戰性的問題或危機當作補藥,勇敢地吃下去,幾次之後能力便會大大地提高,我們便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力士。
二、逆境是成功的基
每個人的生活道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逆境是人生的一塊基石,是成功的進身之階,是虔誠信徒的洗禮聖水。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逆境的情況下做出,思想的壓力、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
木以繩直,金以淬剛。不想受挫,則成功無望。
人生,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挫折縱橫其間,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的加劇,挫折也會越來越多。你更應該做到:坦然麵對挫折,經曆風雨的無悔,勇於從挫折中奮起。
逆境也不會永遠伴隨著你,想辦法解決你所麵臨的挫折。
1.麵對挫折,要學會堅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學會堅忍,你才能在逆境中前進。
意誌力是堅忍的支撐。隻有兩者合二為一才可使智慧的能量準確聚焦於需攻克的難點上,韌性鑽進,直到情理透徹、條理分明、豁然開朗為止。
明確的目標是對堅忍的鼓舞。目標是一切行動的指南針,也是成功的投影,能夠激發堅忍的精神。
智慧是堅忍的基石,任何有創造性有智慧的人,無不膽識過人,勇於開拓創新,敢於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智慧使堅忍的心態獲得強力的精神鼓舞。
合作意識對堅忍起強化的作用。現代的社會,不是孤立的個人的世界。堅忍也不屬於脫離人群的自我完善者。
具有承受挫折的耐性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具有的重要的心理素質,也是時代要求每個具有奮鬥、拚搏精神和渴望成功的人所必不可少的精神手杖。
2.戰勝自我
在逆境的勢力範圍內,接踵而至的挫折和巨大的磨難都壓在你柔軟的心上,你便會對自己失去信心。你的腦中會旋轉這樣的字符“我會失敗”,“整個世界好像都在跟我作對”。你無法阻止,無法思考,更無法采取任何行動。
要解脫這種挫敗的心理,打碎旋轉的字符,去除“注定受挫”的枷鎖,你要在思想上做到以下幾點:
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
勇於接受挫折;
自我鼓勵:
把自己想像成一位勝利者。
你是否想過你遭受失敗的原因,是不是自己給自己進行了錯誤的定位,或是拿雞蛋和石頭硬碰硬;你是否在心中已經認清了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知道自己所具有的才能、特長、優點,而對自己的短處、缺點、不足也心中有數。做任何事情都要給自己一個恰當的標準。記住,失敗感和期望息息相關。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操之過急,不要期望太高。
凡事量力而行,這樣即使失敗了,也不會過分失望。
凡事要向著最好的目標前進,但也要想想最壞的情況如何應對,這樣挫折來襲時,你就不會如臨大敵。手忙腳亂了。記住,經曆了失敗,也是向成功靠近。
“吃一塹,長一智”,學會自己安慰自己。時刻用古聖先哲的明智哲理和思想鼓勵自己,保持自己同憂慮和痛苦進行鬥爭的勇氣,這會給你的人生帶來積極的影響。
3.笑對危機
危機常激發人的潛能,喚醒靈感。“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都證明了事情往往到了最危機關頭,當事人才會冷靜下來,絞盡腦汁思考轉危為安的方法。
養尊處優的人,絕不會有危機感。隻有身處危機中的人,才不得不調動起自己全部潛能,尋求擺脫困境的方法,而一旦這些潛力被充分調動起來,其力量也是令人驚訝不已的。
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思想是否受危機擺布。命運是靠自己創造的,要主宰命運,就要向危機挑戰。一個不斷向危機下戰書的人,才是真正有希望的人。
因此,你要時刻記住以下的幾句話:
有意識地容忍和接受危機;
有意識地創造一定的危機;
心理上經常做好對付危機的準備。
4.勇氣是關鍵
沒有勇氣嚐試,也就無從得知事物的深刻內涵,而嚐試過,對實際的苦痛親身經曆過,會使得這種體驗成為將來發展的鋪墊和準備。
在挫折麵前,你表現得越懦弱,挫折就會越變本加厲的打擊你,你也就必敗無疑。如果你勇敢地麵對挫折,挫折就會退卻,你的前途也會越來越光明。那麼如何使自己更有勇氣,如何消除膽怯心理呢?
要有渴望成功的動力。成功者都是不安於現狀,不斷進取的人、不斷地對原有的成功作出挑戰,不要躺在舊日成功的溫床上,讓時間如水般流逝。人生隻有不斷起伏,不斷創新,才會不斷成功。
借鑒別人的經驗,做事要三思而後行,要有智有勇,不能有勇無謀,魯莽行事。要主動汲取成功者的經驗,激發自己的勇氣。借鑒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豐富自己的過程。
經常實踐。不斷嚐試,實踐出真知。空有滿腹理論,而不去實踐,隻能是紙上談兵,不會有實實在在的感覺,也不能稱之為真才實學。隻有不斷地嚐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才能增加自己的勇氣。
三、壓力與競爭同
沒有壓力就失去了競爭的意義,但心理壓力過大往往使人感到恐懼,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現象,辨證統一的關係。沒有壓力和壓力過大都不利於發展,每個人都需要某種程度的壓力,才能將潛能激發出來,隻是這個指數因人而異——它就是“最佳壓力指數”。適度的壓力能增強大腦的興奮過程,提高大腦的生理機能,使人思維敏捷、反應迅速。
適度的壓力,對人本身有很大的益處;對工作,亦有提高效率的作用。沒有壓力就像沒有鹽的菜,會覺得乏味。
“奇跡多是在厄運中出現的。”壓力能使人產生奇異的力量。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壓力,為人創造了反複思考琢磨的機會,使人盡快成熟起來。世界上成就大事業的人無一不是經受磨難的人。壓力,能使人在思想情感上受到多方的撞擊,從而感悟人生的真諦,自覺把握人生的走向。相反,一個一帆風順的人,沒有壓力的“哺乳”,悲痛的“滋養”,不知天高地厚,終將一事無成。
一份完全沒有壓力的工作,其前途亦等於零。這是價值觀的問題。在當今社會,往往職位愈高、地位愈顯赫的人,所承受的壓力愈重。但壓力並不像鈔票那樣越多越好,一旦超過平衡點之後,就是弊多於利,使意誌薄弱者沉入人生的低穀。
那麼,究竟要將心理壓力維持在一個什麼樣的範圍最為有利呢?
隻要你覺得目前給自己所施加的壓力是利多於弊,那你就找到平衡點了。
你不妨把這個觀念比擬成車子的油缸,每輛車子的滿缸油量是不一樣的,而每公升所能跑的裏程數也各不相同。
如果加得太多溢出來,就有引發火災之虞;加得太少,又會讓你感覺不便。那加多少才合適呢?得看你開的是什麼車、打算跑多少路程。隻有你自己才能拿捏得恰到好處。
簡單地說,對你最有利的策略,就是先洞悉自己在某種特定場合下的心理狀態,看看所展現的壓力是否符合你的利益,過與不及都要調整。
一個小職員的工作壓力,隻是來自其工作量的多少。一位經理的工作壓力,則來自整個部門或整個公司、其對內及對外的一切。
你不要期望沒有工作壓力。如果有這麼一天,就不值得高興了,因為那表示你在公司的地位,已屬可有可無或是被閑置。工作有壓力,這也是激發個人意誌的良方。珍妮和凱敏是最佳的例子。
珍妮沒有家庭負擔,每月的薪金可以任意揮霍。凱敏是她的同事,兩人同在一家醫藥公司做銷售代表。凱敏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是可以憑努力賺多點傭金,以供給父母及弟妹們過更好的生活。
珍妮選這份工作,則是貪其上班時間自由,且毋須過辦公室的刻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