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國際商務談判注意事項(1 / 3)

一、前往外國談生意的準則

(一)知道自己是一名外國人,要安排好自己的行程

談判人員去國外談判時,必須習慣於做一個外國人,時刻表現出謙虛的態度,接受所在國家的規定,這一點對外銷的成功很重要。但是也沒有必要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國外樣樣都好,自己是生錯了地方。可以肯定地說,你能從對方那裏得到多少東西,還取決於他們認為能從你這裏得到多少好處。對方如果能從其他地方獲得更好的生意,那麼他們就會放棄你,也有權力放棄你。

到國外進行商務活動的人員,應該先把自己安排好。你想成為最成功的談判人員,就要取道最短的路線,住進適當的旅館,隻拿一些隨身必帶的東西。不要在長途旅行中大吃大喝,還要注意時差的影響,按當地時間作息。

(二)掌握當地的文化與習俗

談判人員在各種情況下,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那些對異國他鄉的道聽途說,一旦身臨其境通常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了。所以許多事情,學的、聽的和做的都是不一樣的,甚至有時它們之間的差距還相當大。

商務人員必須了解談判國家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不要以為在自己國家可以接受的東西也一定會被其他國家接受。作為一個國際商務談判者,如果你希望自己更多地被對方所接受,就一定要掌握一些該國的語言,而且還要知道一些當地的方言土語。除此之外,當地的價值觀、經商習慣、宗教、民俗、教育等,均應當予以重視,特別是經商習慣,這通常是影響外銷談判的直接因素。

經商方式是一個國家整體文化的組成部分。由於不同地方文化的支配作用,使不同的國家、民族,在接觸級別、交談的語言和手勢特點、禮貌、效率、談判重點等方麵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例如,阿拉伯人站在一起比美國人挨得近,美國人又比日本人挨得近;在貿易談判中,南美人比美國人握手握得緊;在法國,交易雙方的談判講究準時開始,遲到者常常要在室外久等之後才能進去。

談判人員作為一名外國人,對當地的某些商業習俗必須適應,有些習俗可以遵守,而有些習俗必須回避,因為那些習慣和行為是不允許外來人知道和參加的。了解這些,對於排除文化上的障礙,取得貿易談判的成功具有重要意義。

(三)調整談判節奏,掌握國際通用的談判技巧

談判人員要適應當地的生活和工作節奏。在有些國家,談判的節奏比較慢,如日本或中東地區就是這樣。而在一些西方國家,談判的節奏則比較快。應該說,做事匆忙、慌張是沒有什麼好處的,談判人員應當有耐心,善於等待,不做不切合實際的計劃。

談判人員一定要掌握並運用那些世界上通用的談判技巧。在談判之前,應當有充分的準備,要爭取比對方更了解和熟悉業務,懂得怎樣去傾聽,知道怎樣做出適當的反應,善於提出附加條件並且善於創造性地重新組織建議,會借勢運用有條件的許諾進行討價還價。

(四)永遠擁有拒絕的權力

在任何地方與任何人談判,無論是合同簽字、認定條款,還是被對方要求放棄習慣,隻要你心存疑問,就有權對之加以拒絕。如果你照單全收,簽署了一些不能滿足己方基本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協議,就是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隻能是自作自受了。

過去的事情一去不複返,過去所浪費的時間和精力也無法再收回,談判人員千萬不要為了補償過去的損失而接受一些沒有把握的要求。

(五)尊重對方,不做與己無關的事情

談判人員不要討論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宗教、商業道德、生活方式、法律製度、種族糾紛、公共和私人道德規範、小費製度、行賄和貪汙、兩性問題、服裝式樣、酗酒、毒品、色情影視片和輿論自由等問題,而且一定要將這一禁忌養成習慣。即便你對這些問題有什麼個人的看法,也不要帶到國外去,若是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要出國做生意。

談判人員必須對對方表現出尊重的態度,不管你對對方處理談判的方式喜歡還是不喜歡,都要這麼做。隻要你時刻對對方的人格表示尊重,你在任何地方都肯定會被接受,即使偶爾無意失禮也會被諒解。

(六)重合同,守信用

談判人員要盡最大的努力、想盡一切辦法來履行雙方已經簽訂的合同。個人做出的承諾,實際上就是公司或企業的承諾,在合同上簽字的那一刻就是履行責任和義務的開始,因此關注成交以後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同樣重要。要全力糾正錯誤的做法,充分發揮自己在各個方麵的作用,一直持續到履約結束為止。

雙方談判人員之間要保持良好、持久的個人關係,從而保證雙方的關係健康地發展下去。當你再次去某個國家訪問時,要給當地的貿易夥伴打個電話致意或者親自登門拜訪。不要簽完合同、得到貨款之後就一走了之,音信皆無,這樣以後彼此就不好再見麵了。

二、尊重中外文化差異

(一)國際商務談判文化差異概況

文化是一個特定的人群社會的一係列習俗、規範以及準則的總和。文化對於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規範、導向和推動作用。國際商務談判的談判人員代表著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利益,也有著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與政治經濟背景,因此人們的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為方式、語言和風俗習慣也各不相同,這就使國際商務談判的難度較之國內談判要大得多。在實際談判的過程中,對手的情況千差萬別、作風迥異。其中有不拘小節的,也有嚴謹刻板的;有果敢決斷的,也有多慮多疑的;有熱情洋溢的,也有沉默寡言的……凡此種種,究其原因大都與一定的社會文化有關。不同的表現直觀地反映了不同的談判人員在不同文化熏陶下所產生的不同的價值觀以及不同的思維方式。

在國際商務談判中,談判主體往往屬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談判人員代表了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利益,這種情況使得國際商務談判具有跨文化的差異性。

所謂文化差異,就是指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在曆史、政治、經濟、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方麵的差異。

談判人員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談判各方的價值觀、行為方式、交往模式、思維方式、語言和風俗習慣等各不相同,這些複雜的文化因素對國際商務談判的進程與結局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如果參與談判的雙方分別是來自不同文化的國家或地區,雙方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可以預見這場談判將不會太輕鬆。可以說,對文化差異缺乏了解、準備不足、處理不當,都會增加商務談判的難度,影響談判的順利進行,甚至不歡而散。

(二)國際商務談判文化差異的內容

在國際商務談判的領域中,中外文化存在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麵。

1.認識客觀事物的思維差異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感性的,對直觀經驗比較重視;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理性的、邏輯的,講求要領分析、邏輯推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習慣從總體上觀察事物,從全局觀點進行綜合研究;西方人的思維方式重客體、善分析。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螺旋式的;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注重“線性推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