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做人決定做事,德碑大於口碑(1 / 3)

誠實為你贏得最好的口碑

做一個誠實的人真的很重要,人們會認為你值得信賴,人們會更多地依賴你。換句話說,你會為自己贏得良好的聲譽。而這種聲譽又會為你帶來許多朋友和重要的商業合作夥伴,所有人都願意同誠實的人打交道,這對你的個人成長及發展無疑是大有益處的。

阿尤布·甘曾說:“信用就像細細的繩子,一旦斷了線再接起來幾乎不可能。”

一般的經營者都是以正當、直率的手段經營公司,提高效益。但確實也有不是那麼正直的人,有的人認為“名譽不如財富重要”,他們高舉的標語是和前者相反的。然而,世界不會寬闊得能讓企業界無節操的人長期藏身,因此不能受其影響而將自己的信用置於險境。

洛克菲勒曾說:“我最近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他問我,在商界生存最重要一點是什麼。我毫不猶豫地答道,是誠信。我認為,具有誠實的人格的人,就是有道德且品質高尚的人。也就是說,他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正直、坦率的。在企業界,具備這種品質是長期成功的保證。我想提醒你,不要把誠實說成是一種白送的禮物或最貴重的優點之一,而要把它看成是生命力。這是帶來長期性成功的真正的‘生命氣息’。的確有相當多的人不想誠實地進行商品交易(根本不考慮誠信的基本功用),而且那種人看來似乎多數都是每次背叛別人後就逃之夭夭。可是根據我的經驗,你很快就會明白,那些人不可能會永遠這樣混下去。在企業界,沒有比欺詐和違反道德倫理的商品交易的消息傳得更快的了。而且這種傳聞一旦傳開,銷售量的下降一般能說明這種狀況所帶來的後果。”

對於職場中的任何一個人來說,信用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當自己不是欺騙對方,而是設法戰勝對方,誠實地去迎接對方的挑戰時,一定感到精神煥發,這就是守信用。要想加強你的公司的信譽,讓別人評價說這是一家可靠的公司,就不要忘記你本身和在你手下工作的職員的誠實。

誠實和慈悲心同樣,不正直多半是由家庭開始的。最初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人是父母,不是別人。很遺憾,有很多父母一般出於對孩子的一片好心,多數采取“正直”的教育方針。行動——父母示範的榜樣對孩子恐怕有十倍的說服力。如果你以各種方式表現出奸詐的行為——如在餐館結賬時,服務員少算了錢就高興,這樣怎麼教孩子正直也是白費工夫。有許多父母由於自己本身的行為,不知不覺地以細微的方式教給了幼小的孩子怎樣撒謊、騙人。這種行為常常在孩子長大後以明顯的方式表現出來。

希臘的哲學家第歐根尼說過:“我在尋找正直的人。”愛爾蘭哲學家喬治·伯克利也說過:“誠信是人人都高舉的標語,但實踐的人是很少的。”誠信也許確實是極少數人所擁有的財富。在企業界,信譽是奸詐的人不管賺多少錢都買不到的,他們無法體驗贏得它的樂趣。隨便幹壞事的人無論怎麼做,警官早晚都會敲他們的門。

你希望別人了解你有多少金錢嗎?你希望對方知道你有多少股票、多少資產嗎?這都是無聊的念頭。隻要你有良好的品格、良好的信用,隨時都可以得到別人的關注,人格是最有效的自薦書。人格偉大的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一個有百萬家產的大富豪,見到一個名譽優良的人,就如矮人見了巨人一般;一個以邪術發了財的人,遇見一個剛正不阿的窮人,一定會顯得很窘迫;青年人應該了解人格的重要性和它的偉大價值,否則真是一種無形的損失。

你應該利用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賺取那些正正當當的財富。

推功攬過獲得更多信任

有個幽默故事,說一隻黑貓好不容易捉到一隻老鼠,把玩了一陣,卻把它給放了。黃狗見了,不解地問:“辛辛苦苦抓到的美味,你為何放了它?”黑貓回答說:“你當然不會明白,我是同上司一起被派到這裏抓老鼠的。現在,上司連一根老鼠毛都沒撈到,我怎麼能搶它的風頭呢?所以,我把它放掉,讓上司來抓它!”

這隻黑貓就是一隻聰明的黑貓。它知道身為下屬,有時為上司做出一份恰當的“犧牲”,是一種值得的投資。它先把老鼠追得筋疲力盡,再把它放掉,讓上司輕而易舉地抓到它。上司得到了功勞,心裏肯定也明白到底怎麼回事。黑貓雖然沒有捉到老鼠,卻得到比一隻老鼠更大的實惠,那就是上司的信任和提拔。

《菜根譚》中說:“當與人同過,不當與人同功,同功則相忌;可與人共患難,不可與人共安樂,安樂則相仇。”意思就是,應該有和別人共同承擔過失的雅量,不應當有和別人共同享受功勞念頭,共享功勞就會引起彼此的猜疑;應該有和別人共同渡過難關的胸襟,不可有和別人共同享受安樂的貪心,共享安樂就會造成互相仇恨。

每個人都難免在工作上有失誤,這很正常。但就有這麼一類人,出了事就把責任往同事或下屬身上推,先把自己撇幹淨,生怕上司責怪到自己,嘴裏說著:“全賴你全賴你!”好像全是對方的錯,自己成了不吃五穀雜糧的大聖人。這麼做的結果,隻會讓自己失去信任,前途岌岌可危。

老板正與客人談話,市場部的負責人小李敲門進來,告訴老板,一位重要客戶發來了一份電子郵件。老板談興正濃,隻是點了點頭,不耐煩地說:“我知道了。”結果兩天以後,老板把小李叫到辦公室,怒氣衝衝地質問他,為什麼不將客戶發來電子郵件的事情向他彙報,以至於差點耽誤了一筆大生意。

如果你是小李,你會怎麼說?下麵是三種答案:

A.這不是我的錯,我接到電報就告訴你了,當時你正與一位客戶談話,你還說知道了呢!

B.我沒有責任,請不要怪我!

C.對不起,我沒有及時地讓您知道,請原諒!

很顯然,A和B講述的都是事實,小李絲毫沒有責任。但是真正聰明的人,一般都會選擇答案C,馬上將錯誤歸結到自己頭上。因為這正是老板期望看到的,他並非不知道錯在自己,而是因為自己的身份是不允許出錯的,所以,必須找一個替罪羊。此時你非常配合地站出來,讓他發泄一番怒火,給他一個台階下,雖然他嘴上責怪你,內心其實會感謝你!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幹部在作彙報的時候,將功勞和業績都歸於上級的英明領導,把自己置於一個執行者的角色。他們抓住的恰恰就是上司的虛榮心理,把功勞推給上司,並不意味著你就沒有功勞了,大家對事實心知肚明。

一個合格的上司,他也不會真的搶你的功勞。相反,他會對你的做人處事的風格非常讚賞。如此看來,“推功攬過”實在有百利而無一害。

在這個世界上,凡是成功的人,大都懂得與別人分享美名。在他還沒有成功的時候,懂得與人一起分享利益,所以朋友會幫助他。當他成功以後,又懂得推功攬過,認為都是大家的功勞,失誤自己承擔。隻有這樣的人,才能讓親人、朋友聚集在他身邊,隻有這樣的人才會成功!

某地產集團運營經理與下屬群策群力,曆經半年完成了一個項目。上級過來檢查工作,他誇誇其談,將功勞全扣在自己頭上,好像全靠他才完成了如此壯舉。上級大喜之餘,當然將他好一通表揚,許諾給他各種獎勵。但下屬們卻不樂意了,對這個自私的上司非常失望,從此跟他離心離德,不管做什麼都不再配合他,還有許多人寫信檢舉他,揭發他的錯誤,暗地發誓,不打倒他決不罷休。

為了貪圖一個美名而葬送未來的前程,又是何苦呢?看看瞬間就站在他敵對麵的龐大的同事陣營,你就能明白——不懂得推功攬過這一潛規則,何其危險!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上司也會出現疏忽和漏洞,決策的失誤、指揮的不當等,經常會發生。作為下屬,你決不要放大他的窟窿,甚至想牆倒眾人推,取而代之。而是最好主動出麵,幫助上司適當遮掩差錯,往自己身上攬些責任!上司都喜歡可以為自己“補台”的下屬,如果你在關鍵時刻對他落井下石,或對他的“落難”不聞不問,冷漠置之,那你就要小心了,因為他很快就會“報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