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美麗典雅的王妃就是早年老國君和老王妃在禦花園裏賞花時讚美過的那株花兒變的。那花兒在禦花園中自是得天獨厚地承受了天上的陽光雨露,吸取了大地的肥沃營養,得天地之精華,自身又潛心修煉。更由於老國王的讚美,使她悟性大長,修煉正接近成功之日,卻被寶國寺的老和尚知道了。老和尚表麵道貌岸然,實際上卻專幹壞事,所以害怕這花兒成仙之後會對他不利,就變作一隻紅蜘蛛,趁花兒修煉未成、功力不佳的時候去劫掠她、破壞她的修煉。正危急之時,又巧遇小太子相救,如今這花兒已修煉成仙,便特意變作~姑娘來報答小國君的救命之恩。誰知冤家路窄,當年小太子一時疏忽,沒將那紅蜘蛛打死。紅蜘蛛在地上喘息休養了半日,便又動力恢複,變回了人形,仍去當他的寶國寺主持,老和尚對小太子本來就記恨在心,總想伺機報仇,無奈有老國君的保護,他總沒機會下手。如今見這兩個仇人結為夫妻,力量更強大了。老和尚氣恨之餘,竟然又眉頭一皺,想出一個詭計來:他要離間二人,先借小國君之手殺了王妃,再除去小國君,想到這裏,老和尚陰險地笑了一下,故作關心地對小國君說:“陛下小心,娘娘不是世間凡人,乃花兒成精變幻的人形,陛下若不信,可趁夜間安歇之時,偷偷查看她的腰間,必有一條綠色帶子的痕跡,便可為證”。善良的小國君哪裏知道,姑娘腰間的綠帶痕,正是當年他掛在花兒枝莖上的那根綠腰帶。花兒自從有了這條綠腰帶,便不怕老和尚再變成紅蜘蛛來侵害她。以後綠腰帶慢慢地就變成了花莖上的刺,它鋒利、堅韌,保護著花朵的美麗和自尊。老和尚這一招夠狠毒的。
小太子雖然繼位當了國君,卻不免因年輕缺少閱曆,一時未能識破老和尚的詭計,竟然相信了。晚上睡覺時,他偷偷看了看王妃的腰間,果然有一條綠帶痕。小國王害怕了。第二天就派人把老和尚請到宮中,讓他設法除掉王妃。老和尚滿口答應,說他自有辦法。並說待他將王妃變為原形之後,請小國君務必協助拔去花莖上的刺,還說這刺任何人都不敢碰,碰了都會流血不止而死去,隻有小國君能碰,而且不會被刺傷。小國君當然不知道這刺是他的腰帶所變,是保護花兒不被紅蜘蛛等壞人侵害的,就滿口答應了。
且說這新王妃既已修煉成仙,當然也能慧眼識別妖孽。她在成婚的那天,一眼就認出了那老和尚便是當年殘害自己的仇人,而且也看見老和尚那不懷好意的眼光和鬼鬼崇崇去找小國君的行動。隻是礙於那天是她和小國君大喜的日子,不便有什麼舉動。她就不動聲色,心想等適當的機會再跟小國君講明真相,然後兩人再合力對付老和尚。看見老和尚第二天又被單獨請進宮來,王妃心裏明白老和尚已騙取了小國君的信任,並要借小國君之手來除掉自己。自己若與小國君相鬥,就成了恩將仇報的不義小人了。怎麼辦?老和尚當年沒被小太子打死,如今也修煉得法力更高強了,自己隻有處處小心,設法破了老和尚的法術,才能取勝。王妃打聽到,小國君為老和尚準備了上席素食齋飯,一個香案和一領紅色袈裟。她就想出了三個妙計去破老和尚的法力。一是派人在齋菜裏放了豬油,如果老和尚開了葷,法力就會消失。二是派人在香案上放了一炷降妖香,這香點著後,煙霧中會出現一個武士,武士手持利劍隨煙飄到老和尚時,便可將老和尚刺死。第三個妙計是,王妃將綠腰帶變成的刺拔了三根下來,偷偷放到小國君送給老和尚的袈裟之中,若老和尚披了這領袈裟,就會被刺死。
第三天清早,老和尚就來了,不明真情的小國君先擺出準備好的一桌齋飯招待老和尚。誰知老和尚早有提防,他拿出自己準備的白饃饃吃了起來,放了豬油的齋菜一點也不吃。吃完齋飯,老和尚就到香案前去做法事。他從自己背來的褙褡裏取出一炷香,換掉了王妃的降妖香。點香之後,口裏就念起了咒語,準備逼迫王妃變還花形,再讓小國君拔去莖上的刺,他就立即變成紅蜘蛛害死王妃,再加害國君,報當年被打之仇了。果然,咒語~念便使王妃遍體疼痛。但她用頑強毅力忍住疼痛,抵禦咒語。隻是她見兩個計謀都被老和尚識破,心中不免暗自著急。正在這時,小國君見有陣陣風起,不知是老和尚的咒語所引起的,反而好心地隨手拿起那件袈裟準備幫老和尚披上。老和尚見了小國君遞過來的袈裟,二活沒說,用禪杖挑起來就往外走。他心想隻要把這件袈裟拿出宮外,用火一燒,那藏在袈裟內的三根刺被燒的同時,大火會同時燒毀王妃身上的綠帶痕,她將會被火環腰燒死,因為那條綠腰帶已成了王妃身體的一部分,成了花莖上的刺,是王妃的保護神了。而王妃一旦被燒死,要加害小國君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了。
到如今她以身相許以報當年的救命之恩。此外,她還述及小太子相贈的綠腰帶如何變成了身上的綠帶痕、花莖上的刺,那鋒利而堅韌的刺是為了捍衛花兒的純潔、美麗,是為了對付老和尚變成的紅蜘蛛等敵人的劫掠和殘害的自衛武器。從當年老和尚變成紅蜘蛛來殘害花兒,到如今進宮之後與老和尚的幾次殊死鬥爭等等。
以上一番話,直聽得小國君如撥開雲霧見太陽一一恍然大悟了事情的前因後果,由此他更加喜愛王妃的善良美麗、機智勇敢以及不向惡勢力低頭的鬥爭精神,當然還有她的多情多義。經過這一番劫難考驗,兩人從此更加恩恩愛愛,並同心協力治理國家,白頭偕老。
以後,在當年王妃變花形與老和尚奮力拚鬥的地方,又長出一珠花來。這花兒的花形優美,花色由初開時的純白色,到盛開時變成粉色,最後變成大紅色、深紅色,以至紫紅色,葉兒墨綠泛光,香味濃鬱,花姿亭亭直立。而且,這花不分時令,月月開花,香飄四季,因此人們便叫它“月月紅”。後人描繪道:“隻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人們傳說她代表了王妃報恩國君之心,歲歲月月,永不改變,又因王妃姓虢,雖美麗卻不俗豔,還獨有一種恬靜典雅的端正大方風姿,故人們又稱它為“虢國淡妝”。
月月紅是俗稱,現代人們通稱它為紫月季。據說這花由於當年得到了王妃在與老和尚鬥爭時灑下的鮮血的滋潤,不但花朵顏色由白變粉紅直至大紅、深紅,而且它的根、葉還可以入藥,其“性溫、味苦”可活血、調經、消腫。特別是它的根,能治婦女病,療效甚佳。
傳說很久以前,神農山下有一高姓人家,家有一女名叫玉蘭,年方18,溫柔沉靜,很多公子王孫前來求親,玉蘭都不同意。因為她有一老母,終年咳嗽、咯血,多方用藥,全無療效。無奈之下,玉蘭背著父母,張榜求醫:“治好吾母病者,小女以身相許。”有一位叫長春的青年揭榜獻方。玉蘭母服其藥,果然康複。玉蘭不負前約,與長春結為百年之好。洞房花燭之夜,玉蘭詢問什麼神方如此靈驗,長春回答說:“月季月季,清咳良劑。此乃祖傳秘方:冰糖與月季花合燉,乃清咳止血神湯,專治婦人病。”玉蘭點頭記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