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屋抽梯”,原意是誘惑人用梯子爬上屋頂,然後將梯子抽走,使其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最後屋頂上的人隻能束手就擒。比喻以利益誘使對方深入困境後,再徹底地予以消滅,不留後路。和“過橋拆板”、“過河拆橋”、“上樹拔梯”的意思相同。
“上屋抽梯”既可用之於敵,也可用之於我。最早見於《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九地》中說:“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將帥與士卒一同前往作戰,置於有進無退之地,就像登高後抽掉梯子一樣,迫使士兵同敵人決一死戰。將帥率眾深入諸侯國境,要像射出的箭矢一樣,使他們隻能一往直前,不可返回。
此計用在軍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誘敵人,然後截斷敵人的後路,以便將敵圍殲的謀略。這種誘敵之計,自有其高明之處。敵人一般不是那麼容易上當的,所以,你應該先給它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給以方便。等敵人“上了樓”,也就是進入已布好的“口袋”之後即可拆掉“梯子”,圍殲敵人。
假之以便〔一〕,唆之使前〔二〕,斷其援應〔三〕,陷之死地〔四〕。遇毒,位不當也〔五〕。
【按語】
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為之便,或猶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須先置梯,或示之以梯。如:慕容垂、姚萇諸人慫秦苻堅侵晉,以乘機自起。(《晉書·苻堅傳》)
〔一〕假:借給。便:方便。
〔二〕唆:唆使。這裏是指用利去引誘敵人。
〔三〕援應:後援接應。
〔四〕陷:掉進,墜入。
〔五〕遇毒,位不當也:語出《易經·噬嗑卦》。《噬嗑》,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震下離上)。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震為雷,是既打雷,又閃電,威嚴得很。又離為陰卦,震為陽卦,是陰陽相濟,剛柔相交,用來比喻人要恩威並用,嚴明結合,故名為“噬嗑”。噬嗑,意為“咀嚼”。本卦六三《象》辭曰:“遇毒,位不當也。”本是說“遇毒”,地位不相稱(六三是陰爻,三是陽位,陰處陽位,故不相稱),是位不當。此計運用此理,是說敵人受我之唆使,猶如貪食搶吃,隻怪他自己見利而受騙,才陷於死地。
【譯文】
借給給別人一些方便,唆使他們前進,然後切斷他們的後援,陷他們於死地。這是從《噬嗑卦》象辭“遇毒,位不當也”一語中悟出的道理。
【按語譯文】
所謂唆使,就是用利益去驅使引誘敵人。如果隻用利益去驅使引誘敵人而不給以方便,那麼有的敵人就會猶豫不前。所以,要采用“上屋抽梯”之計,就必須先給敵人設置好梯子,或讓敵人知道有方便上屋的梯子。前秦權臣慕容垂、姚萇皆懷二心,他們慫恿苻堅攻晉,苻堅為之心動,大軍傾巢而出,結果大敗於淝水。慕容垂、姚萇乘機而起,稱帝立國。
【點評】
“上屋抽梯”用在軍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誘敵人,然後斷其後路,從而將敵人圍殲的計策。是一種誘逼計。做法是:第一步製造某種使敵方覺得有利可得的局麵(置梯與示梯);第二步引誘敵方做某事或進入某種境地(上屋);第三步是截斷其退路,使其陷於絕境(抽梯);最後一步是逼迫敵方按我方的意誌行動,或予敵方以致命的打擊。
如何安放“梯子”也有很大學問。對性貪之敵,則以利誘之;對情驕之敵,則示我方之弱以惑之;對莽撞無謀之敵,則設下埋伏以使其中計。總之,要根據具體情況,巧妙地安放“梯子”,等敵人“上了樓”,也就是進入已布好的“口袋”之後即可拆掉“梯子”,圍殲敵人。
【曆史戰例】
東漢末年,劉表偏愛次子劉琮,不喜歡長子劉琦。劉琦的後母害怕劉琦得勢,影響到劉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劉琦感到自己處在十分危險的環境中,多次請教諸葛亮,但諸葛亮一直不肯為他出主意。有一天,劉琦約諸葛亮到一座高樓上飲酒,等二人坐下飲酒之時,劉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樓梯。劉琦說:“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賜教矣。”諸葛亮見狀,無可奈何,便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驪姬想謀害晉獻公的兩個兒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驪姬居心險惡,隻得逃亡國外。申生為人厚道,要盡孝心,侍奉父王。一日,申生派人給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東西,驪姬乘機用有毒的食品把申生送來的食品調換了。晉獻公哪裏知道,準備去吃。驪姬故意說道,這膳食從外麵送來,最好讓人先嚐嚐看。於是命左右侍從嚐一嚐。剛剛嚐了一點,侍從就倒地而死。晉獻公大怒,大罵申生不孝,陰謀殺父奪位,決定要殺死申生。申生聞訊,也不作申辯,自刎身亡。
諸葛亮對劉琦說:“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劉琦馬上領會了諸葛亮的意圖,立即上表請求派往江夏(令湖北武昌西),避開了後母,終於免遭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