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書生意氣風發,苦學成長本領(3 / 3)

他的這種學以致用、追求真知的精神,他的這種把書本知識與實踐聯係在一起的做法,對我們仍然有現實意義。

不在實踐中曆練的人,是很難學到真正的本領的。毛澤東在《實踐論》中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複以至無窮。”在這個過程中,相信你將取得很大的進步。有了成長,相信你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經驗教訓是另一種學習

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展翅飛翔在天空中的老鷹,必是經曆了母鷹無數次將其推下山崖的痛苦掙紮,才擁有一雙淩空的翅膀。瑰麗高雅的珍珠,必然經受過蚌的肉體無數次蠕動以及無數風浪的打磨之後,才能擁有那麼璀璨無比的美麗。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成長,其結局也是一種成功。因此,不要害怕挫折吧!經驗教訓是另一種學習。讓自己能累積和記住每一次失敗的教訓與成功的經驗,作為下次作決策的參考。

成功的經驗符合客觀規律,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能夠鼓舞士氣,堅定人的信心;失敗的經驗則能給人刻骨銘心的教訓,有益於使人保持冷靜和清醒。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可以使人在工作中避免重犯老毛病。樂亦鑒之,哀亦鑒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養成總結經驗教訓的習慣,可使你立於不敗之地,避免一個個錯誤,取得一個個成功。

如在工作方麵,處理一件事情後或者經過一段時間,就要總結經驗教訓,有哪些成功經驗,存在哪些問題或不足,今後就保持和發揚好的經驗,克服問題,彌補不足,提升應對能力,提高工作業績。在知識經濟的時代,這一點尤其重要。

香港有一位年薪千萬的趙先生,他成功的秘密武器是一台筆記本電腦。他說,這台電腦是他全身上下最有價值的東西,因為裏麵存有他工作以來所有累積的專業經驗與案例,以及超過500家大中型公司和5000個客戶、朋友的交往檔案。因此,他不準任何人碰這台電腦,連他太太也不行。

又如,在生活方麵,身體疲乏或生病,在治療、休息的過程中或者之後,應分析造成的原因是缺乏鍛煉,還是不注意飲食、穿衣,也可以向醫生或有經驗的人討教,今後應當如何才能避免。

總結經驗教訓,主要是從自身的角度分析總結,有哪些經驗、哪些教訓,注重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事情的結果,對不能改變的事物(環境)則改變自己的態度,適應環境。同時,應當注意避免兩種錯誤傾向:第一,消極對待的態度,出現問題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無能,不敢麵對;第二,隻講客觀原因,不從自身去分析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出了問題怪天、怪地、怪別人,好像事不關己。這兩種態度都是要不得的,要注意克服。

及時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固然重要,但是一個人的經曆總是有限的,而且失敗總要付出代價,況且有的事情是不能失敗或者事後難於彌補的。所以,還要注意觀察、了解他人的經驗教訓。可以通過看書學習、網上閱覽、閱讀報紙、與人交談等途徑,了解社會動態、有關事件、他人情況,從中分析經驗教訓,使自己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吸取教訓,避免重犯他人所犯的錯誤,做到未雨綢繆。

成長比成功重要。成長是一個過程,雖然布滿荊棘、曲曲折折,但它是成功的必經階段。隻有盡情享受這個過程,認真去做,才能學到更多的本領,最終走向成功。

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在21世紀的今天,人類知識的積累、增長以及科技文明的進步,已經到了日新月異的地步。任何一個人如果僅靠學校階段的學習或年輕時候所獲得的智慧,來麵對瞬息萬變的未來社會競爭及個人生涯發展的需求,都是注定要失敗的。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千萬別以為自己現在已經學了很多知識,可以如魚得水了。因為,成長乃至走向成功的過程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隻有做到終身學習的人,才能不斷獲得新信息、新機遇,才能不斷獲得高能力、高素質,才能快速地走向成功。

在談終身學習之前,先談另一個話題——終身教育。終身教育突破了傳統教育的定義,動搖了傳統教育大廈賴以存在的基礎,給教育事業帶來了革命性影響,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而終身學習就是說每一個人一生一世都要持續不斷地學習。它始於生命之初,終於生命之末,從搖籃到墳墓。因此,在現代社會,學習正成為各國新世紀的高能武器,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視。

成年人慢慢被時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齡的增長,而是學習熱情的減退。

人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人猶如一件藝術品,需要自己精心雕刻,才能永遠保值。

有一次,著名演講家丹尼·考克斯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一家公司的總部做客。當他和公司的副總裁一起參觀公司時,注意到了寫在牆上的一句格言。那位副總裁告訴他,幾年前公司的經營十分保守,但是現在已經從衰落走向複蘇了,這句話就是成功經驗的總結。

是什麼話具有這麼大的作用呢?它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學無止境”。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經曆無數次改變,包括生活的改變、工作的改變等。隻有那些不斷提升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才能適應種種變化,才不會被生活拋棄,也才會迅速成長!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正由工業經濟時代向知識經濟時代過渡。這種變化將給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帶來劇烈而深刻的改變。

知識經濟既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又是一個新的世界時代。

當知識經濟形態出現和發展的時候,它將會使整個經濟乃至整個社會具有新的特征,把世界帶入一個新的時代。說知識經濟是一個時代,是就世界範圍而言。當16世紀英國等少數歐洲國家開始產業革命的時候,世界其他地方還停留在封建農業經濟時代,但這些國家工業革命的成功,就標誌著世界進入了工業經濟時代。今天,也將是這樣一個局麵,少數先進國家的知識經濟形態率先成為其經濟主導,那麼也就標誌著世界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預計,人類將在21世紀的下半葉全麵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在知識經濟時代,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對人的能力的挑戰,而人的能力又主要取決於人的知識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程度。要想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弄潮兒或者領跑者,必須有相關的知識做後盾。

而且,由於“知識”概念的擴展,使得學習的環境、目的、方式、內容等都比傳統概念大大擴展了。

例如,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不懂外語的人,就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很難走向卓越。在這種新形勢下,不學習就有被淘汰的危險。學習的目的,也不再僅僅是短期的功利或長期的悟道。而是邊幹邊學,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那句“活到老,學到老”。下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黃先生做過宣傳工作,擔任過某電視機廠廠長。離休後,致力於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的研究與開發,搞起了“大觀園”,先後策劃了兩部大型電視劇,而且受到了廣泛好評。

他老驥伏櫪,壯心不已,64歲開始攻讀碩士學位,他寫的碩士論文《孫中山第二次到北京》,引起海外學者的高度重視,應邀到美國講學。2003年,他已經73歲高齡,開始攻讀博士學位,成為當時中國年齡最大的博士生。

黃先生說:“學海無涯,我要活到老,學到老,奮鬥到老!”

年輕的你應該在迎接知識經濟時代挑戰的同時抓住這個機遇,發展自己,重新塑造自己,使自己跟上時代的節拍。從現在起橫下一條心,確定一個遠大的目標,通過不斷學習,塑造一個完善的新的自我。

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可以使自己多學一些知識,更在於可以使自己不斷地與時俱進以開闊人生視界,令自己的個人生涯規劃與發展有更多的機會。

總之,通過終身學習可以使每個人在麵對自己的健康、人身安全、心理衛生、職業工作、人際相處、家庭生活、兩性關係、休閑運動、生命意義的追求等個人生涯發展相關課題時,都能有更好的規劃、更正確的認知、更多元的探索、更充分的準備、更有效的實行、更良好的調適,以及更進一步的發展。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成長,其結局也必將一步步走向成功。因此,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先成長,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