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商務談判前的準備
(一)國際市場調研
1.國際市場調研的概念與功能
以科學的方法對國際市場的有關信息進行係統的搜集和分析,稱之為國際市場調研。市場調研的目的是運用信息來識別和解釋銷售時機與銷售問題,為企業選擇目標市場提供依據,為調節、監控、評價銷售行為和銷售成果奠定基礎。由於每個海外市場的銷售渠道、商業習慣、客戶偏好、價格和銷售條件、競爭方式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調研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一般來說,國際市場調研主要有以下3個方麵的功能:一是可以確認機會;二是為製訂計劃與策略提供依據;三是修改偏差。
2.國際市場調研的範圍與內容
國際市場調研的範圍主要有3個方麵:一是關於國別、地區或者某一市場的一般信息;二是用來解決在廣告宣傳、定價、分銷以及產品中產生的問題的專題信息;三是通過分析某國或者某市場的社會、經濟以及消費趨勢預測未來的市場需求。
在國內開展業務時,市場調研部門往往隻負責第二個方麵的調研。而在開展國際市場調研的時候,通常要對這3個方麵的問題進行廣泛的調研。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時常常要做出連貫的決策,這些決策之間互相聯係,但又有所區別,是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所以,調研的具體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目標國家或地區的一般環境。
(2)自身經營的產品。
(3)目標市場。
(4)國際競爭者的狀況。
(5)銷售渠道。
3.國際市場調研的途徑
可以通過業務接觸和交往活動考察客戶,掌握當地市場情況;通過舉辦交易會、技術交流會、展覽會、學術討論會,傾聽客戶對貨物的反映,掌握貨物發展動態和國際市場行情;通過有關國家的駐外機構、商會、銀行、谘詢公司以及各國民間貿易組織了解客戶資信、經營範圍、銷售渠道等;從國內外有關專業性報刊和各種行業名錄中了解客戶、物色潛在客戶;通過向目標市場的律師谘詢,了解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情況。
(二)出口經營方案
出口經營方案是國際商務談判計劃的依據。出口經營方案通常是在廣泛、深入的市場調研基礎上,對各種市場信息進行篩選、分析、歸納,並結合本企業的經營戰略目標、企業本身的特點,綜合內外可以控製與不可控製的因素而製訂的行動方案。
出口經營方案是企業出口的行動指南,也是對外洽談、推銷商品和安排出口業務的依據,它可以幫助企業人員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對於那些大宗貨物或重點推銷的貨物,通常要逐個製訂出口經營方案;而對於中小商品,則隻製訂內容簡單的價格方案即可。出口經營方案主要有文字敘述和表格兩種形式。
出口經營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計劃概要、市場狀況、目標、機會與問題分析、市場營銷策略、行動方案、預計盈虧以及控製措施等。
(三)出口配額的招標、投標
凡是涉及國外限定配額的產品交易談判,都必須履行出口配額的投標手續。我國的出口配額是采取招標的辦法確定的,配額數量主要根據上年度配額商品出口數量和市場需求而定。在有償使用配額時,配額價格即為單位配額所需支付的人民幣金額。企業中標後,將中標保證金(中標數量×配額價格中標保證金)交給招標委員會,用於發展出口貿易。中標企業憑借中標證書和成交合同到發證機關領取出口許可證(每批出口之前,還需要填寫出口許可證申請表,憑此領取證書)。我國商務部及其授權的有關省、市、自治區商務廳(局、委員會),以及商務部特派員辦事處,都是國家指定的執行出口許可製度的機關。出口配額僅在當年有效,一般情況下為“一批一證製”(也有例外),有效期為3個月,在有效期內隻能報關使用一次。
(四)出口許可證的申領
我國從2002年1月1日開始啟用企業網上申領許可證係統,由此實現了許可證網上審批。以係統以外的經貿專用網為基礎,全國發證機構通過專用網與商務部主機連接,生成的許可證電子數據在2小時內就可以自動傳給海關,同時該係統還自動定時接收海關清關數據,使發證機構能夠及時查閱許可證電子數據的清關情況。對於一部分尚不具備網上申領許可證能力的企業,許可證事務局在一定時期內仍接受紙麵申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