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成功要有硬件,修煉關鍵能力(1 / 3)

不求麵麵俱到但求獨當一麵

人生成功的訣竅就是要善於利用自己的長處,而成長的要點就是努力經營自己的長處。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的最高文憑是中學,因為在哈佛大學他沒讀完就經營他的軟件公司去了。他及早發現自己的長處,並果斷地去經營自己的長處,這助他成了世界首富。

在廣袤的草原上,一隻小羚羊憂心忡忡地問老羚羊:“這裏一望無際,沒遮沒攔的,我們又沒有鋒利的牙齒,難道天生就要成為獅子、老虎的腹中物不成?”老羚羊回答:“孩子,別擔心,我們的確沒有鋒利的牙齒,而我們卻擁有可以高速奔跑的腿,隻要我們善於利用它們,即使再鋒利的牙齒,又能拿我們怎麼樣呢?”

你也許相貌平平,也許一無所長,但你不應該自卑,也許在某方麵你存在著驚人的潛力,隻是你還沒有發覺罷了。正視自己,更深層地挖掘潛力,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

遊魚隻有在水中才能找到自己的樂園;飛鳥隻有在天空才能自由飛翔;老虎隻有在山中才是百獸之王;麻雀是林梢上的英雄,不適合住在籠子裏;文化水平低的人扮教授,總找不到感覺;畫家創作歌曲,味道總有些不對……世上萬物依靠自己獨有的特長在永恒的生存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假如拋棄自己的長處,就隻能在生存機會的競爭中成為犧牲品。

在人生的坐標係裏,一個人如果站錯了位置,用他的短處而不是長處來謀生的話,那是非常遺憾的。

大投資家巴菲特的一個成功秘訣是:不投資自己不熟悉的行業。這也是成功人士的一個共同特點。無論是進行金錢投資還是智力投資,在自己熟悉且勝任的行業,總比較容易獲得成功。

佐川清出生於日本一個富裕家庭,8歲那年,他母親因病去世了。他跟繼母的關係不好,中學沒畢業,就賭氣離家出走,到外麵自謀生路。

最初,他在一家快遞公司當腳夫。那時的快遞公司一般沒有運輸工具,主要靠搭車和走路,對體力要求比較高,非常辛苦。

當了20年腳夫後,佐川清35歲了。他想,自己年齡不小,應該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幹什麼好呢?別的行業他不懂,最好還是從自己最拿手的項目開始。於是,他在京都創辦了“佐川捷運公司”。公司隻有一位老板和一位員工,都是佐川清自己。公司的資產則是他強壯的身體。應該說,這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從零起步。

佐川清的優勢是,他在這一行已有20年經驗,知道怎樣拉生意和跟客戶打交道,也知道怎樣把事情做好。度過最初的艱難時期後,他成功地打開了局麵。後來,他承接的生意越來越多,一個人忙不過來,開始雇用職員,還買了兩輛舊腳踏車做運輸工具。再後來,佐川捷運公司發展成一個擁有萬輛卡車、數百家店鋪、電腦中心控製、現代化流水作業的貨運集團公司,壟斷了日本的貨運業,並且將生意做到國外,年營業額逾3000億日元。佐川清本人也成為日本著名財閥之一。

在一般人看來,當腳夫是比較低賤的職業,不可能有出息。其實,天下沒有什麼低賤職業,隻要你做得比別人更好,在任何行業你都能成功。怎樣比別人做得更好呢?勤奮與敬業必不可少,但隻有這兩條還遠遠不夠,你最好把努力方向定在自己的強勢項目上。

偉大的人物並不是每個方麵都很優秀,隻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打磨自己的強項,並將最好的一方麵發揮出來。成長大於成功,隻有在時光流逝中慢慢地成長,並將天賦打磨成才能的人,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專業特長能提高你的身價

成功不是空口說白話,要有拿得出手的硬件才行,你一定要學會一二種專長,讓你的上司認為:“這點我的確比不上他。”隻要能做到這點,上司就有不得不用你的理由。如果你所具有的特長能對老板有所幫助,他一定會對你另眼相看的。

香港有一位“打工皇帝”,年薪千萬港幣。他總結自己的成功秘訣在於:“想辦法讓自己成為專業人士,而且要不斷地加強它,讓自己變得無法取代,你就會變得很值錢。”

他說:“現代的社會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已經不隻360行,而是360萬行,社會經濟分工越細,做一個全才就越不可能,而且被取代的機會就越大。隻有成為一個專業人士,才是增強自己優勢與賣點的不二法則。”

比如,要製作出一套辦公家具,從原料的裁切到組裝設計,需要一套非常繁複的流程。有一位在深圳專門製作辦公椅滑輪的台商,隻專心做整個流程的一個環節,而且做到了品質最好、成本最低的專業水準,結果成了全世界的座椅滑輪大王,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

職場人的學習渠道至少有三種,一種是“學習與工作分離”,一種是“在工作當中學習”,另外一種是“把學習放在工作中”。在微軟,據統計,員工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識,70%是在工作中學習獲得的,20%是從經理、同事處學到的,剩下的10%是從專業的培訓中獲取的。

“在工作當中學習”和“把學習放在工作中”是兩種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它們能使承擔某項業務的“門外漢”最迅速地轉化成“合格者”,並最終成為一個很“專業的”人才。那些能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的欠缺,並努力在工作中彌補自己所欠缺的知識的人,可以從打工的經曆中學到最多。

福特公司有一台大型電機發生了故障,全公司所有工程師會診兩三個月沒有結果,特邀請德國一位專家斯泰因梅茨來“診斷”。他在這台大型電機邊搭帳篷,整整檢查了兩晝夜,仔細聽電機發出的聲音,反複進行著各種計算,最後踩著梯子上上下下測量了一番,最後就用粉筆在這台電機的某處畫了一條線做記號。然後他對福特公司的經理說:“打開電機,把做記號地方的線圈減少16圈,故障就可排除。”工程師們半信半疑地照辦了,結果電機運轉正常了。眾人都很吃驚。

事後,斯泰因梅茨向福特公司要1萬美金作為酬勞。有人嫉妒說:“畫一根線要1萬美金,這不是勒索嗎?”斯泰因梅茨聽後一笑,提筆在付款單上寫道:“用粉筆畫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裏畫線,9999美元。”

這就是專家的水平。看上去,他個人的所得實在是太豐厚了,但如果仔細琢磨起來,這條線能夠畫得如此準確,凝聚了他多少心血啊!而且如果不是他畫準了這條線,福特公司為排除這一故障不知還要花出比這多多少的價錢呢?

總之,你要盡量培養本領,將它積存起來。你不需要表麵上的財富,可是你的內涵卻非得十分富足不可。

在選擇工作時,你要著重考慮的一點是,能否在工作中培養自己的一項專長。

小蔡和小薑是同時進某電腦公司的計算機係碩士畢業生,小蔡堅持不放棄電腦網絡專業,當了一名網絡開發工程師,小薑則應聘行政助理,放棄了計算機專業。在日新月異的計算機領域,小蔡跟上了發展的步伐,三年後當上了網絡工程主管,而小薑卻忙碌於無休無止的行政事務,徹底放棄了計算機技術。開始時小薑的收入要高於小蔡,可後來還不及小蔡的一半,當然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及小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