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做人決定做事,德碑大於口碑(2 / 3)

當你跟朋友或愛人發生爭吵時,也可以這樣去解決問題。即使你沒有錯,如果也能主動地說一句“不好意思,可能是我搞錯了”,而不是一味地糾纏於“一定是你錯了”,是不是更有利於盡快地化解糾紛呢?有時候,兩個人吵來吵去,爭的不過是個麵子,是一個讓彼此都能擺脫尷尬的台階而已。

當同事有些工作做得不到位,領導正要訓斥他時,你過去幫他解圍:“對不起,剛才我請他幫我做了一份圖表,所以耽誤了他的時間,導致他的工作沒有及時完成。”你看,這個理由既能助他擺脫尷尬,又不會把你陷進去。領導不會再深究什麼,同事也會對你充滿感激,這可是一筆無形的投資啊!

但“分享”與“擔責”,還不同於普通的哥們義氣,而是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與他人共同分享美名,共同承擔過錯。無論是公司的管理者,還是生活中的我們,都需要體悟和運用這方麵的智慧。當然,在推功攬過的過程中,還要注意:

1.攬過要適度

小過小錯可以由你來承擔,挨幾句批評,甚至罰一些獎金的損失,都無關緊要。但絕非什麼過錯都可以攬,比如你上司貪汙腐敗,你若還站出來代他受過,豈不是自尋死路?所以,攬過的時候,要心明眼亮。

2.推功要巧妙

別輕視你上司的智商,不要赤裸裸地把功勞強加到上司身上,造成張冠李戴的尷尬場麵。那樣隻會弄巧成拙,招致上司的怨恨。而且,當你把功勞讓給上司的同時,萬不可到處宣揚。否則,會讓人誤以為你別有目的。

不要忘記為他人著想

身為社會的人,不可能遊離於他人之外,所以一個人既要活出自我,又要能為別人著想。當你急躁地為自己打算時,難免會傷害到別人,影響自己的聲譽,你應該在學會為自己打算的同時更為他人著想。

呂嘉寧是一位留學生,曾經在美國的一家快餐店打工。有一天,他錯把一小包糖當做咖啡伴侶給了一個女顧客。女顧客非常惱火,因為她正在減肥,必須禁食糖和一切甜點心。她大聲嚷嚷,簡直把那包糖當成了毒藥,生氣地說:“哼,你竟然給我糖!難道你還嫌我不夠胖嗎?”當時呂嘉寧完全不知道減肥對美國人有多麼重要,他一下子愣在那裏,不知所措。

這時,快餐店女經理聞聲而來,她在呂嘉寧耳邊輕輕地說:“如果我是你,馬上道歉,把她要的快給她,並且把錢退還給她。”呂嘉寧照著經理的話做了,再三道歉,那女顧客哼哼了幾下就不出聲了。這件事是快餐店的一次小事故,呂嘉寧等著經理來批評或辭退自己。可是,經理隻是過來對呂嘉寧說:“如果我是你,下班後我大概會把這些東西認認真真熟悉一下,以後就不會拿錯了。”

不知為什麼,這一句“如果我是你”,竟令呂嘉寧感動不已。後來,他無論在學校上課,還是在其他地方打工,才發現老師也好,老板也好,明明是對你提出不同意見,明明是批評你,他們卻很少會直截了當地說:“你怎麼做成這樣?你以後不能這麼幹!”而是常常委婉地說:“如果我是你,我大概會這樣做……”這句話使人不感到難堪,不感到沮喪,反而讓人感到有那麼點溫暖、那麼點鼓勵。

仔細分析,這些人說的話隻是多了那麼幾個字:“如果我是你……”就一下子站到了對方的立場。大家平等,情緒自然不會對立,溝通更容易進行。

肯尼斯·古地說:“如果你從別人的角度多想想,你就不難找到妥善處理問題的方法,因為你和別人的思想溝通了,有了彼此理解的基礎。”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誌同道合的人,排斥其他不同類的人。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後都會回到你的身上。

曆史上占取別人的利益而埋下隱患的事例不勝枚舉,所以應中庸處世,“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孫臏與龐涓同在鬼穀子門下學習兵法,孫臏是鬼穀子最優秀的學生,才能和智慧遠在龐涓之上。龐涓下山做了魏國軍師,自知才學不如孫臏,覺得孫臏是自己前程的潛在威脅。為了消除這塊心病,便寫信給孫臏,騙他到魏國來成就功名,而其真正的目的則是讓孫臏落入他的股掌之中,永無出頭之日。孫臏來到魏國,魏王想拜他為副軍師,但龐涓以種種借口加以阻撓,最後魏王隻讓孫臏做了一個客卿。此後,龐涓不斷在魏王麵前講孫臏的壞話,魏王將信將疑。

有一次,齊國使者慕名而來,想聘孫臏到齊國施展才華,孫臏效忠魏國而加以拒絕。龐涓利用這個事實,向魏王進讒:“孫臏雖然身在魏國,但心仍在齊國,這次齊國使者來就是與他私通的。”魏王大怒,不分青紅皂白,加罪孫臏,就這樣,孫臏莫名其妙地被處以削去膝蓋骨的重刑。孫臏受刑後,龐涓便假惺惺地對孫臏表示關懷,勸他在獄中寫兵書。兵書寫成之後,龐涓露出了本來麵目,想把兵書據為己有。孫臏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一切遭遇,都是龐涓造成的。孫臏萬分絕望,決定忍辱偷生。

從此,孫臏便裝成受刺激過度而發瘋的樣子。龐涓開始並不相信,對他施以種種非人的折磨來加以考驗。把他拖入豬圈,孫臏在豬圈裏又哭又笑,在豬尿裏打滾,還吃豬食,啃泥巴。通過這些一般人難以做到的殘酷的表演,孫臏終於使龐涓相信他真的瘋了。後來,齊國的一位使者來到魏都大梁。孫臏托人偷偷地去見齊使,陳述他被害的經過並請求營救。齊使用計策把孫臏用柴車運到齊國。孫臏到齊國後,受到大將田忌重用,被拜為齊威王的國師,指揮了軍事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馬陵之戰”等戰役,屢敗魏軍,射殺了龐涓。

一個好利的人,他做事往往不擇手段,而且常超出道義範圍,其危害很明顯,容易使人防範,後患也就不會太大;反之,一個好名的人,經常滿口仁義道德,沽名釣譽,他所做的壞事人們就不易發覺,結果所造成的後果就非常嚴重。

鄰街有兩家餐館的湯做得都很好,但是第一家的生意冷冷清清,第二家的生意則紅紅火火。有一個客人想看看這其中的奧妙。他首先來到第一家餐館,要了一份他感興趣的湯。入座不久,服務生將一大盆湯放在他麵前。他一愣,問道:“我怎麼能喝得了這麼一大盆湯?”服務生理直氣壯地回答:“你隻說要一碗,沒說要一小碗呀!”客人無奈,喝湯的心情也沒有了,匆匆喝了幾口,便按一大盆湯的價格付了錢後拂袖而去。

過了幾天,這位客人又去另外一家餐館喝湯。他要了一份自己感興趣的湯,不一會兒,服務員端上來一小碗湯,並說:“如果不夠,可再來一碗。”他隻喝了一小碗,當然隻付了一小碗湯的錢。

這位客人終於弄清楚了這兩家餐館生意反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後來,隻要想喝湯,他就去第二家餐館。

隻有切實為顧客著想,而不是想方設法算計顧客的商家,才能長久地賺錢,因為最聰明的永遠是顧客,算計顧客的商家永遠是愚蠢的商家。

當今,我們處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時代,人人都有一種危機感,生怕丟掉飯碗,丟掉手中的權力。所以,有些人行為漸漸偏離了正常的軌道,想投機取巧地侵奪他人的利益,致使人際關係陷於緊張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