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機會是指賣方認為該發盤是一定時間內利用同一資源進行銷售的唯一機會。多項機會是指該發盤在一定時間內有多種銷售機會。例如,建築行業通常可以承接很多項目,而某些工廠隻能為特定的買方生產單一項目,此時就不能承擔其他任務。
2.發盤水平策略選擇
在上述(1)、(5)這兩種情況下,賣方處於主導地位或者賣方利用其資源僅有一次機會,因此,采取的策略應將發盤確定在最高預期價值水平上。
在(2)這種情況下,雖然賣方有多項機會,但是由於發盤處於競爭地位,買方又采取速決策略,所以賣方應該低水平謹慎出價。
在(3)、(4)、(6)這3種情況下,當買方認為賣方將以其發盤作為後續談判的基礎時,賣方的目標是:防止對方斷然拒絕己方發盤,避免報價低於對方可能願意接受的水平,同時要確保在最終達成協議時至少能夠達到最低目標。如果賣方在致力於實現這3個目標的過程中,能夠估計到對方的還價水平,那麼就可以將這個條件作為一個參數,估算對方可能做出的最大讓步,選擇出自己最理想的要價水平。
常規性的響應和回報是爭取對方讓步的一個重要條件,所以在提出最初的發盤要價時,還應當將本方讓步的因素考慮進去。而讓步的尺度,通常既取決於談判開始時雙方要求的差距,又取決於聲譽和麵子。如果雙方最初的要求差距很小,那麼雙方就都可能做出50%的讓步;但如果發盤的要價水平很高,雙方的差距過大,那麼在短期內自然不會有結果,對此,擁有長期貿易關係的雙方應當慎重行事。
(三)發盤後的買方策略
一般而言,買方麵對的賣方報價會有這樣4種狀況:一是所有報價人都選擇速決策略;二是多數報價人選擇速決策略;三是所有報價人都選擇克製性策略;四是多數報價人選擇克製性策略。在這4種情況下,買方可采用以下應對策略。
1.速決策略
如果發盤人都采取速決策略,這對買方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為所有的報價都是為了達到最低的談判目標;如果多數發盤人采取速決策略,就會使買方的預期價值降低,從而迫使采取速決策略的買方接受次低價,而不是最低價;如果所有的發盤人都采取克製性策略,這對采取速決策略的買方來說,是最為不利的,因為所有的發盤人都增加了虛頭,從而使價格虛高,讓買方很難接受;如果隻有一個發盤人采取速決策略,這對買方來說,情況就大大改善了,因為這意味著隻能是一個低價或者是一個次低價。
2.克製策略
如果賣方都采取速決策略,最低報價人或者次低報價人在競銷的壓力下,通常會自願給予小幅折扣;如果賣方都采取克製性策略,買方必然能夠從中物色到讓步的賣方。而且通常情況下,這種讓價幅度大約是談判虛頭的一半;如果隻是個別賣方采取速決策略,這是買方的好機會,買方可以在較低的水平上進行討價還價;如果多數賣方都采取克製性策略,買方處於地位不定的狀態中,此時,買方采取克製策略顯然比速決策略要優越些。
除了上述策略以外,發盤後的買方策略還應當根據自己是否已經還盤來確定。如果買方已經還了盤,交易磋商的難點就清晰地顯示出來了,這時買方應該采取的策略是仔細觀察對方的反應,而不是急於做任何讓步;如果買方還沒有還盤,就應該繼續促使對方亮出他們對自己發盤中各種交易條件所能承擔的責任,同時盡可能不要顯露出自己的立場。
(四)買方的還盤
隻有當買方采取克製性策略之時,對發盤的選擇才有意義。還盤主要有兩種情況,即直接對價格還價和間接地從涉及風險的合同條款(如擔保、罰則、付款條件等)進行還盤。受盤方在爭取實現自己還價的過程中也總是麵臨著和發盤方一樣的問題,即越是對自己有利的條件,越要拖長談判時間。
在國際貿易中,還盤通常采取3種方式:逐項還盤、分組還盤以及全麵還盤。在買賣雙方的交往中,如果買方對賣方的情況十分了解,並且對發盤中的某些條件很有把握,那麼買方就可以采取個別條件的還盤形式,否則就必須要從總體上考慮還盤的問題了。如果對條件中的成本、管理費和利潤等項分別與對方磋商,就會把事情搞亂。許多經驗表明,如果買方對發盤的各個因素不同時施加同等的壓力,就很可能顧此失彼,難以實現自己的目標。比如,發盤者在減少利潤的同時,可能會在一定程度是上增加對材料或工時的計算,從而抵消了買方在某一項目上的要求。因此,總的全麵還盤是非常重要的。
在單一發盤的情況下,買賣雙方都隻能單一探測對方的讓步幅度;而在多方發盤的情況下,買方可以逐個分析所收到的發盤,認清各盤的特點,並分別說服他們提供其他發盤中所給予的有利條件(不提對自己不利的條件),進而從中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發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