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才能贏得成功
在當今充滿競爭的社會裏,成功是人人向往和追求的,人們固然會列出成功者的諸多因素:知識、能力、經曆、膽識、運氣、毅力等,但是最不能忽略的一點,就是自信心。成長需要自信,它是一種督促人不斷向上的力量。
自信心比什麼都重要。為什麼我們要相信自己?因為在這世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所做的事,別人不一定做得來;你之所以為你,必定是有一些相當特殊的地方,而這些特質又是別人無法模仿的。既然別人無法完全模仿你,也不一定做得來你能做得了的事,又怎能取代你的位置?
中國古人有句話:彼人也,予人也,彼能為之,予何不能為之?用大白話說就是: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到的事,我為何做不到?也就是說:別人能做到的,你也一樣能做到!所以,你沒有理由不相信自己。
布魯金斯學會創建於1927年,以培養世界上最傑出的推銷員著稱於世。它有一個傳統,在每期學員畢業時,設計一道最能體現推銷員能力的實習題,讓學生去完成。
克林頓當政期間,布魯金斯學會給學員們出了這麼一個題目:請把一條三角褲推銷給現任總統。八年間,有無數個學員為此絞盡腦汁,可最後都無功而返。克林頓卸任後,布魯金斯學會把題目換成:請將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
鑒於前八年的失敗與教訓,許多學員都知難而退。個別學員甚至認為,這道畢業實習題會和克林頓當政期間的那道實習題一樣毫無結果,因為現在的總統什麼都不缺少。
然而,喬治·赫伯特卻做到了,並且沒有花多少工夫。
一位記者在采訪赫伯特的時候,他是這樣說的:“我認為,將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是完全可能的,因為他在得克薩斯州有一座農場,裏麵長著許多樹。於是我給他寫了一封信,我說,有一次,我有幸參觀您的農場,發現裏麵長著許多矢菊樹,有些已經死掉,木質已變得鬆軟。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頭,但是從您現在的體質來看,這種小斧頭顯然太輕,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鋒利的老斧頭。現在我這兒正好有一把這樣的斧頭,它是我祖父留給我的,很適合砍伐枯樹。假若您有興趣的話,請按這封信所留的信箱,給予回複……最後他就給我彙來了15美元。”
喬治·赫伯特成功後,布魯金斯學會把一隻刻有“最偉大推銷員”的金靴子獎給了他。學會在表彰赫伯特時還這樣說:“金靴子獎已空置了26年。26年間,布魯金斯學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推銷員,造就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翁,這隻金靴子之所以沒有授予他們,是因為我們一直想尋找這麼一個人——他不因有人說某一目標不能實現而放棄,不因某件事情難以辦到而失去自信。”
由此可以看出,自信才能贏得成功,並且自信並不是難事,自卑是根本沒有道理的。當然,自信心可以與生俱來,更需要後天的磨煉和培養。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從小事做起,培養自己過人的自信心。
1.以積極的心態麵對現實
有人曾做過一個小實驗,在桌麵上放一隻水杯,水杯中盛半杯水,請兩個人麵對水杯發表見解。甲說杯子有一半是空的,已則說杯子裏有一半水。從兩人的反應中得出這樣的結論:甲的心態是消極的,而乙的心態則是積極的。
積極的心態可以使人產生積極的思維,而積極的思維可以增強人的力量,幫助人認識到人生來就了不起,可以使人夢想成真。以積極的心態麵對現實,人就會建立起自信心。你將成為一個掌握自己命運的自力更生的人,成為一個充滿力量、方向明確、有條不紊的人。
2.著眼自己的長處
人是萬物靈長,是個奇妙的集合體,具有無限的潛力。每個人都要看到自己的長處,承認自己,並接受自己。抽出一點時間坐下來,想想自己的優點,然後以讚賞的心態“看看”它,通過集中注意力於自己的優點,你將在內心樹立起一種信心:我是一個有價值、有能力、與眾不同的人。相信自己能給生活增添一些美的東西。每當你做對了一件事,就要提醒自己記住這一點,說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慢慢地,你就能建立起著眼於自己長處的習慣。
3.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一般講,一個視野開闊的人,思維敏捷,辦事果斷;一個知識豐富的人,對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
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和領袖馬克思(德國)的科學興趣是非常廣泛的。作為思想家,他的許多觀點至今仍對人類的進步有著積極的意義;作為學者,馬克思屹立於當時的科學之巔,甚至連他的政敵也不得不敬仰他那罕見的學識。法國工人黨領導人保爾·拉法格曾寫道:“無論何時,無論任何問題都可以向馬克思提出來,都能得到你所期望的最詳盡的回答。”
在人類即將進入21世紀的今天,生活的天地變得更加廣闊無垠,知識的海洋也更加浩瀚無邊。在人類日複一日的生活中,一時一刻也離不開知識,要想使生活之樹常青,就要靠知識之甘露去澆灌。
4.讓別人喜歡你
科學研究證明,他人的喜歡可以使人更容易獲得自信心,從而能更加突出地發展自己的某種能力,這早已在理論上和實踐中得到證實。
怎樣才能讓別人喜歡你呢?心理學家曾做過調查實驗,最值得人喜歡、評價最高的個人品質可以用六個形容詞來形容——真誠的、誠實的、忠誠的、真實的、信得過的和可靠的。需要指出的是,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你,這隻是一種良好的願望,實際上任何人都是不可能做到的。無原則地去討別人的喜歡,同樣得不到自信和愉快。重要的是你應當堂堂正正地做人,盡量讓人喜歡你,這樣,你就可以增強你應當增強的品質,去掉你應當去掉的缺點。
5.從容麵對人生
從容,是人的一種儀表、舉止、言談和處世態度的外在表現。一個人如果有了從容的修養,他就生活得瀟灑,輕鬆。他不會因為自己不漂亮而拒絕談美,不會因為自己有某些缺陷而消極,不會因為獲得了某種權勢而改變自己的初衷,不會因為別人的流言飛語而舉步不前,也不會因為貧窮清苦而陷入討好諂媚的圈子。相反,他總覺得,該抬頭走路的時候就大大方方地邁步,該站出來說話的時候就不吞吞吐吐,該大膽做事時就不羞羞答答。
從容麵對人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正確地接受自我。一個人認識自我固然不易,接受自我就更難了。接受自我就是對自己的本來麵目抱認可的態度。有一位男青年,頭上有一道疤痕,為了不讓別人知道,就留起長發,並總是小心謹慎地保護著梳得整整齊齊的頭發,生怕露餡。試想,如此生活,怎麼能夠過得從容。一個不能正確接受自我的人,就不能從容地表現自己。
一貫從容的人,從不為自己的平凡而歎息,不為自己的默默無聞而計較,不為自己不能出人頭地而絞盡腦汁。他始終看準自己的奮鬥目標且鍥而不舍,即使一時失敗也毫無怨言,直到做出偉大的業績,他才淡淡地說一句:當初,我認準的目標是對的。這樣的人,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中總是能夠自信地過好自己的一生。
總之,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困難,實際上來源於你信心不足。你一旦獲得了自信,許多問題就將迎刃而解。自信能使你保持最佳狀態,並激發你的潛力。
自信是成功的強大資本
心理學家根據對社會的調查發現,嚴重影響人們積極自信、勇於進取的障礙主要有以下五個。
(1)自卑。過分自我批判,常常表現為過分自我挑剔,因而導致在心誌上的“自殺”,失去進取心。
(2)膽怯。膽怯的心理必然會磨滅自己的夢想、想象力和獨創精神,並因為總是害怕出問題而失去許多機遇。
(3)懶惰,倦怠。由於不肯努力學習,勤奮工作,使自己變得平庸無能,並失去進取心和創造精神。
(4)性格的片麵性和狹隘性。一個人的個性是一個特別重要和積極的因素,但它必須是健全和完整的,片麵和狹隘的個性會阻礙創造才能的發揮,也會對人際關係有消極的影響。
(5)動機與興趣的浮躁與庸俗。這個不利因素會使人隨波逐流,忽冷忽熱,浮躁地追求某種時髦,實際上還是不明確自己到底要什麼,因而也就淺嚐輒止或有始無終。
很明顯,這五大障礙歸根到底都是心理上的消極,缺乏積極自信的意識。這些消極心理往往都是在個人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養成的。
小時候,看見別的孩子爬樹,你卻總是站在一旁看著,自己從不敢嚐試一下。你認為別的孩子太淘氣了,而你早已學會了安分守己,於是,你便失去了煆煉膽量的機會。上學了,班上舉辦文藝活動,會唱歌的你不敢報名參加,更不敢上台,怕出醜丟臉。諸如此類的小機會,如果你不抓住,似乎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也沒什麼損失。但實際上,你的損失是巨大的,因為你的心態和選擇已經形成了消極被動的習慣。那麼,等到關鍵的時機來臨的時候,你怎麼會發現和抓住呢?等待你的隻有錯過和失去。
現實生活告訴我們:爭取成功的動力和機遇就是這樣飛來又失去,失去又飛來。問題在於你能否改變自己,能否喚醒積極的自我意識。如果不是心態積極,自信主動,哪裏會有什麼動力和機遇?即使機遇和目標就在你眼前晃動,你也不會發現,或是發現了也不敢抓住。所以,我們所缺乏的主要不是機遇和條件,而是積極的自我意識。
人們都很羨慕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其實那些創造了奇跡的人與我們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們都有堅定的自信意識。如果把一個人的成功比做土地上的果實,那麼,自信就是取得成功果實的種子。有了種子不等於就會有果實,還要精耕細作,努力工作。但如果沒有種子是絕對不能長出果實來的,一個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價值並且可以成功,哪裏還會自覺地強化自信意識,樹立成功心理呢?
對於個人來說,有堅定的自信,往往可使平庸的男女成就神奇的事業,成就那些雖然天分高、能力強卻又疑慮與膽小的人所不敢嚐試的事業。你取得成就的大小,永遠不會超出你自信心的大小。拿破侖的軍隊決不會爬過阿爾卑斯山,假使拿破侖以為此事太難的話。同樣,假使你對於自己的能力存在嚴重的懷疑和不信任,你一生中就決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成功的先決條件就是自信。
河流是永遠不會高出於其源頭的。人生事業的成功,亦必有其源頭,而這個源頭,就是夢想與自信。不管你的天分怎樣高,能力怎樣大,受教育程度如何,你的事業的成功總不會高過你的自信。“他能夠,是因為他認為自己能夠;他不能夠,是因為他認為自己不能夠。”自信對我們的成功非常重要,很多的科學家、發明家把它作為最重要因素。發明家愛迪生就講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美國成功學重要代表人物拿破侖·希爾也是反複地強調人要自信,他甚至說,自信就是生命和力量,自信是創業之本,自信心可以創造奇跡。
有許多人常常這樣認為:世界上最好的東西,與自己是沒有關係的;人生善的、美的東西,隻是那些幸運寵兒所獨享的,對於自己則是一種禁果。他們沉迷於自以為卑微的信念中,所以他們的一生,自然要活在自己卑微的世界裏;除非他們一朝醒悟,敢於抬頭要求“優越”。世間有不少可以成就大事,但結果卻老死田下,默默度過其渺小一生的男女,他們對於自己的期待、要求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