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信守他的諾言,提出了革新的綱領和社會改革的計劃。他這種敢於嚐試、不怕犯錯誤的態度的確導致了某些失敗,但是也獲得了影響全世界的成功。
當然,你我皆凡人,很少有人有機會領導一個國家。但是,大家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勇氣,多一些堅持,多一些嚐試,特別是要學會在困難的時刻如何堅持下去,這對於成功是很重要的。在處理意外事件和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堅持,才能把握成功的機會。隻要積極去嚐試,就一定可以找出擺脫困境的辦法。
化危機為轉機首先就要敢想敢幹。在平時,敢想敢幹、堅持不懈對於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能夠起到巨大的作用。在發生危機的時候,采取勇敢的態度不但有助於解決麵臨的問題,而且危機所帶來的壓力常常能最大限度地刺激一個人的潛能,使他做出在平常狀態下做不到的事情,從而開創出新的局麵。
化危機為轉機還需要一個人有彈性。也就是無論遇到什麼意外,這時,放棄,埋怨,甚至號啕大哭都是毫無意義的,隻有咬緊牙關繼續戰鬥才能贏得轉機。
化危機為轉機,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信念,它來自強烈的自信心以及過人的勇氣和膽識。沒有哪家保險公司能為你事業成功提供保險,更沒有誰能為你的家庭幸福提供保障。大多數情況下,你都會處在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境況中,危機難以避免。所以,如果你能掌握化危機為轉機的能力和方法,相信你的人生之路“即使有驚也會無險,就算有險,也會化險為夷”。
創新是一個不斷開拓的過程
創新就是要不斷地開拓,創新的對象可以是一個產品,可以是一個過程,也可以是一種思想,創新要求人們不斷地向外開拓。創新不一定是開發對於這個世界來說新的東西,更多的是開發對於我們自身來說是一種新的東西。
創新要求具有一定的溝通能力、一定的學習能力、一定的知識基礎、一定的工作經驗、一定的勇氣膽量、一定的開拓潛質、一定的敏感度,以及永遠不滿現狀,不停地變動追求目標,等等。創新不在求同,而在存異。
社會在前進著,它每前進一步,曆史就會翻開新的一頁,留下人類創新的腳印。創新是財富的源泉,無數的例子告訴我們:創新,也隻有創新,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比爾·蓋茨有句名言:我的企業離破產隻有12個月。他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企業無法不斷地創新,也許在一年後就不會存在了。正是因為他從無到有地、不斷地開創新產品和新業務,才把企業培養成今天的參天大樹。
其實創新並不難,有時候就是比別人多做點事,多動一些腦子。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創新的世界裏,然而我們似乎沒有注意到,也沒有深刻認識創新的意義。那麼,創新與發展的關係究竟如何呢?
第一,創新發展,永無止境。企業成功發展壯大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企業的領導者應該是個有頭腦、善於動腦筋、有創新意識的企業家。如具有多年曆史的道康寧,由於持續創新,而成為了引導矽材料潮流的世界級公司。
第二,學習是創新和發展的基礎。創新有兩個要素,一是繼承,二是突破。在任何一個行業,沒有知識,就難以有所突破。在學習之外,交流也是一種重要的創新方式,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才能得到創新的靈感和意識。
第三,創新和發展需要膽略和魄力。企業的主要領導者必須帶頭考慮創新,創新發展要有新思路。同時,做事不能一味模仿,跟在別人後麵走,很難走出自己的路。創新與發展本身就是一對孿生兄弟。創新離不開發展,發展必須創新,創新是發展之源泉,也是我們民族昌盛振興的原動力。
第四,創新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創新要以人為本,尊重人才、發現人才、用好人才是創新的基礎。
第五,技術創新要自主開發與引進相結合。這就是說,提倡自主開發,但也要引進先進技術,節省時間。
創新的過程常常是一個艱辛的曆程,它不僅需要清楚的目標、執著的精神,而且更需要能承受別人冷落的心理素質。因為它要向傳統挑戰,向主流挑戰,向權威挑戰,向權力挑戰。創新者在初期總是孤立的,因為不容易得到眾人的理解。千萬別害怕這種孤立,因為沒有眾人的反對就很難贏得眾人的擁護。
在現實中,我們每天都在創新,在不斷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每一棵橡樹都會結出許多橡樹種子,但說不定隻有一二顆種子才能長成橡樹。因為鬆鼠會吃掉大部分的橡樹種子。有誌者,事竟成。這是創新思維的根本。而傳統的想法則是創新成功計劃的頭號敵人。傳統的想法會凍結你的心靈,阻礙你的進步,幹擾你進一步發展你真正需要的創造性能力。
《伊索寓言》裏的一個小故事,對創新的概念,給了我們一個形象的解釋:
一個暴風雨的日子,有一個窮人到富人家討飯。
“滾開!”仆人說,“不要來打攪我們。”
窮人說:“隻要讓我進去,在你們的火爐上烤幹衣服就行了。”仆人以為這不需要花費什麼,就讓他進去了。
這個可憐人,這時請廚娘給他一個小鍋,以便他“煮點石頭湯喝”。
“石頭湯?”廚娘說,“我想看看你怎樣能用石頭做成湯。”於是她就答應了。窮人於是到路上揀了塊石頭洗淨後放在鍋裏煮。
“可是,你總得放點鹽吧。”廚娘說,她給他一些鹽,後來又給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後,又把能夠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湯裏。
當然,您也許能猜到,這個可憐人後來把石頭撈出來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鍋肉湯。
如果這窮人對仆人說:“行行好吧!請給我一鍋肉湯。”會得到什麼結果呢?所以,伊索在故事結尾處總結道:“堅持下去,方法正確,你就能成功。”
創新不需要天才,創新隻需要找出新的改進方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辦法。
美國有個牧童叫傑福斯,他的工作是每天把羊群趕到牧場,並監視羊群不要越過牧場的鐵絲到相鄰的菜園裏吃菜就行了。
有一天,小傑福斯在牧場不知不覺中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他被一陣怒罵聲驚醒了。隻見老板怒目圓睜,大聲吼道:“你這個沒用的東西,菜園被羊群攪得一塌糊塗,你還在這裏睡大覺!”小傑福斯嚇得麵如土色,不敢回話。
這件事發生後,機靈的小傑福斯就想,怎樣才能使羊群不再越過鐵絲柵欄呢?他發現,那片有玫瑰花的地方,並沒有更牢固的柵欄,但是羊群從不過去,因為群羊怕玫瑰花的刺。“有了,”小傑福斯高興地跳了起來,“如果在鐵絲上加上一些刺,就可以擋住羊群了。”
於是,他先把鐵絲截成了5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後把它結在鐵絲上當刺。結好之後,他再放羊的時候,發現羊群起初也試圖越過鐵絲網去菜園,但每次都被刺疼後,便驚恐地縮了回來。被多次刺疼之後,羊群再也不敢越過柵欄了。
小傑福斯成功了。半年後,他申請了這項專利,並獲批準,後來這種帶刺的鐵絲網便風行全世界。也許小傑福斯的創意最初隻是為了彌補過失或偷懶——不用老盯著羊群,也能看好羊群。這也說明創新的動機越直接、越簡單,創新就越容易成功。
安全刀片大王坎普·吉列,最初是一家瓶蓋公司的推銷員。他從20多歲時就開始節衣縮食,把節省下來的錢全用在發明研究之中。過了近20年,他仍然一事無成。
在1985年夏天,吉列到休斯頓市去出差,在返回的前一天買了火車票。翌晨,他起床遲了一點,正匆忙地用刀刮胡子,旅館的服務員急匆匆地走進來喊道:“再有5分鍾,火車就要開了。”吉列聽到後,由於緊張一不小心把嘴巴刮傷了。
吉列一邊用紙擦血一邊想:“如果能發明一種不容易傷皮膚的刮胡刀,一定大受歡迎。”
這樣,吉列就埋頭鑽研。經過一番努力之後,他終於發明了現在我們每天所用的安全刀片,搖身一變成為世界安全刀片大王。
這件事就告訴我們,要多留心生活,隻要善於觀察,勤於思考,這樣就會發現有很多創新,有很多機會。學會創新,學會以新求變,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日本的飯店、酒店、旅店可說密集如夏夜的繁星,在經營範圍和服務程序上,如果不獨辟蹊徑,出新出奇,要想超越別人,取得突出的生意成就是很困難的。日本大阪的有田觀光飯店深深懂得這個道理,經理宇野先生利用飯店靠近山峰和湖水的地理優勢,幾經籌劃,首創出太空溫泉浴,轟動了旅遊界。
原來,宇野請電力建築部門在飯店前方的兩座山間,安裝了離地200米高的電纜,電纜上懸吊著一個溫泉澡池,用電纜車把它們連結起來。使用時,操縱電紐,使溫泉澡池隨電纜車上下緩行。每個空中澡池可容納2人,10個澡池一次可載客20人。客人泡在澡池中,一邊洗溫泉澡,一邊居高臨下地飽覽湖光山色。“抬首望紅日,低頭看青山”,真會使人產生飄飄欲仙、人間天堂的無窮雅趣。宇野這一空中澡池問世,有田觀光飯店幾乎天天客滿,日本各地趕來獵奇觀光的客人每天竟有1000人之多;別說有田飯店本身,就連附近的小客棧、小飯店也沾了大光,生意都紅火起來。
宇野首創半空溫泉取得成功,引起了同行和記者的濃厚興趣。他們紛紛追問他的經營訣竅,宇野笑著回答道:“其實這也不神秘。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和提供最佳服務,本是服務行業兩個不可缺少的著眼點,它們的關係就像一枚錢幣的兩麵,缺一不可。到觀光飯店投宿的客人,如果既能享用到全身浸泡溫泉之中舒心愜意的滋味,更能領略半空中飽覽山水風光的新奇刺激,那緊張工作的疲勞和煩惱就能煙消雲散,他們多花一些錢也是心甘情願的。因此,設想一個切實可行的新奇點子,這就是經營的要訣。要知道,市場何等廣大,即便一個人來觀光一次,那就會獲得多麼可觀的利潤啊!”
隻有創新,學習才有方向,知識才有歸宿,生活才有目標,前進才有動力;一個勇於創新的人,才是一個勇敢的人、自信的人、堅強的人、從容的人;一個勇於創新的人,才有誌氣,才有勇氣,才有豪氣,才有骨氣,才有正氣。隻有創新,才會有發展;隻有創新,才會有奇跡;隻有創新,才會使自己充滿活力;隻有創新,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麵進行不斷的改進,以增加自己的發展優勢。
創新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一個社會隻有創新,才能發展;一個民族隻有創新,才能進步;一個國家隻有創新,才能富強。學會創新,以新求變,你將會有更多的收獲,將會有更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