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複雜性
國際商務談判的目標是談判雙方都能獲得各自需要的利益,否則談判就將無法進行下去。為了達到雙贏的目的,談判計劃被打亂是司空見慣的事,因為你很難預估對方的真實意圖,所以對談判人員臨場應變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即使簽訂了協議,進入執行階段後,如果出現糾紛或者其他意外,由於需要協調的關係多,經曆的環節多,解決起來也相當困難。這就要求談判人員要事先估計到某些可能出現的不測事件,並且提前進行相應的防範與準備。
三、國際商務談判的要求
國際商務談判是國內商務談判的發展,它們之間並不存在本質上的區別。然而,如果談判人員用對待國內談判對手和對待國內商務活動同樣的邏輯思維去對待國際商務談判的對手和遇到的問題,是難以取得國際商務談判預期效果的。因此,要做好國際商務談判工作,談判人員除了要掌握好商務談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外,還必須貫徹落實以下6項基本要求。
(一)樹立正確的國際商務談判意識
國際商務談判意識可以說是促使談判走向成功的靈魂。談判人員談判意識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談判方針的確定、談判策略的選擇以及談判中的行為準則。具體來說,正確的國際商務談判意識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國際商務談判是謀求互惠互利基礎上的協商合作,而不是“競技比賽”。要本著“求同存異”的思想,通過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增進兩國之間的友誼與合作。
第二,在國際商務談判中,雙方既存在利益關係,又存在人際交往,我們的態度應是交友而不是樹敵,良好的人際關係無疑是實現利益的基礎和保障。談判人員處理國際談判中的人際關係要本著互惠的原則,而不應該把本國的意誌強加於其他國家。
第三,國際商務談判既要著眼於當下的交易談判,同時又要放眼未來。參與談判的國家都應該把當下的談判看做雙方或多方關係發展的契機,看做是為今後更頻繁的貿易往來打基礎。
(二)做好開展國際商務談判的調查和準備
國際商務談判的複雜性要求談判人員在開展正式談判之前,務必要做好相關的調查和準備工作。首先,要充分地了解和分析潛在的談判對手,掌握對方企業的情況,以及可能參與的談判人員的個人狀況,分析政府介入的可能性及由此可能帶來的問題。其次,要調研商務活動的環境,其中包括國際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意識形態等,評估各種潛在的風險及其一旦發生可能產生的影響,擬定防範各種風險的措施。再次,周密而合理地安排談判計劃,選擇比較好的談判地點,針對對方可能使用的策略做好應對準備。最後,反複分析論證,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準備多種談判方案,應對突變情況。
(三)正確認識和對待文化差異
國際商務談判的跨文化特征要求談判人員必須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文化差異。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文化習俗的差異,隻是反映了不同文化中的民族與自然、地理環境等鬥爭的曆史。尊重各國的文化是對國際商務談判人員最起碼的要求。“入鄉隨俗,出國問禁”。從事國際商務談判的談判人員要善於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並且能夠理解對方的思維方式和邏輯判斷方式。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切不可以自己熟悉的文化的“優點”去評判對方文化的“缺點”,這是談判人員的一大禁忌。要時刻謹記,當自己跨出國門與他人進行談判時,自己就變成了別人眼中的外國人。東西方的差距、社會性質的差別等都是溝通中的障礙,如果我們需要進行國際商務談判,就必須能夠接受其他國家的製度和文化習俗。例如,中國是個人人平等的社會,而在西歐國家,等級製度森嚴又保守,因此必須通過有社會地位的人證明你是個可信任的人,才能與他們建立商貿關係。此外,在禮節上,你一定要事先多練習,歐洲人不會原諒任何違背當地禮節的行為,雖然他們不會當麵指出你的錯誤,但他們一定會記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