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成功要有硬件,修煉關鍵能力(2 / 3)

總之,我們通過工作可以學習到:各部門特有的實務能力;語言能力、企劃能力等適用於一般場所的能力;以上司為首,建立人際關係的能力。

認清當前的發展狀態,你在哪個領域有特殊才能,你想在哪個領域有特殊才能,尋找機會,學習一些特殊的知識和技能。這樣,不論以後是在新的工作崗位上還是在原有的工作崗位上,你都不怕下崗,不愁沒工作。

你要向別人展示你的才能,但你不能讓別人“偷”走它。假設你做一份計劃書,你隻需寫清楚結論和必要的基本的理由,力求使這份材料精確,不必對每個事實、每個數據、每個可能都解釋得清清楚楚,否則沒人會再來找你幫忙,沒人會再來請教你,沒人會再向你索要更多的信息,沒有人會再邀請你作報告,你也就丟了你的資本。

在成長中,每個人都應該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專業角色,並且在所選定的專業領域的某個環節中努力做到最好、最傑出,這樣就離成功不遠了,因為專業人才是企業永遠需要和依賴的。

果斷決策成就一生

決策能力是一個人能力的重要體現,具體來說,決策能力的培養應該用發展的、建設性的眼光觀察和思考。它包括總攬全局能力、自我調節能力、科學決策能力和綜合協調能力。

總攬全局能力。領導的決策不是個人行為,所以領導一定要全局在胸,高瞻遠矚,進行通盤考慮和研究,確定工作思路,明確工作目標,科學實施。領導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議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研究和解決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問題,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動權。另外,領導必須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自我調節能力。自我調節能力是領導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的反映,也是領導人品的體現。第一,提高自身素質是提高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可以推動對新情況新問題的正確解決。同時要學好與本職工作相關的經濟知識、計算機知識、稅收業務知識,不斷充實、豐富自己,促進領導水平和決策能力的提高。知識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能在工作實踐中厚積薄發。第二,“一把手”率先垂範、以身作則是提高自我調節能力的關鍵,“一把手”是領導班子整體合力的牽引者,對發揮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負有重大責任。第三,建立健全約束機製是提高自我調節能力的保證,要提高工作效率和廉潔自律能力。

科學決策能力。要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就必須深入調查研究和善於集思廣益。一是深入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辦事之道,是製定科學決策的前提和基礎。調查研究搞好了,就能全麵了解到真實情況,摸索到規律性的東西,從而為科學決策決斷提供依據。二是善於集思廣益。領導者要善於“總攬”,不要“獨攬”,按民主集中製原則,虛心聽取大家的意見,在集中集體智慧的基礎上再作出決定。領導者要善於決斷,不要盲斷,所謂“情況不明決心大,心中無數點子多”,正是對盲斷者的絕好畫像。為此,在作決策之前,領導者要善於聽取各方麵的意見,特別是聽取逆耳之言,詳加論證,這樣才能保證決策決斷的正確性。

綜合協調能力。綜合協調能力是指處理好各種關係、充分調動各方麵積極性的能力。一是正確處理總體目標與分步實施的關係,走好每步棋。二是正確處理全麵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係,力創新特色,保證工作績效的最大化。

選擇大於努力,作決策就是在作選擇。無論作為一個領導者還是一個普通的人,你的人生道路都離不開決策。關鍵時候的一個決策往往影響你的一生,要麼成就你的一生,要麼毀掉你的一生。一件事情做不做,什麼時候做,該怎麼做,你都要果斷地作出決策。決策晚了,機會就沒有了;決策錯了,則全盤皆輸。所以,如果你想做一個成功的人,尤其是想做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就應該時刻注意培養自己的決策能力。

關注細節,把握勝局

所謂細節,是指“細小的環節或情節”,或者是指“瑣碎而不重要的小節”。細節決定成敗,人們往往可以從細節中“見微知著”,細節之處往往讓人有許多驚喜的發現。本來最平凡、最平常的東西,隻要你稍加留心,便會從中發現很多更重要的東西。而且發現的東西越多,懂的東西越多,就越能比別人做得好。

如果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就會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也隻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做一種樂趣,而隻是當做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熱情。他們隻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的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會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一個人關注細節、把握細節的能力就是細節能力。

很多事情看起來隻是一些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這樣的小事往往更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做事態度。當別人不能踏實地完成這樣的小事的時候,你做到了,並且做得很好,無疑是給自己贏得了更高的分數。

年輕的瑞利發現,母親每次端茶時,一開始茶碗在碟子裏很容易滑動,可等到灑一點熱茶在碟子裏後,茶碗卻像粘在碟子上一樣,一動不動了。

這一現象引起了他強烈的好奇心。於是,他不斷地進行實驗、記錄、分析,最終對茶碗和碟子間的滑動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茶碗和碟子看上去光潔、幹淨,實際上表麵總留有手指頭和抹布上的油膩,使茶碗和碟子之間的摩擦係數變小,容易滑動。當灑了熱茶後,油膩被溶解了,碗碟也就變得不容易滑動了。在此基礎上他又指出,油對固體之間摩擦力的大小有很大影響,利用油的潤滑作用,可以減小摩擦力。後來人們就根據瑞利的發現,把潤滑油廣泛應用到生產和生活中。

茶碗在碟子裏滑動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可瑞利卻沒有忽視這一司空見慣的小細節,而是透過事物的表象,努力探索事物的本質,最終發現了油對於潤滑的作用。而在日後的科學探索中,瑞利也總是要求自己凡事多想想,不肯忽視任何特別的現象,因此他在科學的世界裏越走越遠。最終,瑞利因為發現氬氣而榮獲190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種不忽視小節,並能從中發現契機的能力,是科技進步的原動力。牛頓從蘋果落地發現萬有引力,雷內克從孩子們的遊戲中得到啟發發明聽診器,瓦特看到茶壺蓋被水蒸氣的力量頂起而發明了蒸汽機……所有這些人的行為體現的都是細節能力。

“細致到點”,從細節中找到創新的機會,這是許多人成功的秘密。所以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這個講求精細化的時代,細節能力往往能反映你的專業水準,突出你內在的素質。一絲不苟地做事可以體現細節能力,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也是細節能力的表現。所有細心認真品質下的行為,都可以反映出你的細節能力。

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並不容易,需要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在通往夢想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形成注重細節的思維。細節能力會給你帶來機會,也會帶給你改變一生命運的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