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務談判禮儀的含義
禮儀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商務禮儀可以說是商務人員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是商務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外交語言。商務禮儀能夠反映出一個社會組織乃至整個社會的行為特征和文明程度,當然也能體現出商務人員本身的修養、涵養、教養以及素質水平。
禮儀作為一種調整人際關係的道德行為要求,它是人類社會為了維係社會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簡單也是最起碼的道德行為規範。對於一個人而言,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養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於社會而言,禮儀則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俗的反映。
從禮儀的曆史演變來看,現代社會的禮儀主要是在人際交往、社會交往以及國際交往中,為了表示尊重和友好而確立的一係列行為、道德、社會規範及慣用形式。狹義的禮儀通常是指人們舉行的合乎社交規範和道德規範的儀式。諸如在接待外國元首時鳴放禮炮,當外賓到達賓館時,服務小姐在賓館門前列隊歡迎等。
商務談判禮儀是指商務談判中雙方或多方針對談判中的不同場合、對象、內容以及要求,借助語言、表情、動作等形式,向對方表示重視、尊重,同時以此來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進而達到與對方建立和發展誠摯、友好、和諧的談判關係所遵循的行為準則和交往規範。
二、商務談判禮儀的作用
在商務交往中,禮儀主要有3個作用。
(一)樹立形象
現代市場競爭不僅表現為產品的競爭,還表現在組織和個人形象方麵的競爭。一個人講究禮儀,便會在眾人麵前樹立一個良好的個人形象;一個組織的成員講究禮儀,便會使自己的組織樹立良好的形象,進而獲得社會各方的信任與支持,有了這種信任與支持就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所以,商務人員必須講究禮儀,這既是個人和組織良好素質的體現,也是個人和組織樹立、鞏固良好形象的需要。
(二)增進情感
隨著商務交往的深入,買賣雙方可能都會產生一定的情緒體驗:也許是感情共鳴;也許是感情排斥。在商務活動中,恰當的禮儀可以獲得對方的好感與信任,可以使雙方相互吸引,增進感情,建立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如果不講禮儀或禮儀不當,則容易產生感情排斥,造成人際關係緊張,從而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三)規範行為
禮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規範人們的各種行為。在商務交往中,人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合作,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規範,雙方必然缺乏合作的基礎。在眾多的商務規範中,禮儀規範的作用是可以使人明白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人們知道了這些,有利於確定自我形象、自覺尊重他人,從而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
三、商務談判禮儀的基本原則
商務談判禮儀應體現以下基本原則。
(一)尊重原則
尊重是禮儀的本質。禮儀本身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尊重他人的具體體現。
(二)平等原則
在商務交往中,人們不應該因彼此在年齡、性別、國籍、文化、種族、職業、身份、地位、財富等的差別,以及與自己關係的親疏遠近的不同,就厚此薄彼、區別對待,而應一視同仁、平等相待。
(三)真誠原則
在運用禮儀時,要做到誠心待人、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誠實無欺。
(四)適度原則
運用禮儀時,必須注意技巧、講求規範,特別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做到適度、得體。
(五)入鄉隨俗原則
“十裏不同風,八裏不同俗”。“進門見禮、出門問忌”。商務談判人員在運用談判禮儀時,必須遵循入鄉隨俗的原則,特別是與外商談判時,一定要了解有關國家的禁忌,以免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六)遵時守約原則
現代社會節奏加快,在談判中遵時守約是非常重要的,無論什麼理由,不遵時守約都是不禮貌的行為。即使有正當的理由,你失約後也應該向對方道歉。一般的人際交往應提前2~3分鍾到達約定地點。商務談判活動由於其特殊性,為周全起見,更應當早一些到達,一般以提前20分鍾左右到達為好。
(七)女士優先原則
女士優先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誌。與女士出行時,為女士開門、讓座、引路,行走時讓出安全的一邊等,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文明禮貌和紳士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