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冗員寂寞(2 / 2)

莫泊桑再也不願忍受這種責難和打擊了,他已經受夠了,他決定放棄海軍部這份工作。在福樓拜的關心和過問下,1878年底他由海軍部轉到公共教育部工作。在這裏他成了一名部長辦公室隨員。鑒於海軍部的經驗教訓,在教育部工作時,他更加注意協調上下級關係,注意珍惜這份固定的職業。他不再鋒芒畢露,而是冷靜地麵對小職員的榮辱得失,並把它們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在長達8年的職員生涯中,莫泊桑有幸目睹了機關冗員的懶散和可悲、不幸與苦痛。他深感“在每天都要為生活而苦鬥的各階層分子、各類勞動者中,職員是最可悲、最不幸的”。他甚至認為小職員的苦難超過了高爐旁被灼傷皮膚的煉鐵工人和礦井裏終日不見陽光的掘煤工人。正是由於這種切身的感受和體會,莫泊桑才寫出了一大批反映小職員生活的作品。大家熟悉的《項鏈》就是一個例證。教育部職員路瓦栽先生,長期以來生活節儉清貧,這使妻子一直很不開心。為了討妻子的歡心,這一天他好不容易弄回了一張部長的舞會邀請函,本以為妻子會很高興,誰知卻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和煩惱。由於妻子將借來的項鏈弄丟,夫妻二人不得不節衣縮食,攢錢償還。一晃10年過去了,路瓦栽先生和夫人再也沒有往日的心境和虛榮了,他們終於償還了項鏈。可這10年的艱辛與磨礪,同時也讓他們懂得了平平淡淡才是真。莫泊桑通過路瓦栽夫婦的不幸遭遇,生動地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的可憐和可悲。

不過,莫泊桑在海軍部的生活,並不完全是乏味和無聊的。當他投身創作或是閑暇時,他還是蠻開心和愜意的。由於工作比較閑適,所以,此時他的業餘生活可謂豐富多彩。從這時開始,他迷戀上了海上泛舟,這成為他“唯一的巨大愛好”。每逢周末,他便邀上朋友來到美麗、靜謐的塞納河,與大家一起享受這波光和月色。這不僅可以洗刷“辦公牢房”的積鬱,而且可以豐富充實自我,為下一周的工作“充電”。由於癡迷海上航行,他還特意和好友湊錢買了一艘船,取名“樹葉號”,常常一個人駕船遠行。

青春年少的莫泊桑不滿足於這些,他還想出了許多新花樣:和朋友們一起捉弄人、找女孩玩、和妓女廝混、讀書、野遊、喝酒、恣肆等等。總之,19世紀70年代的莫泊桑經曆了一段放浪形骸的生活。這一方麵豐富了他的生活,開闊了視野,為他日後的創作奠定了生活基礎;但另一方麵,也使他養成了我行我素、追求個人享樂、沒有責任感和進取意識的壞毛病,並影響了他的一生。雖然莫泊桑以自己的天才,客觀而真實地反映了人類社會和生活,但其中夾雜著許多頹廢主義和自然主義的成分,這勢必影響他的創作格調和水準。

莫泊桑勤勉創作,辛勤工作,這是他的長處,但他也有許多諸如性放縱、遊戲人生、頹廢心理等不良作為和傾向。這是人們至今仍對他褒貶不一的重要原因。莫泊桑也是人,對他要客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