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實驗時間:2011年9月—2012年9月。
2.3.4實驗監控
對全程實驗進行嚴格監控,要求實驗組和對照組上課的時間相等,教師均不進行課外輔導等。
3 結果與分析
中學生進入青春期發育後,生殖和內分泌係統迅速發育,男女學生在形態、生理和心理方麵都出現較大的性別差異。特別是女生們身體各方麵出現急劇變化,主觀上很抗拒進行體育鍛煉。有調查顯示:在青春早期,女生退出體育鍛煉的比率是男生的六倍,女性若要想保證終生參與體育鍛煉就必須趁早接觸。普拉提運動是否可以用於教學或與其他運動項目結合提高女中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並取得積極的效果還需要通過評定指標來檢驗[3]。
3.1普拉提運動對學生課堂中心理狀態的影響
心境(mood)的特點是具有非定向的彌散性,它可以使人在情感體驗上感染上一種比較持久的狀態。良好的心境狀態可以提高運動能力與成績,同樣可以提高整個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4]。姒剛彥等人在國內進行了兩次BFS的信、效度檢驗,認為在國內使用具有較良好的結構效度和內部一致性信度,各分量克倫巴赫α係數在0.67~0.91之間,使用情況比較穩定、可靠。
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實驗前並沒有顯著性的區別,而實驗後,除無活力性因子和平靜性因子外,其餘各因子兩組均呈顯著性或非顯著性差異,其中激動性、憤怒性及抑鬱性,則顯著低於對照組;而思量性、愉悅性及活躍性良性因子,實驗組得分顯著高於對照組。
3.2普拉提運動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
普拉提運動通過身體核心的鍛煉,有效地控製女中學生在青春期腹部脂肪的增長,長期堅持練習可以明顯提高女學生速度、耐力、力量、協調和靈敏等素質。在教學實驗前,對兩組學生進行1分鍾仰臥起坐、50M、坐位體前屈、協調性的素質測驗,兩組間無顯著。經過一年的教學分組實驗,再以這四項素質為指標進行測試。
進入青春期後,女學生體重和皮下脂肪增長較快,但骨密質的厚度較薄,這使得脂肪及肌肉內水分的含量相對較多,含糖較少,所以女學生的肌肉力量比男子弱,容易感覺疲勞。同時由於生理的原因,很多發育期的女生會出現身體協調性下降等現象,致使女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明顯低於男學生。從表2我們看出:通過一年的體育教學,實驗組與對照組的120名女中學生中,4項身體素質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實驗組在實驗後各項素質達到良好以上的百分比均高於對照組。其中仰臥起坐、體前屈和協調性在實驗前後的提高幅度比較大。可見普拉提運動對女中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的提高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4 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經實驗得出普拉提運動與普通體育教學相結合進行,其效果比單一體育教學更能促進學生心境的改善,同時較快提高女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得出普拉提運動介入體育教學具有實效和可行性;通過普拉提運動對女學生調理身心、淨化生存的內環境等作用,可減緩體育課中高強度運動造成的疲勞,除無活力性因子和平靜性因子外,其餘各因子兩組均呈顯著性或非顯著性差異,其中思量性、愉悅性及活躍性良性因子,實驗組得分顯著高於對照組;而激動性、抑鬱性及憤怒性則顯著低於對照組;這給我們合理地組織體育教學內容提供了思路,傳統體育教學中一味追求強度訓練用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許並不是最合理的方式。
4.2建議
在體育教學的課堂上,可以嚐試用普拉提運動的部分內容替代傳統、枯燥、單一的身體素質練習,以便更好緩解女學生的心理壓力,釋放青春期身體多餘的能量,讓大腦皮質得到放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除了單純的普拉提運動內容之外,還可以借助瑜伽、健身平衡球、太極、芭蕾等元素,提高女生的氣質及對美的追求;同樣,多元素、多元化的體育課內容對浮躁、衝動、好勝的男同學來講,也可以讓他們在課上注意力集中、興趣增強,最終提高身體素質和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