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在我國文學作品中一直是一個超然物外的智者形象。從屈原的《漁父》(一說假托)到柳宗元的《江雪》,直到楊慎的《西江月》“滾滾長江東逝水”,漁父都是老莊式的哲人的化身。杜牧筆下的漁父多了一點氛圍和形象的描寫,但其本質是一樣的,即是詩人主體意識的對象化,或者說是自我的客觀化,實際上詩人就是一個獨醒者,“不曾逢著獨醒人”不過是詩人感到世無知音的慨歎。
感懷詩一首
這首詩作於文宗大和元年(827),是杜牧詩文中的重要作品。作者時年二十五歲。敬宗寶曆二年(826),橫海節度使(治所在滄州,今河北滄縣)李全略死,其子李同捷不經朝廷許可,擅稱留後。翌年五月,朝廷委任天平節度使烏重胤為橫海節度使,李同捷為兗海節度使,李同捷不受命。八月,朝廷下詔討李同捷。大和三年四月,官兵攻下滄州,斬李同捷。杜牧此詩下有自注“時滄州用兵”,即指討李同捷事。此詩由此事引發感慨,對自安史之亂以來藩鎮跋扈、民不聊生的頹勢予以無情的揭露;對憲宗剪除藩鎮勢力的功績予以肯定;而對穆宗以後藩禍之複熾又予痛心疾首的抨擊;同時也發泄了自身有心報國而無從施展的恨憾。
高文會隋季,提劍徇天意。
扶持萬代人,步驟三皇地。
聖雲繼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澤酌生靈,沉酣薰骨髓。
旄頭騎箕尾,風塵薊門起。
胡兵殺漢兵,屍滿鹹陽市。
宣皇走豪傑,談笑開中否。
蟠聯兩河間,燼萌終不弭。
號為精兵處,齊蔡燕趙魏。
合環千裏疆,爭為一家事。
逆子嫁虜孫,西鄰聘東裏。
急熱同手足,唱和如宮徵。
法製自作為,禮文爭僭擬。
壓階螭鬥角,畫屋龍交尾。
署紙日替名,分財賞稱賜。
刳隍萬尋,繚垣疊千雉。
誓將付孱孫,血絕然方已。
九廟仗神靈,四海為輸委。
如何七十年,汗含羞恥?
韓彭不再生,英衛皆為鬼。
凶門爪牙輩,穰穰如兒戲。
累聖但日籲,閫外將誰寄?
屯田數十萬,堤防常懾惴。
急征赴軍須,厚賦資凶器。
因畫一法,且逐隨時利。
流品極蒙,網羅漸離弛。
夷狄日開張,黎元愈憔悴。
邈矣遠太平,蕭然盡煩費。
至於貞元末,風流恣綺靡。
艱極泰循來,元和聖天子。
元和聖天子,英明湯武上。
茅茨覆宮殿,封章綻帷帳。
伍旅拔雄兒,夢卜庸真相。
勃雲走轟霆,河南一平蕩。
繼於長慶初,燕趙終舁繈。
攜妻負子來,北闕爭頓顙。
故老扶兒孫,爾生今有望。
茹鯁喉尚隘,負重力未壯。
坐幄無奇兵,吞舟漏疏網。
骨添薊垣沙,血漲滹沱浪。
隻雲徒有征,安能問無狀。
一日五諸侯,奔亡如鳥往。
取之難梯天,失之易反掌。
蒼然太行路,翦翦還榛莽。
關西賤男子,誓肉虜杯羹。
請數係虜事,誰其為我聽。
蕩蕩乾坤大,日童日童日月明。
叱起文武業,可以豁洪溟。
安得封域內,長有扈苗征。
七十裏百裏,彼亦何嚐爭。
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蘇醒。
韜舌辱壯心,叫閽無助聲。
聊書感懷韻,焚之遺賈生。
高文會隋季,提劍徇天意——此兩句及以下六句係歌頌唐太宗貞觀之治。高,指唐高祖李淵;文,指唐太宗李世民,因唐太宗的諡號是“文皇帝”。季,末。提劍,漢高祖曾說:“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此是借漢高祖之事頌揚唐高祖父子順天意以兵力取天下。徇,順也。此兩句意為:高祖太宗正逢隋末之際遇,順應天意以兵力取得天下。
扶持萬代人,步驟三皇地——前句意明,後句中之“步”,意為緩行;“驟”,意為快跑。《後漢書·曹褒傳》注引《孝經鉤命訣》,有“三皇步,五帝驟,三王馳”句,意為三皇五帝治理天下遲速有節,按一定步驟行事。三皇,傳說中的伏羲、神農和燧人。此兩句是說:高祖和太宗創立的唐朝救助百姓澤惠萬代,他們像三皇那樣以張弛有方的步驟治理天下。
聖雲繼之神,神仍用文治——首句中“雲”為語助詞。此兩句意為:唐開國之君乃神聖相繼,實行文治。
德澤酌生靈,沉酣薰骨髓——這兩句意為:太宗恩德澤被萬民,使人如飲醇酒般從骨髓中感到溫暖沉醉。前句中“酌”字意為享飲;後句中“薰”乃暖意。
旄頭騎箕尾,風塵薊門起——此兩句及以下兩句寫安史之亂。旄頭,昴星之別名,它與箕、尾都是二十八宿中的星名,古代以天上之星宿對應地上的地區,用以分封諸侯。箕尾指幽燕(今河北、遼寧一帶),古人以為旄頭星跳躍將有戰亂。薊門,在今北京德勝門西北一帶,此處指幽燕之地,時安祿山為漁陽節度使,盤踞在這裏。這兩句意為:旄頭星騎跳箕尾星,在這戰亂的預兆中,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
胡兵殺漢兵,屍滿鹹陽市——此兩句寫安史之亂帶來的慘禍。胡兵,指安史叛軍,安祿山為胡人。鹹陽,本為秦朝京城,此處代指唐京城長安。
宣皇走豪傑,談笑開中否——此兩句寫唐肅宗平定安史之亂。宣皇,即唐肅宗,其諡號是“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走豪傑,使豪傑為之奔走。談笑,形容胸有成竹,處大事如烹小鮮,李白有“為君談笑淨胡沙”之句。開中否,否是《易經》的卦名,為閉塞不通之意,“開中否”是指唐肅宗平安史之亂,收複兩京,將唐中衰之運扭轉過來。
蟠聯兩河間,燼萌終不弭——此兩句說朝廷雖平安史之亂,但對安史軍中降將如李寶臣、李懷仙、田承嗣等,仍命他們為河北諸鎮的節度使,遂養成餘患,使其盤踞聯絡於黃河南北,就像火的餘燼、草的萌芽,其禍始終沒有止息。前句中的“蟠聯”有潛伏串聯意,“兩河”指河南、河北即黃河兩岸地區。後句中“弭”為消、止意。
號為精兵處,齊蔡燕趙魏——這兩句意為:齊蔡燕趙魏是號稱兵力最強的五個藩鎮。齊指淄青節度,治所在青州(今山東益都);蔡指彰義節度,治所在蔡州(今河南汝南);燕指盧龍節度,治所在幽州(今北京);趙指成德節度,治所在鎮州(今河北正定);魏指魏博節度,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
合環千裏疆,爭為一家事——此兩句及以下十四句乃描述藩鎮跋扈的具體行為。這兩句是說:他們相互勾結成千裏疆域,如同合為一家似的為自己的利益爭鬥。合環有相互勾結串通意。
逆子嫁虜孫,西鄰聘東裏——前句中“逆”與“虜”均指謀叛之藩鎮。這兩句意為:叛逆的藩鎮之間互相嫁娶,結為兒女姻親。
急熱同手足,唱和如宮徵——這兩句形容這些謀叛的藩鎮親熱得如同手足兄弟,互相一唱一和如同音樂的聲調彼此配合。宮徵(zhǐ),我國古代分音樂的音階為五聲:宮、商、角、徵、羽。
法製自作為,禮文爭僭擬——這兩句意為:法令製度自作主張,禮法文儀也爭相超越本分(意謂竟敢用皇帝的禮儀,見下文)。僭(jiàn),僭越,超出自身應有的規範。擬,相比,類似。
壓階螭鬥角,畫屋龍交尾——此兩句具體印證上兩句“爭僭擬”之所在。螭(chī),傳說中的無角之龍。交尾,龍尾互相連接。龍本是帝王的徽號,然而在藩鎮的殿階上也裝飾著螭頭,屋壁上也刻畫著尾巴相接的龍身。
署紙日替名,分財賞稱賜——替名,廢除署名,皇帝的詔書隻用璽印不署名。這兩句說這些藩鎮所發的公文也像皇帝的詔書一樣,不署名而隻蓋印章;賞給部下的財物也像皇帝賜給臣子似的稱“賜”。
刳隍萬尋,繚垣疊千雉——刳(kū)隍,挖掘城壕。(xiān),貪欲。萬尋,八尺為一尋,萬尋形容極長。繚垣,圍牆。千雉,古代牆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千雉形容圍牆極高。這兩句說:這些藩鎮挖掘的城壕極長,所砌的圍牆極高。
誓將付孱孫,血絕然方已——這兩句說:他們打定主意要將自己的王位私付於子子孫孫,直到血統斷絕方才停止。孱(chán)孫,頑弱的子孫。
九廟仗神靈,四海為輸委——此兩句及以下八句寫朝廷大權旁落、對叛逆藩鎮無法控製任其所為的被動局麵。這兩句是說:皇帝靠祖先神靈的護佑,使四海(全國)運送物資以供需用。九廟,乃皇帝所立,以祭祀祖宗。輸委,輸送。
如何七十年,汗硔含羞恥——七十年,從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起,到作者寫此詩的這一年,即文宗大和元年(827),共七十三年,這裏取整數。汗硔(xì),因心中羞愧而臉紅。硔,大紅色。這兩句說為什麼七十年來一直含恥忍辱任藩鎮飛揚跋扈呢?
韓彭不再生,英衛皆為鬼——韓彭,漢初的大將韓信和彭越。英衛,唐初名將李(jì)封英國公,李靖封衛國公。此兩句意為:像韓、彭、英、衛那樣的人物世間已無,不能去平定此起彼伏的藩鎮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