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
大腸
大腸,為六腑之一,是一個管道器官,位於腹中。其上口通過闌門與小腸相接,其下端即肛門。大腸與肺有經脈相互絡屬,而互為表裏。大腸分回腸和廣腸兩部分。回腸上接闌門,與小腸相通,下接廣腸,廣腸下端為肛門。大腸的上中部繞行於腹部之左右,先升後降,所以古人稱為“回腸”。《黃帝內經》說:“回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穀一鬥,水七升半。”大腸下部管腔擴大,沿脊下部下行至肛門,故古人稱為“廣腸”。《黃帝內經》還說:“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大腸主津
大腸是機體對飲食物糟粕中的殘餘水分進行吸收並排出糟粕的髒器。大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傳化糟粕。傳,即傳送;化,即變化。大腸接納經過小腸消化吸收後傳送下來的化物,吸收其中剩餘的水分和養料,變化成糞便,傳送至廣腸末端,經肛門排出體外。大腸即為傳送糟粕的通道,所以《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