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把“吃手”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麵去
寶寶出生後不久,最愛做的事情是“吃手”,他“吃手”時神情專注,仿佛在享受人間美味。在這種情況下你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要打攪孩子的快樂。在寶寶半歲之後,不斷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很自然地把他“吃手”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麵去。
(五)8~10個月的嬰兒
在9個月時,讓孩子多接觸各種顏色,如有意識地讓孩子看各種顏色的圖畫、報紙及其他有顏色的物體。他的記憶是短暫的,一件有趣的玩具或是一個突然的想法都會再次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1.最初的閱讀能力
孩子剛出生時視覺發育很慢,不能較長時間注視一個固定物體,並有視覺跳動現象,所以他們愛看晃動著的畫麵。隨著年齡的增長,視覺發育趨向穩定,他們能逐步地盯住一個穩定物體的畫麵。並能上下左右的移動,這樣就產生了最初的閱讀能力。
2.爬行會使孩子的視力注視前方
因為嬰兒向前爬行時,他必須小心前麵的物體,因此每次爬行孩子都會注視前方,使他們的兩眼視力不斷集中而發育完善。如爬行少,孩子這方麵的訓練不足,無疑是個缺憾。
3.區分顏色、形狀和大小
在孩子接觸各種色彩的過程中,大人用語言講述各種色彩的名稱,以語詞強化孩子對色彩的分辨能力。給孩子某一玩具,或教他認識某一事物時,強調讓他記住不同事物的顏色、形狀、大小的特點,然後與別的事物加以比較,分析它們的差異等等。
4.別忘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當寶寶不願意被放到小童車裏的時候,會把背拱起來,或在你喂他不想吃的東西時搖頭。如果寶寶不喜歡穿衣服,你可以給他唱一首好玩的歌讓他忘記為什麼自己要搗蛋。嚐試換一個角度,把寶寶的注意力引導在“他能做什麼”上,而不說他“不能做什麼”。
5.正確應對寶寶的情緒
知道自己的名字,聽到媽媽說自己名字時就停止活動,並能連續模仿發聲。在大人的語言和動作引導下,能模仿大人拍手、揮手再見和搖頭等動作。當寶寶對表演沒有興趣的時候,不要強求,可以多跟寶寶玩一些表情遊戲。
(六)10~12個月的嬰兒
嚴格的家庭教育會使孩子的天性受到限製。教育孩子,就像砌磚頭一樣,一定要打好基礎。幼兒期性格的形成、智力的開發及所經曆的環境,對寶寶今後的發展影響深遠。采用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來進行教育,切忌揠苗助長。
1.寶寶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父母應經常與寶寶一起做各種遊戲,教寶寶說簡單的話,以及盡量滿足寶寶急於探索世界的要求。隻有當他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愛撫和熱情的關懷時,孩子才會建立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為他個性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用餐不是可以討價還價的娛樂,用餐就是要坐下來,好好地圍坐、好好地享用。
2.培養思維和興趣
大人要注意經常提出問題,讓孩子思考回答,經常帶孩子到外麵增長見識,培養孩子的觀察和辨別能力。有時要有意做些違反常規的小事,讓孩子糾正,要寓教於樂,引導孩子做智力遊戲,並培養孩子對音樂、體育、繪畫等方麵的興趣。
3.透過遊戲培養能力
嚐試各種遊戲,不但能學會各種動作,而且當他們在遊戲中體會到這些美妙的感覺後,一定還想再試試其他運動遊戲。此時,他們必須克服自身以往在大人麵前表現出的霸氣和嬌氣,學會服從和忍耐。當孩子產生自信以後,就會對各種事物萌生興趣,主動地去研究個透徹,這樣積極進取的人格也就逐漸形成。
4.嚴格教育要始終如一
有時允許孩子這樣做,有時又不允許,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困惑。現在許多年輕父母高興時對孩子不管不問,不高興時又格外嚴厲,沒有一個始終如一的規矩,這種朝令夕改的做法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緊張和混亂,從而人為地製造教育孩子的障礙。
(七)12~16個月的幼兒
人最基本的學習能力是從感覺學習開始,即通過感覺器官來接觸和了解世界。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了聽知覺和視知覺,學會了分辨、記憶各種圖形,分辨、記憶各種不同的聲音。孩子這時能分清物體的形狀,最先會認圓形,但很快就能確認方形和三角形。
1.蹣跚地向你走出一兩步
媽媽可以從簡單的訓練開始,讓寶寶與你麵對麵站好,注意將他置於你的保護下,然後輕輕把他向你的方向拉,他就會蹣跚地向你走出一兩步。到14個月時,大部分孩子都能開始獨自站立和走步了。當然,不同的孩子進度會有不同,如果你的孩子此時還沒有掌握走步的技巧,也不用過於著急。當他取得一點進步時,就要給予最熱烈的擁抱。
2.對客人說“再見”
寶寶是通過聽大人說話來學習說話的,因此請盡量多和寶寶說話。這一階段,你的寶寶可能已經開始試著說出一些詞語。如果客人要走了,寶寶會向客人說“再見”。孩子說話遲早差別很大,有些寶寶可能會沉默幾個月,然後突然說出3個詞的句子。
3.念書給孩子聽
如果說孩子的智力主要是先天的,而學習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則是後天形成的。念書給孩子聽,買書給孩子建立自己的家庭圖書館,將書放在隨手可得的地方。和他聊聊書中的故事和角色,一本好書裏的主角可是會留下美好的記憶的!
4.確保環境的安全
14個月的寶寶活動能力又有提高,會走以後的寶寶更喜歡四處探索,但還沒有危險意識。現在的寶寶有一個特點,往往是你越不讓他做什麼,他就越對什麼事感興趣,所以一定要確保寶寶生活環境的安全,把有危險的物品鎖起來或放到寶寶不可能拿到的地方。
(八)16~20個月的幼兒
學會與孩子的良好溝通可以把家長的期望和愛撫充分的傳遞給孩子。父愛、母愛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比物質的滿足更為重要。與孩子交流時鼓勵孩子表達並且傾聽孩子的意見,坦誠信賴,言必有信。
1.以愛為前提的管教
溝通和管教應以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為基礎,當孩子的好榜樣,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接納並體會孩子的感受及想法。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到家長的影子,因此提高家庭教育意識,學會與孩子交流和管教這門科學。
2.情緒與智力同步發展
如果寶寶的情緒時好時壞,如果缺乏求知欲、興趣感,他的智能的進一步發展就會受到限製。因此,我們應當在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道德意識的同時,注重培養良好的情緒,注重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這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3.做個小小探險家
幼兒探索周圍世界時,需要父母的幫助和鼓勵。所以,當他們發現一些新東西時,一定要及時給予正麵的肯定,告訴他你有多高興和吃驚。他會非常樂意看到自己的努力換來熱情的擁抱。這種正麵的引導會讓孩子長大以後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
4.攪拌訓練
父母要準備一小盆水,水裏放上一個乒乓球或其他塑料玩具漂浮在水麵,然後給寶寶一個小匙,當寶寶在攪拌時,可以看到水的攪動,父母讓寶寶一邊轉攪,一邊觀察水麵上漂浮物的轉動。這樣可以訓練幼兒手指手腕的靈活性,發展幼兒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5.帶孩子去散步
散步是很好的運動和親子共處的時間,帶孩子到住家附近、公園或動物園走走。當你們在走路的時候,可以看、觸摸並且聞聞樹、草、花、鳥、有趣的事物或昆蟲和任何東西,看到什麼說說什麼,邊看邊學。
(九)20~24個月的幼兒
父母們可以帶著孩子唱歌謠,聽音樂,給他們準備各種各樣的有趣玩具和拚圖,提供充分的空間去展示孩子們的活力。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開始逐漸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並慢慢地學會分享。
1.培育孩子的語言能力
注意趣味性,在孩子興趣盎然的遊戲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說話。盡可能說得緩慢而清晰、使用簡單的詞語和句子。注意形象性,即為了使孩子逐漸掌握豐富的詞語,應盡量使這些詞語連同所代表的事物對應起來,一起印入孩子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