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是人類旨在揭示認識對象(包括認識主體自身)的產生、存在及其發展規律性的一個複雜的過程。中國古代哲學有注重認知世界的一麵,其中道家的認識論具有整體實質性的認識特征。人道源於天道,由對天道的思索延及人類社會,這是道家的思維方式,因此認識天道是道家的重要目標,對最高本體的認識就是得道。在認識論上,《淮南子》一方麵繼承先秦道家“道不可知”的直覺觀念和墨家的辯證邏輯,另一方麵對社會之知則給予了肯定和重視,主要是吸收了儒家重視知與學的思想,這就存在著對智與知的排斥與吸收並存的狀況。《淮南子》有重認識主體的意識傾向,這是道家認識的主體性增強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