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3 / 3)

杜牧在詩歌上崇仰杜甫,在散文上則遵從韓愈。“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他將他們比作天外的鳳凰,以傳承他們的精神風骨為期為榮。他論政談兵的政論文,縱橫設辯,文勢充沛,結構謹嚴,推理周密;他記人敘事的散文,或以韻致深婉、辭情悱惻見長,或以比擬確切、形象生動取勝,這皆表現了他繼承韓柳古文運動優良傳統而又有獨創精神。晚唐時代,駢文隨著文風的浮豔而有所回升,杜牧卻能反浮豔華靡,在賦體中駢散並用,《阿房宮賦》便是融抒情、敘事、議論為一體的散文賦名篇,這也與韓愈古文的影響有關。但是杜牧師承韓愈又不墨規韓愈,他在《答莊充書》中提出“文以意為主”,這就是對韓愈“文以載道”主張的一個發展或修正。韓愈強調的“道”指的是儒家思想,內涵和外延都比較狹隘,且具較濃的功利主義色彩;而“意”則是一個寬泛、中性的概念,就文章應以內容為主,形式應服務於內容而言,這一提法顯然是更恰當的。在《李賀集序》中,他準確地指出並肯定了李賀奇瑰多姿的浪漫主義風格和朦朧迷離的藝術特色,闡明了其來自楚辭的淵源,同時也毫不隱諱地指出了他“理雖不及,辭或過之”的缺點和不足,這也鮮明地體現了杜牧重視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強調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文學主張和思想理念。

本書共選詩107首,文賦5篇,以《樊川文集》及《樊川詩集》為底本,並參照其他版本擇善而從,有些注釋參考了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繆鉞先生選注的《杜牧詩選》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王淑均、朱碧蓮先生選注的《杜牧詩文選注》,在此謹致謝忱。詩文編排除總體分類外大體按寫作時間順序,寫作時間不能確定者,依內容或體裁之相近插入,庶幾可約略看出詩人的生命曆程和創作發展的軌跡。

為方便讀者,末附“杜牧年譜簡編”、“杜牧研究著述舉要”、“杜牧集》名言警句”(正文中用著重號標出)。本人學淺識陋,評解不當處望專家和廣大讀者不吝指謬。

張厚餘

2008年4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