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選擇健康之道,失去健康就會失去一切(1 / 3)

不要讓壓力毀了你的健康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日趨加快,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給我們帶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現代人往往感覺自己活得非常累,很多人都處在亞健康狀態,每天頂著壓力疲憊地生活。人不能沒有壓力,沒有壓力就不會有動力。可很多時候,我們給自身加上了許多本不該有的壓力,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放下”。唯有懂得放下內心那些偏執的臆想與負麵情緒,才能在生活中獲得快樂和健康。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累!”已經不知不覺地成為了很多人的口頭禪,疲憊感充斥了他們的整個身心,使其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躺在床上睡懶覺是很多現代人最大的業餘愛好,朝氣蓬勃、活力四射,似乎在很多人身上了無蹤跡……

累其實有兩種,一種叫“體累”,另一種叫“心累”。心理學稱前者為生理疲勞,後者為心理疲勞。心理疲勞和生理疲勞不同,它多半帶有主觀體驗的性質,並不完全是客觀生理指標變化的反映。心理疲勞主要是由壓力造成的。生活在現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每個人都麵對不同程度的壓力,例如:男人心裏常記掛著賺錢,要事業有成,好向家人有交待;女人一麵要出外工作,一麵要照顧家人,時間分配總感覺不妥;學生背負老師、父母的期望,要努力讀書,奈何資質有限,成績差強人意;等等。壓力是什麼?簡單而言,壓力是一種感覺,而且是十分主觀的感覺,大多數壓力是自己製造的。身處同一事物或環境中,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當人遇上壓力時,生理和心理都會有反應,如未能善加控製這些反應,便會引起各種疾病,包括頭痛、背痛、神經過敏、急躁不安等問題,甚至精神失常。壓力是無形的,但你會感覺它的存在。壓力永遠是愈壓愈大,愈來愈多,直至你不能承受時,便會崩潰。所以,我們必須了解、認識壓力,控製它,而不要被它控製。那麼,在工作和生活中,怎樣才能有效控製、緩解壓力呢?

1.培養一種積極心態

在充滿競爭的都市裏,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種壓力。可是,壓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變為動力,就看自己如何去麵對。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人在其中不進則退,所以當遇到壓力時,明智的辦法是采取一種比較積極的態度來麵對。實在承受不了的時候,也不讓自己陷入其中,可以通過看書、畫畫、聽音樂等,讓心情慢慢放鬆下來,再重新去麵對。到這時往往就會發現壓力其實也沒那麼大。有些人總喜歡把別人的壓力放在自己身上。比如,看到別人升職、發財,就總會納悶:為什麼會是他呢?為什麼不是我呢?其實隻要自己盡了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有些東西是急不來也想不來的。與其讓自己無謂地煩惱,不如想一些開心的事,多學一些知識,讓生活充滿更多色彩。

2.學會自己解開心結

有一則小寓言,說有一種小蟲子很喜歡撿東西,在它所爬過的路上,隻要是能碰到的東西,它都會撿起來放在背上,最後,小蟲子會被身上的重物壓死。人不是這種小蟲子,但人在社會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又像極了這種小蟲子,隻不過背上的東西變成了“名利”。人總是貪求太多,把重負一件一件背在自己身上,舍不得扔掉。假如一個人能學會取舍,學會輕裝上陣,學會善待自己,凡事不跟自己較勁,還會被生活壓垮嗎?

3.學會轉移壓力

麵對壓力,轉移是一種最好的辦法。壓力太重背不動了,那就放下來不去想它,把注意力轉到讓你輕鬆快樂的事上來。等心態調整平和以後,已經堅強起來的你,還會害怕你麵前的壓力嗎?比如做一下體育運動,體育運動能使你很好地發泄,運動完之後你會感到很輕鬆。

4.學會釋放壓力

不要把工作當成一切。當你的大腦一天到晚都在想工作的時候,工作壓力就形成了。一定要平衡一下生活,分出一些時間給家庭、朋友、嗜好等,最重要的是娛樂,娛樂是對付壓力的良方。

休息一下,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一天中多進行幾次短暫的休息,做做深呼吸,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可以使你放鬆大腦,防止壓力情緒的形成。千萬不要放任壓力情緒的發展,不能使這種情緒在一天工作結束時升級成為壓倒你的力量,時不時做做深呼吸緩解一下壓力。

5.不要過分憂慮

有一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要求一群實驗者在周日的晚上,把未來七天所有煩惱的事情都記錄下來,然後投入到一個大型的“煩惱箱”中。到了第三周的星期日,他在實驗者麵前打開這個箱子,逐一與他們核對每項“煩惱”,結果發現其中有九成並沒有真正發生。接著他又要求大家把剩下的字條重新丟入到紙箱中,等過了三周,再來尋找解決的方法。結果到了那一天,他開箱後,大家發現那些煩惱也不再是煩惱了。煩惱是自己找來的,這個就是所謂的“自找麻煩”。據統計,一般人的憂慮有40%是屬於過去,有50%是屬於未來,隻有10%是屬於現在,而92%的憂慮是從未發生過的,剩下的8%則是你可以輕易應付的。

辨別一下你能控製和不能控製的事情,然後把這些事情分開,歸為兩類,並列出清單。開始一天的工作時,首先給自己約定:不管是工作中的還是生活中的事情,隻要是自己不能控製的就由它去,不要過多考慮,以免給自己增添無謂的壓力。

生活本來就是豐富的,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會一成不變。我們需要一帆風順的快樂,但也要接受挑戰和壓力帶給我們的磨煉。缺了誰,我們的生活都會顯得有幾分單調。

努力工作,但也別忘了娛樂身心

休息,使人從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放鬆,消除或減輕疲勞,恢複精神和體力。它關乎工作,關乎健康,關乎生命本身。人類的天性向往娛樂和遊戲,恰當的遊戲娛樂可以讓人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健康,從而提高工作的成效。健康是生命具有活力的標誌,沒有了這份活力,我們工作的效率就歸為零,或者說銳減得接近於零。身心不健康不僅有害於個人,也有損於社會;身心的健康是莫大的幸福,甚至可以作為人生的目的,而不僅僅作為事業的基礎。

“既工作,又娛樂”,做老板或者做員工都要這樣。在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中,就有那麼一些人擁有廣博的知識和卓越的才能,卻因為身體欠佳而不能充分運用他們的知識,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

對於那些身體羸弱或者抱病在身的人而言,工作可能不是一種美麗,而是一種痛苦;不是一種至高的享受,而是一種殘酷的折磨。這樣的人,抱負越大,包袱越重,失望越多,痛苦越深,人生越失敗。所以,不如把抱負先放一放,把事業先擱在一邊,把身體先養好再說。

為事業而奮鬥的人,不可不知調適身心的重要,不可不知調適身心的方法。要知道,“既工作,又娛樂”是使工作最具效能的好方法。如果一個人把他的全部精力都投注到工作上,缺乏必要的娛樂和休息,而工作內容又刻板,工作環境又不變的話,那麼他不是成為一顆鏽死的螺絲釘,就會成為一顆日益鬆動、最終“逃離”工作崗位的螺絲釘。如果他的位置很關鍵,那他的“逃離”將讓一台機器癱瘓。

隻知工作不知娛樂的人大部分是刻板的人,也沒有太強的創造力,即使擁有一些創造力,也會在呆板無聊的空間內變得一無是處。他們注定早衰,即使是一位天才,也注定不過是一顆流星。他們往往是日複一日地沉浸在工作中,把人生最為寶貴的愛情、友情和親情統統拋棄,到頭來才發現自己一事無成,隻好獨自悲傷,連一個安慰他們的人都沒有。

“既工作,又娛樂”是很多人事業成功的法寶。有一位商人就是這樣,原本疾病纏身,卻通過這種悠閑的工作方式成為了一個大公司的老板。他每天都要工作,但每天工作的時間隻有兩三個小時,而且很多決策是在遊戲中完成的。遇到什麼難題,他就帶著秘書出門遊曆一番,在鄉野幽靜的環境中調適自我狀態,以作出最明智的決定。他手下的員工也是一些“既工作,又娛樂”的人,這些員工每天七個小時的工作竟然勝過別的公司員工每天八九個小時的工作。他們的點子真是花樣百出,叫人驚喜不斷。

“既工作,又娛樂”,這其實是一種謹慎的生活,是對活力喪失和事業失敗的提防;“隻工作,不娛樂”,是對困難和挫折過於警惕的表現,是一種內力無謂的消耗,是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的幫凶。一旦耗盡了內力,我們憑什麼去迎戰困難和挫折呢?在強大的競爭對手麵前,我們隻好束手就擒,自然的鐵律隻能讓人們徒然慨歎。

生命太短暫了,而“隻工作,不娛樂”絕對不是對生命的延長。兩三天的食物不能一頓吃下,兩三天的工作也不可能一天完成,受損的身體幾乎不可能恢複到原來的樣子。與其事後通過醫療手段來努力恢複健康,不如事前就珍惜我們的身體,保護我們的大腦。

睡眠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向往健康生活,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談論養生之道,談論有機食品、礦泉水、維生素、營養補劑和健康訓練,他們希望這些東西能使他們更長壽、更有精力。但是,你可能很少聽到關於怎樣使生活的另一個基本元素——睡眠,變得更健康、更科學。

在現代社會中忙碌的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加大,加班開夜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睡眠不足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常態。眾所周知,我們一生的1/3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對確保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非常重要。

睡眠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我們身體的外觀和日常的行為表現,甚至還會影響我們在工作、運動時,以及開車時的安全。研究表明,缺乏睡眠帶來的危險性和醉酒非常相似。

睡眠不足還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比如視線模糊、緊張易怒、免疫力下降、心髒病發作、糖尿病和抑鬱症等。缺乏睡眠還會影響容貌的美觀,比如黑眼圈、皮膚暗淡等。

此外,適當的睡眠時間對於體內新陳代謝恒定性的維持也相當重要。相關實驗顯示,睡眠不足可能降低人體葡萄糖耐受性,減少瘦體素分泌,增加饑餓素分泌,使人容易感到饑餓、食量增加,同時也會升高精神壓力,減少從事體能活動的動機,間接造成脂肪代謝異常和肥胖,尤其是長期熬夜及失眠者,極易造成機體代謝紊亂、血脂異常,會對心血管造成傷害,引發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