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公元九?柶唚輳?瓢ё諤斕v四年,後梁太祖開平元年(2 / 3)

朱溫終於如願以償,圓了做皇帝的大夢,國號大梁,史稱後梁,朱溫為後梁太祖,唐昭宣帝則被降為濟陰王。

大典將罷,朱溫突然看到大殿上有一隻猴子,他知道,這就是那隻在鳳翔被昭宗賜名為“孫供奉”的靈猴,既然“唐朝中外文武舊臣,見任前資官爵,一切仍舊”,居三長此時已位居三品,官居七品的“孫供奉”自然也得跟著他的主人上殿參拜了!

朱溫注視著居三長問道:“‘孫供奉’可在?”

居三長麵色一喜,連忙牽著“孫供奉”越班而出,回道:“‘孫供奉’在此恭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說著便令“孫供奉”行禮。

說來奇怪,過去一直隨朝臣拜舞行禮的“孫供奉”此時卻睜著一對圓眼睛,骨碌碌地盯著高居寶座的朱溫,挺著四肢就是不跪,梗著脖子就是不行禮。居三長嚇壞了,連忙伸手去按“孫供奉”的猴頭,“孫供奉”卻掙紮著死活不跪。

朱溫大怒,高叫道:“別現眼了,拉下去!”

居三長嚇得一激靈,拉著“孫供奉”脖圈的手就鬆開了。“孫供奉”一離掌握,突然躍起,直躥上朱溫寶座,一雙爪子在朱溫臉上亂抓亂撓,朱溫左躲右閃,朝天冠被扯歪了,龍袍也被抓破了,一時狼狽不堪。

寇彥卿見狀,一個箭步跳至龍案前,揮拳將“孫供奉”打暈,這才把它從朱溫身上拉開。

朱溫惱羞成怒,高叫道:“殺了它!殺了它!”

禦前護衛領命,進殿就把“孫供奉”和居三長拖出了殿外……

大典經此一鬧,朱溫甚覺無趣,隻好早早收場了事。

當晚,朱溫在玄德殿大宴群臣。席間,朱溫雙手捧卮,笑對張文蔚等原唐室重臣說道:“朕輔政日短,功勳不著,能得大位,全賴諸公推戴之力!朕甚為感謝!”

張文蔚、楊涉、張策、趙光逢等既羞慚,又恐懼,跪伏於地,無言以對,隻有蘇循兄弟和薛貽矩連呼萬歲,盛讚朱溫功德無限,早就該順天應人身登大寶了。

次日,朱溫召集宗親於宮中飲宴。酒酣之際,朱溫要擲色子賭酒。朱昱聽朱溫一口一個“朕”,而且麵有得色,手舞足蹈,不禁怒氣中生,突然抓起色子扔到了色盆中,一時間,色子四處飛迸,菜湯濺在了朱溫嶄新的龍袍上,弄得一片油汙。朱溫一下子就把臉拉了下來,瞪眼怒視著朱昱,朱昱卻毫不在乎,斜眼看著朱溫道:“三兒,你原本就是碭山一個平常百姓,後又跟著黃巢造反,皇帝非但不怪罪你,還重用你為四鎮節度使,可說是富貴至極了!但你為何人心不足,非要滅了唐家三百年的社稷自稱皇帝呢?依俺看,咱家不久就要大禍臨頭了,你還有心思喝酒取樂?”

朱溫不置一詞,起身憤憤而去,家宴不歡而散。

朱溫既然已經身登大位,不能不興建宗廟。杜荀鶴引經據典,一直考證到三皇五帝,最後竟把舜帝的司徒朱虎定為朱溫的遠祖——朱溫乃朱虎的第四十五代孫!不過,這一說法,就連朱溫自己也是將信將疑。

朱溫的高祖朱黯,追尊為宣元皇帝,廟號肅祖;曾祖朱茂琳,追尊為光獻皇帝,廟號敬祖;祖父朱信,追尊為昭武皇帝,廟號憲祖;朱溫之父朱誠則被追尊為文穆皇帝,廟號烈祖。朱溫之母王氏此時已經過世,被追封為文惠皇後。隨後,朱溫即大肆封賞親族,追封次兄朱存為朗王,長子朱友裕為郴王,侄朱友寧為安王、朱友倫為密王;封皇兄朱昱為廣王,封皇子朱友圭為郢王、朱友璋為福王、朱友貞為均王、朱友雍為賀王、朱友徽為建王、朱友孜為康王;封養子朱友文為博王、開封府尹;封朱昱之子朱友諒為衡王、朱友能為惠王、朱友誨為邵王。

接著加封各藩鎮諸侯:湖南武安節度使馬殷為楚王,鎮州武順節度使王鎔為趙王,魏州天雄節度使羅紹威為鄴王,定州義武節度使王處直為北平王,河南尹兼河陽節度使張全義為魏王,兩浙鎮海、鎮東節度使錢鏐為吳越王,廣州清海節度使劉隱為大彭王,福州威武節度使王審知為閩王,許州匡國軍節度使馮行襲為長樂郡王,韓建為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師範為右金吾衛上將軍……

在封賞敬翔時,朱溫頗費了一番心思。敬翔以一介落魄書生跟隨朱溫二十多年,為人深沉,機略過人,大小事務無不盡心竭力,經常是晝夜無眠。由於朱溫性格剛暴,難以親近,敬翔時時處處小心翼翼,有時認為朱溫所為非當,也不敢直言相抗,隻是微言點破。可以說,朱溫能有今天,敬翔居功至偉,單是封拜個宰相或樞密院使,似乎還不能表達他朱溫的心意,最後還是杜荀鶴給他出了個主意:把原先的樞密院改了個名字,叫做崇政院,拜敬翔為崇政院使。封拜之時,朱溫特意昭示群臣,崇政院使之位猶在宰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