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景德鎮瓷器,不僅明代的工藝和品種應有盡有,而且還有許多發明創造。青花瓷的色彩呈寶石藍,比明代的更鮮豔純淨,別具風格;釉上五彩因發明釉上藍彩和墨彩,比明代的更豐富多彩,紋樣清新,著色鮮明;鬥彩的品種也比明代的多。雍正時期的青釉燒製達到曆史最成熟階段。更為可貴的是創製成功了很多名貴的新品種。如在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創製了以"玻璃白"為填料,使畫麵色彩柔和、富有立體感的粉彩;引進國外彩料,專作宮廷禦器的彩;直接用黃金裝飾瓷器的金彩;在單色釉中添加其他不同成份,使之在高溫燒煉中流淌變幻,形成流光溢彩,色彩奇幻,斑爛絢麗的"窯變"花釉等等。其他如釉下三彩、墨彩、烏金釉、天藍釉、珊瑚紅、鬆綠釉、胭脂紅等等也都應運而生。此外,康熙期間,還恢複生產了明代中期以來幾乎失傳的銅紅釉,其中尤以郎窯紅、缸豆紅最為著名。
8.景德鎮的黃金時代
景德鎮瓷器外銷始於宋代,至元、明、清延續,但各朝外銷的品種和地點卻不盡相同。宋代主要是青白瓷,多銷往東南亞地區。隨著南宋王朝海外貿易的發展,福建、廣東、廣西沿海地區逐漸開始設窯仿燒青白瓷,直接銷往國外,使景德鎮青白瓷外銷受到一定的衝擊。但這種競爭的局麵使宋代青白瓷頗為發展,以致在全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青白瓷窯係。據不完全統計,共有8個省43個縣發現有南宋時燒造青白瓷的窯址,有些精品甚至與景德鎮窯的出品難分仲伯。
元代外銷瓷主要是青花瓷和釉裏紅瓷。在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等地均出土有這兩類瓷器,但品質卻無法與伊朗和土耳其收藏的元青花瓷相比。伊朗和土耳其收藏的青花瓷器不是外銷瓷,而是為元朝皇帝特製的賞賜瓷,故其做工精致,畫工精細。
明清兩朝景德鎮瓷器外銷量很大,並出現兩個高潮:一是明嘉靖、萬曆時期,二是清康、雍、乾階段。
明初鄭和下西洋,曾帶去了不少景德鎮瓷器,分贈沿途各地,它們至今仍藏於許多國家的博物館中。跟隨鄭和下西洋的馬歡、黃信、鞏珍3人歸國後,各著《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蕃國誌》,記述沿途所見所聞,以及中國瓷器外銷的狀況。如《瀛涯勝覽》提到爪哇國人“最喜中國青花瓷器”;《星槎勝覽》中則提到瓷器貿易的地方有20幾個國家和地區;《西洋蕃國誌》也提到占城、爪哇、錫蘭等地人們對中國青花瓷的喜愛。而當時中國隻有景德鎮生產青花瓷器。故文獻中記載的在海外頗受歡迎的瓷器,理當是景德鎮民窯產品。
但景德鎮瓷器大量外銷應該在明晚期。1511年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海峽後,隨即開拓東南亞市場及與中國的貿易,加上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海上走私貿易的頻繁,刺激了景德鎮瓷器的大量外銷。中國瓷器最早進入歐洲是於16世紀率先到達葡萄牙,而第一艘葡萄牙的商船經好望角到達中國的廣州是在1513年。
之後,英國、荷蘭、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為爭奪海上霸權,肆意搶掠貿易商船,其中有不少即是開往歐洲的裝滿中國瓷器的商船。1623—1636年,荷蘭海盜搶掠西班牙、葡萄牙商船達55艘之多。
1625年,荷蘭占領台灣,取代葡萄牙人在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海上貿易戰爭對景德鎮瓷器的外銷應該有一定影響,但荷蘭人隨即成為景德鎮瓷器的最大買主。在明崇禎九年、十年、十二年(1636、1637、1639年),曾分別購買景德鎮優質外銷瓷數十萬件之多。歐洲現今傳世的部分有紀年的1650—1660年景德鎮外銷瓷,即是荷蘭人以台灣為基地,通過走私集團向景德鎮定製的。據粗略統計,僅17世紀上半葉,就大約有300萬件中國瓷器到達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