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戰勝人性弱點,塑造完美個性(3 / 3)

大凡有成就的領導,無不具備寬容之心。無論親疏好惡,自己都以大度來容納他們,讓他們都像魚兒那樣忘記了自己身在江湖。人如果忘記自己身在天地之間,即便不想追求聖賢的境界也能達到聖賢的境界。如此,又何須擔心別人不服從自己的領導呢?

欲成就繼往開來的大業,怎麼可以缺乏恢宏豁達、浩然無比的氣象?不過,恢宏豁達、浩然無比的氣象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

海洋之大,非一川之水所能彙成;山嶽之高,非一丘之土所能堆積。依靠眾人的力量,多能走向成功;剛愎自用,斤斤計較,多會走向失敗。

嫉妒讓人變得醜陋

嫉妒是成長的大敵。當一個人發現自己不如別人時,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己,而是貶低別人,這種行為便是嫉妒。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但有輕重之分。在以競爭為主要特征的市場經濟中,嫉妒似乎成了一種嚴重的流行病。

培根說:“嫉妒能使人得到短暫的快感,也能使不幸更辛酸。”嫉妒是一種複雜的情緒,它認為別人往前走就是自身的後退,於是敬畏、屈辱、自卑、惱怒之情便紛至遝來,撕咬著人的心。這當然是難以忍受的,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是尋出對方的短處來。實在尋不出來時,就想辦法造個謠,拚著命把別人拉下來。因而,心胸狹窄之人必然是自己長進了,就不允許別人長進;自己不長進,更不允許別人長進。這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拖人下水的辦法:“我不行,而他和我一樣,大家活不成,拉倒大吉。”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成就偉大事業,便盡量低估他人的偉大,使之與他本人相齊;或者用懷疑別人動機、誣蔑別人偽善的辦法,來剝奪別人可敬可佩的成就。於是,因嫉妒而產生的種種心態便表現出來:或消極沉淪,委靡不振;或咬牙切齒,惱羞成怒;或鋌而走險,害人毀己。

誠如莎士比亞所說:“一個生性嫉妒的女子所產生的毒害較瘋犬有過之。”遭受嫉妒的一方固然如同陷入地獄裏一般備受折磨,嫉妒者本身也同樣猶如陷身螞蟻窩的小蟲一樣受煎熬。你說,這該有多可怕?

嫉妒者承受的痛苦很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萬分。心胸狹窄者之所以避免不了失敗的結局,就在於他們存心不良。不願別人超過自己倒還罷了,要命的是,當自己倒黴之時,也要別人沒好日子過。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除了傷害別人,真的別無他途了。

善妒的人,不但總是從自己所有的東西中拿掉快樂,還從他人所有的東西中拿來痛苦。既然嫉妒如毒素,就要轉移它,不讓嫉妒之火在心中燃燒。你要明白,嫉妒實質上是在不知不覺中頌揚了自我。孤傲和自以為是,是進取心的大敵。一滴水成不了海洋,一棵樹成不了森林。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少不了合作,而嫉妒卻總是會拆散所有的合作。因而,克服嫉妒,就要時刻提醒自己:單打獨鬥將使自己一事無成。

巴魯克說:“不要妒嫉。最好的辦法是,假定別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記住,一旦你有了妒忌,也就是承認自己不如別人。你要超越別人,首先就得超越自身。有人曾經說過:“對心胸狹窄的人來說,他是嫉妒的奴隸;對有學問、有氣質的人來說,嫉妒卻化為競爭心。”要堅信別人的優秀並不妨礙自己前進,相反,卻給自己提供了一個競爭對手,一個榜樣,能給自己前所未有的動力。事實上,每一個真正埋頭於自己事業的人,是沒有工夫去嫉妒別人的。

千萬不要讓嫉妒鑽進你的心裏,因為它會腐蝕你的頭腦,毀壞你的心靈。

自私就是自我毀滅

貪欲無邊無際,可以無限製地擴展,這其中的動力便是自私之心。私心是由於過分看重自我的私名和私利而產生的。私心是萬惡之因,也是萬錯之源。它使自我隻求滿足一己之私利,片麵追求自我的名譽和地位,而置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於不顧;它使大團體為迎合小團體成員的狹隘名利之心,而置社會整體利益於腦後。

自私自利的人腦子裏隻是滿裝著自己,他們不會愛別人,更不懂得為別人付出。他們總是把自己當成這個世界的中心,將外在的一切都視為他自己的附屬,因而他們不願奉獻。

從前,有兩位很虔誠、很要好的教徒,決定一起到遙遠的聖山朝聖。兩人背上行囊,風塵仆仆地上路,誓言不達聖山朝拜,絕不返回。

兩位教徒走啊走,走了兩個多星期之後,遇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聖者。聖者看到這兩位如此虔誠的教徒千裏迢迢去朝聖,十分感動地告訴他們:“從這裏距離聖山還有十天的腳程,但是很遺憾,我在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們分手了。而在分手之前,我要送給你們每人一件禮物!不過你們當中一個要先許願,他的願望會馬上實現;而第二個人則可以得到那願望的兩倍。”

其中一個教徒心裏想:“太好了,我已經想好我要許什麼願了,但我不能先講,那樣的話太吃虧了,應該讓他先講。”而另一個教徒也有懷有這樣的想法:“我怎麼可以先講,讓他獲得兩倍的禮物。”於是,兩個教徒就開始假裝客氣地推讓起來。“你先講!”“你比我年長,你先許願吧!”“不,應該你先許願!”兩人彼此推來讓去。最後,兩人都不耐煩了,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你幹嗎呀?”“你先講啊!”“為什麼你不先講而讓我先講?我才不先講呢!”

結果,其中一個氣呼呼地大聲嚷道:“喂,你真不識相,不知好歹,你再不許願的話,我就打斷你的狗腿,掐死你!”

另外一個見他的朋友居然和自己翻臉,而且還恐嚇自己,於是想,你無情來我無意,我沒法子得到的東西,你也休想得到。於是,他幹脆把心一橫,狠狠地說道:“好,我先許願!我希望……我的一隻眼睛瞎掉!”

很快地,這位教徒的一隻眼睛瞎掉了。而與此同時,他的朋友的雙眼也立即瞎掉了!

本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因為兩人的自私而成了悲劇。自私者妄圖擁有整個世界,結果卻輸掉了一切本應屬於他的東西,反而變得更加貧窮了。這都是自私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