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素問·生氣通天論》
“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靈樞·口問》
什麼是氣和血
氣也有先天後天之分。氣是直接溫養髒腑、推動各髒腑功能活動的動力來源。氣的盛衰有差異,在內則為髒腑特性的差異,在外則為形體特征的差異,也就是體質的差異。氣還是抗禦外邪、抵抗疾病的主要和直接的力量來源,體質的強弱,通過真氣的盛衰在禦邪抗病中的作用體現出來。
血流行於脈中,血流動則內養於髒腑,外溉形體。保持髒腑功能正常和形體充實,從而對體質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血充實人的形體,則形體健壯,筋骨有力,是體質強健的重要條件。血的盈虛和運行情況,因人而異,因經絡而異,因此其體質就有差別。
什麼是氣血失常
氣血失常,就是氣與血的虧損不足、各自的代謝或運營失常和生理功能異常,以及氣血互根互用功能失調等病理變化而言。人體由皮肉、筋骨、經絡、髒腑等組織器官所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進行,主要是依靠後天所化生的氣血津液,通過經脈輸布於全身,營養各個髒腑組織器官,進行功能活動而實現的。同時,氣與血又是髒腑氣化活動的產物。因此,髒腑發生病變,不但可以引起本髒腑之氣血失常,而且也會影響全身的氣血,從而引起全身氣血的病理變化。所以,氣血失常亦是病機發展的一般規律,同邪正盛衰、陰陽失調一樣,氣血失常不僅是髒腑、經絡、形體、官竅等各種病機變化的基礎,亦是分析和研究各種臨床病症病機的基礎。
氣血失常致病症狀
氣逆病變多由於情誌內傷,或因飲食冷熱不適,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濁壅滯所致。亦有因虛而致氣機上逆者。多見於肺、胃、肝等髒腑病變。如肺氣上逆,可見咳逆、氣喘;胃氣上逆,發為惡心、嘔吐,或呃逆、噯氣;肝氣上逆,則發作頭痛而脹,麵紅目赤,易怒等症。肝為剛髒,主動主升,其氣易亢易逆,而肝又為藏血之髒,若情誌刺激,肝氣暴張,或因大怒而引發肝氣逆上,則可致血隨氣逆,絡破血出,發為咯血、吐血,甚則壅遏清竅而發作昏厥。故《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由於脾氣虛損,升清之力不足,因而無力將水穀之精微充分地上輸於頭目,頭目失養,則可見頭暈、眼花、耳鳴、疲倦乏力等症。故《靈樞·口問》說:“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