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新生兒怎麼住
398.新寶寶的家——房間光線要充足
新生兒初來乍到,就像剛出土的幼苗,需要精心細致的照料,所以為他們營造一個舒適的家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房間最好是朝南向陽、光線充足。因為這樣可以在天氣好的情況下打開窗戶曬到太陽,吸收到紫外線,可以預防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注意:夏季的時候,新生兒不要受陽光直射,以免刺激眼睛。另外,光線明亮,方便觀察新生兒的變化,如黃疸是否出現、皮膚有無感染等情況。而且,還能促使新生兒很快地分辨白天與夜晚,利於新生兒養成有規律的睡眠。所以說充足的陽光、好的睡眠都很重要。
399.新寶寶的家——房間空氣要新鮮
寶寶的房間是不是還要有適當的通氣?
房間一定要空氣新鮮,每天要定時開窗1~2次,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無異味,注意避免風直接吹到新生兒。另外,由於新生兒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必須使房間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才能保證新生兒的正常體溫。一般的,室溫在18℃~22℃為宜,濕度在50%為宜。為保持一定的濕度,夏季可以在地上灑些水;冬季的時候可在火爐上燒上一壺水,讓散發的蒸汽來保持室內的濕度;春秋就更要注意防止室內幹燥。寶寶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而且空氣要新鮮。
400.新寶寶的家——房間衛生要清潔
房間要特別注意衛生,要經常整理打掃。在打掃時可用濕潤的掃帚、拖布清掃地麵,用幹淨的濕布擦拭桌椅,以減少室內的塵土;在整理床鋪時最好是將床單拿出去抖抖,清除幹淨。新生兒的房間不能吸煙,盡量避免人來人往,造成空氣汙染,發生交叉感染。
401.新寶寶的家——房間布置要多彩
我們該如何給寶寶布置房間的牆壁呢?房間的牆壁上可以張貼一些色彩鮮豔的圖畫,如活潑可愛的卡通畫、動物畫等,這樣能給新生兒一個良好的視覺刺激。還可以在房間內可放置一台錄音機,經常播放一些柔和、委婉的音樂,促進新生兒的聽覺發育。另外,在新生兒床的上方,約15~20厘米的高度,父母可以懸掛一些色彩鮮豔並且能發出聲響的玩具,新生兒清醒狀態時,可輕輕搖動玩具,這樣既訓練了視覺,又訓練了聽覺,利於新生兒大腦的生長發育。
402.新生兒的房間要靜悄悄嗎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把坐月子的母親和新生兒的房間搞得靜靜的,生怕有點聲音嚇著新生兒。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
新生兒由於中耳鼓室尚未充氣,並有一部分羊水瀦留,以致聽覺傳導較差,聽覺不是很靈敏,但是他們還是能聽見聲音的。新生兒聽到聲音後會突然驚哭,這是正常的聽覺反射。因為他們剛出生乍一聽到聲音,不知道聲音從何而來,不能很快的適應,通常就會出現“驚嚇反射”。所以,父母完全不必緊張,這並不是什麼異常行為。
研究證實,新生兒在聽到柔和、緩慢、純厚的聲音時,會表現為安靜和微笑;而在聽到尖銳的聲音時會表現為煩躁和不安。並且,新生兒對有節奏的聲音更為敏感,可能與胎兒期天天聽到母親有節律的心跳有關,它給予新生兒一種安全感。
盡早的訓練新生兒的聽力有利於將來的智力發育,那麼如何訓練新生兒的聽力呢?最重要的就是給新生兒一個有聲音的環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各種聲音,如走路聲、說話聲、笑聲、開門聲等等,讓新生兒聽到這些聲音,可以促使他們逐漸區分不同的聲音。另外,讓新生兒聽有節奏的音樂,但時間不宜過長,要有節製,選擇的音樂也要是舒緩的,不要選過於吵鬧的音樂。
403.寶寶的房間需要適宜的溫度
新生兒從恒溫的子宮一下子來到外界環境,由於自身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發育不完善,不能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進行調節,因此,出生後體溫會明顯下降。
如果新生兒出生時,所在的環境溫度適中,體溫可逐漸回升,達到36℃~37℃,這種最適宜的環境溫度,稱為“適中溫度”或“中性溫度”。在這種環境溫度下,新生兒可以保持正常體溫,消耗的氧氣最少,新陳代謝率最低,熱量消耗也少,使營養素和熱能均以最大限度地用於身體的生長發育。
那麼,怎樣的室內溫度才算適宜呢?一般的,正常新生兒房間的溫度要保持在18℃~22℃之間,早產兒則要求高一些。若室溫過高,新生兒皮膚蒸發大量汗液,呼吸增快,帶走水分,使體內水分不足,血液濃縮,引起發燒,即“脫水熱”。如果室溫過低,新生兒體溫不升,皮膚及皮下脂肪變硬,發生硬腫症。因此,適宜的室內溫度對新生兒的保暖十分重要。
保持室內溫度的方法各種各樣。在夏季,可用空調、電風扇等方法,但要避免將風直吹新生兒;在冬季,可用暖氣、火爐、取暖器來保持室內一定的溫度。無論在什麼季節,都要避免空氣幹燥,使室內保持一定的濕度。同時,還要每天定時開窗換氣,保證室內空氣新鮮,有利於新生兒呼吸係統的功能發育,保證身體健康。
404.小寶寶需要一張安全的小床
新生兒的主要活動場所就是一張床,所以給他們選擇一張舒適的床是非常重要的。
1.長度要適合,高度要與成人床相同或稍低一點,這樣方便母親看到自己的寶寶,也便於隨時隨地的進行目光交流。
2.床的周圍要有圍欄,欄杆最好是圓柱形的,不要選擇突出的欄杆或交叉欄杆。欄杆的高度至少60厘米,兩根欄杆之間的寬窄要適當,以防新生兒的頭、手、腳夾在欄杆中間發生意外。床的各個角也應是圓鈍形的,以免碰傷新生兒。
3.在夏季,可在床上用固定的架子掛上蚊帳,以避免蚊蟲的叮咬。注意不可直接將蚊帳搭在床上,避免蚊帳墜落後搭在新生兒的麵部,發生意外窒息。
4.床的兩邊或兩頭有專門掛玩具的裝置,並且在懸掛玩具時,高度要適宜。
5.床要放在朝陽的一麵,但不能靠近火爐或暖氣片,以免燙傷。
6.要經常更換位置,避免新生兒眼睛固定向一個方向看,發生斜視。
405.新生兒母子同室的優缺點
按照我們中國的傳統,新生兒從一出生就和母親睡在一起,當然這樣做是有很多優點的。首先母親可以及時了解新生兒的情況,給予及時的處理;還有就是母親可以及時的進行哺乳,滿足新生兒的需要,又可以刺激正常的排乳;另外,給新生兒換尿布、換衣服也方便;這樣做還利於母子之間的感情交流,讓新生兒對周圍環境產生安全感。
但是母子同室也有其不足之處,如新生兒與母親在一起,有時會妨礙睡眠;有時會因母親的疏忽而引起窒息;並且母親感冒或其他疾病很容易傳給他們。
所以,專家提倡,新生兒出生頭6個月和母親同睡,之後就最好分開。當母子分睡時,母親也得陪他們入睡後才能離開,以保證他們安心睡眠。
406.新生兒被褥如何選擇
在給新生兒準備被褥時,不僅要美觀,更重要的是實用和安全,這樣才不會對新生兒嬌嫩的身體造成傷害。
新生兒的被褥應單獨準備,要選用質地柔軟、保暖性好、顏色淺淡的棉布或軟布製成,不宜用合成纖維或尼龍織品,因其吸水性、透氣性差,易致汗皰疹或皮炎。棉被不宜過厚過大,最好選方形被,用棉花和軟布製成。早產兒的被子選用羽毛或鴕毛等保暖好的材料縫製。被子需要準備兩條,也可用小被套,最好也用全棉布製作,便於換洗。另外,可以準備小毛毯,因為毛毯比較透氣輕薄,保暖性又好,比較適合包裹新生兒。
新生兒的床單最好采用全棉製品,要比小床大一些,四周可以壓在床墊下麵,這樣可以防止寶寶活動時將床單弄成一團。床單可以多備幾條,方便換洗。
新生兒的墊被也非常重要。因為新生兒骨骼比較柔軟,正處於發育生長階段,所以墊被不能太軟。若用過軟的彈簧床墊或海綿墊,可使他們的脊柱經常處與彎曲狀態,引起脊柱變形,甚至發生駝背。最好用舊棉胎折疊起來做成床墊,上麵再鋪一層薄的棉胎就行了。同時,可以再套上一層厚的塑料套,有防水作用。
B。新生兒怎麼穿
407.為什麼要注意給新生兒保暖
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體溫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無論溫度過高還是過低,都不利於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尤其是在寒冷的環境下,新生兒體表麵積相對大,皮下脂肪薄,易於散熱,導致體溫下降,同時還能引起許多不利影響。
1.降低自身抵抗力:新生兒的自身免疫力本來就差,而寒冷又會降低抵抗力,所以更容易引起傷風、感冒,甚或引起嘔吐、肺炎、硬腫症等。
2.增加氧耗量:如果體溫在36℃以下,每降低0.6℃,就會增加10%的耗氧量,這樣容易使機體氧氣供給不足,無氧酵解代謝增加,其代謝產物乳酸蓄積,從而造成代謝性酸中毒。
3.引起低血糖:新生兒體內糖的儲備不多,寒冷時為了保持體溫,往往使糖消耗增加,容易引起低血糖,而低血糖又將影響腦的功能。
4.新生兒若有黃疸,體溫過低容易引起核黃疸。
可見,寒冷的環境會影響新生兒的正常發育,體重增加緩慢。所以,新生兒要特別注意保暖。
408.怎樣給新生兒保暖
新生兒保暖很重要是吧?新生兒剛出生時,由於外界環境的溫度和子宮內的溫度有一定差異,加之自身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所以體溫極其不穩定,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若溫度過高,新生兒體溫也升高,易發生脫水熱;若溫度過低,新生兒體溫也會降低,易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所以,給予新生兒恰當的保暖是十分重要的。那我們怎樣給新生兒保暖呢?
首先,調節好室內溫度,一般以18℃~22℃為宜,相對濕度50%為宜,並保持恒定,這樣可以維持新生兒體溫在36℃~37℃。當然,室內要保持空氣新鮮、清潔,經常要開窗換氣。如果在炎熱的夏季,要特別注意室內通風,可以在地上灑些冷水或放置冷水盆幫助降溫;在寒冷的冬季,可以用暖氣、火爐等提高室溫。
另外,在使用熱水袋時,不能直接接觸新生兒的皮膚,要放置於包被外,防止燙傷。熱水袋的溫度不得超過60℃,也就是將熱水滴在大人手背上不感到太燙就行了。冬季的空氣幹燥,不能讓新生兒靠近煤爐或暖氣,最好在火爐上燒水蒸發水汽,或在暖氣上放濕毛巾,使室內空氣濕潤,以防新生兒呼吸道粘膜幹燥而引起呼吸道疾病。
最後,要適當調節衣服和被褥的穿蓋。如吃奶或哭鬧時都容易出汗,這種情況下應適當減少被褥。
409.如何包裹新生兒
新生兒一出生,家人就把他們包裹的嚴嚴實實,甚至是密不透風。這樣做並不合理,其實包裹新生兒也是有學問的。
首先,最好還是給新生兒穿上純棉的、小和尚領的內衣;然後墊上尿布,注意不要遮蓋臍部,以免弄濕汙染;再就是外麵裹上棉毯,上邊再蓋一層被。
這一係列的動作中關鍵是裹棉毯。這時要將新生兒放在毯子對角線上,先將一側毯子角提起向對側包住,折轉放在新生兒身下,再將另一側按相反方向折轉後放於身下,足部多餘的毯子角折回放於臀下。包裹時要鬆一些,以不散開為原則,尤其是夏天,更不能包得太緊,以免影響新生兒的活動,也避免生痱子。
在包裹時還要注意,不要把新生兒的雙手綁在兩肋旁,這樣會使呼吸受壓抑,甚至影響肺部的發育。並且包好後要使新生兒的雙腿能在包裹內自由活動,似蛙腿。有的父母擔心雙腿沒有被綁直會不會長成八字腳或羅圈腿,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腿的變形是佝僂病的後遺症,和新生兒時期的捆綁是沒有關係的。恰恰相反,如果綁得太緊,新生兒活動受限,容易疲勞,而且綁的時間長了會影響血液循環,阻礙他們的生長發育。
總之,育兒專家指出,在包裹新生兒時,要注意維持其自然體位。即新生兒的上肢是“W”字型,腹部如鼓形,下肢是“M”字型,其活動度為120度~140度。這種自然體位適合新生兒的活動和正常發育。
410.不要把新生兒包的“密不透風”
父母和老人總是習慣性地把剛出生的新生兒用毯子或小棉被包裹起來,除了腦袋以外,手、腳、軀幹都被嚴嚴實實地包了起來,並且還要用帶子或繩子捆綁起來,把新生兒裹成一個長長的小包裹,就像“蠟燭包”。育兒專家指出,“蠟燭包”將新生兒上肢的“W”字型和下肢的“M”字型通通拉直,呈強迫狀態的“1”字型,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第一,因為胎兒在子宮內四肢呈屈曲狀態,出生後這種姿勢還需要維持一段時間,如果突然用捆綁的方法去改變這種姿勢,會給新生兒帶來很大的不適,影響他們的自由活動,從而妨礙四肢骨骼、肌肉的生長發育。
第二,緊緊的包裹限製了胸廓的運動,影響肺的功能發育;
第三,緊緊的包裹還會妨礙大腦的發育。因為感知覺是刺激大腦神經細胞發育必不可少的條件,包裹過嚴使新生兒減少了獲得刺激的可能性。
第四,如果不經常打開包裹,新生兒容易形成尿布疹、臍炎、皮膚感染、褶皺處糜爛等。這與通氣不良,清洗少,皮膚表麵不幹淨,細菌容易滋生有關。另外,包裹太緊容易出汗,嚴重的可能導致脫水熱。
411.寶寶喜歡穿純棉的衣服
寶寶穿什麼樣的衣服最舒服呀?許多父母都有這個疑問,其實很簡單,他們和大人一樣,喜歡純棉衣服。
純棉衣服容易吸水、保暖性強、質地柔軟、通透性好,並且容易洗滌。而新生兒的皮膚柔軟、嬌嫩,汗腺分泌旺盛,穿純棉的衣服最適合不過了。父母不要給新生兒穿合成纖維或尼龍布料的衣服,因為這些衣服容易產生靜電,使寶寶不舒服。注意,有奶癬的新生兒就更不能穿纖維或羊毛類的衣服,而應選擇純棉衣服。
另外,新生兒衣服的樣式以結帶斜襟式為最好。這種衣服前襟要做得長些,後背可稍短些,以避免或減少大便的汙染。衣服最好做寬大一些的,既方便脫穿,又不妨礙新生兒四肢的活動。為避免劃傷新生兒嬌嫩的皮膚,衣服上不要釘鈕扣,更不能使用別針,可以用帶子係在身側。冬天的衣服可采用上述樣式做成雙層,中間墊以薄棉胎。夏季可以給新生兒穿長單衣,背後係帶,便於換尿布。
最後,新生兒衣服的顏色以淺淡為宜。深色顏料染成的布料對嬌嫩的皮膚有一定刺激,容易引起皮炎。
412.怎樣為新生兒穿衣服
在給新生兒穿衣服時要先穿上衣。首先,看看尿布是否需要更換,若不幹淨就換條新的。然後,把上衣沿著領口折疊成圓圈狀,兩拇指伸進去把領口撐開,從新生兒的頭部套過,同時要把新生兒的頭稍微抬起;接著把右衣袖沿著袖口折疊成圓圈形,母親的手從中間穿過去後抓住新生兒的手腕從袖圈中輕輕拉過,這樣衣袖就套在新生兒的胳膊上了,再以同樣的方式穿上另一條衣袖;最後,輕輕抬起新生兒的上身,把上衣拉下去。
上衣穿好後,再穿褲子。穿褲子時也要先把褲腿折疊成圓圈形,母親的手從中穿過去抓住新生兒的足腕,將腳輕輕地拉過來,並把褲子拉直;另一條褲腿也要這樣穿。最後把褲腰提上去包住上衣,並把衣服整理平整。
當然,這些動作一定要輕柔,要順著新生兒肢體彎曲和活動的方向進行,不能生拉硬拽。母親在給新生兒穿衣服時要注意觀察新生兒的表現,這樣可以及時發現他們身體是否有異常症狀。
413.怎樣為新生兒脫衣服
給新生兒脫衣服的動作是和穿衣服相反的,即要先脫褲子再脫上衣。
首先,把新生兒放在床上,一隻手輕輕抬起新生兒的臀部,另一隻手將褲腰脫至膝蓋處;然後用一隻手抓住褲口,另一隻手輕握新生兒的膝蓋,將腿順勢拉出來,另一條腿采用相同的做法。
在脫上衣時,把衣服從腰部上卷到胸前,然後握著新生兒的肘部,把袖口卷成圓圈形,輕輕地把胳膊從中拉出來。最後,把領口張開,小心地從頭上取下。
如果新生兒穿的是連衣褲,要先解開扣子,把袖卷成圈形,然後輕輕地把手臂從中拉出,然後按脫褲子的方法將其脫下。
414.新生兒不必穿褲子嗎
許多父母隻給新生兒穿上衣,而不穿褲子。因為新生兒大小便比較多,尿布更換頻繁,父母就用尿布代替了褲子,同時又用小棉被把他們包裹的嚴嚴實實,也就是“臘燭包”。我們知道這種包裹方式有許多弊端的,如限製新生兒四肢的正常發育;影響肺和大腦的發育;還容易導致尿布疹、臍炎等,所以新生兒穿褲子是有必要的。
父母在給新生兒選擇褲子時,最好不要選擇鬆緊帶褲子。因為新生兒正處在快速生長發育階段,而鬆緊帶會影響胸腹部的發育。父母可以給新生兒選擇連體褲,最好是寬鬆一點的,這樣既利於身體發育,又方便更換尿布。
415.手套限製寶寶的觸覺發育
為寶寶帶手套好嗎?
許多父母總是給新生兒戴上小手套,一是不敢為新生兒修剪指甲,再就是怕新生兒在抓摸時指甲劃傷小臉蛋。這樣做表麵上看是保護了新生兒嬌嫩的皮膚,但從新生兒發育的角度看,則直接束縛了他們的雙手,使手指關節的活動受到一定的限製,同時也不能直接觸摸周圍的物體,不利於新生兒觸覺的發育。
另外,用毛巾或其他棉織品做的手套比較粗糙,新生兒手部活動時容易磨擦皮膚。並且裏麵的線頭若是脫落了,很容易纏繞住新生兒的手指,影響手指局部血液循環。因此,我們不提倡給新生兒戴手套。
如果新生兒的指甲長了,父母可以在他們熟睡時小心地修剪。給新生兒剪指甲時一定要抓住他們的小手,避免因晃動手指而被剪刀碰傷,但指甲不要剪得過短,以免損傷甲床。最好修剪得適中,光滑,這樣既清潔衛生,又不用擔心會抓傷皮膚,同時也保證了新生兒小手的正常發育。
416.新生兒要不要穿襪子
新生兒是需要穿襪子的,因為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夠成熟,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更應該給新生兒保暖。新生兒穿上襪子是有一定保暖作用的。
另外,給新生兒穿上襪子不僅有保暖作用,而且還有保護作用。若是讓新生兒光著腳,接觸外界環境就比較多,一些髒東西容易通過嬌嫩的皮膚侵襲新生兒,從而增加了感染的機會。但是穿上襪子就會減少這種接觸,起到保護作用。同時,隨著新生兒的發育,他們的活動能力越來越強,活動範圍也增大,穿上襪子可以減少或避免損傷足部的皮膚和腳趾。
那麼,新生兒穿什麼樣的襪子呢?父母在為新生兒準備襪子時,一定要選擇寬鬆柔軟的襪子,以免影響新生兒足部的正常發育。
417.新生兒的衣服不要放樟腦
新生兒的衣服在存放時千萬不要擱樟腦丸,因為樟腦丸是防止蛀蟲的,其主要成分是萘酚,有強烈的揮發性。如果新生兒穿上放置過樟腦丸的衣服,萘酚會通過皮膚進入血液,使紅細胞膜的完整性發生改變,而紅細胞的破壞會導致新生兒急性溶血,臨床表現為進行性貧血,嚴重的黃疸,尿呈濃茶樣。嚴重者可發展為心力衰竭,有生命危險。
如果父母已經在新生兒的衣服裏放了樟腦丸,那就要及時取出樟腦丸,並要把衣服放在煮沸的水中消毒,再通風晾幹。因為萘酚受熱後很快就會變成氣體揮發掉。專家建議,新生兒的衣服要放在幹燥的衣櫃中,並且在給新生兒穿之前最好在陽光下曬一曬。
C。新生兒怎麼睡
418.新生兒每天需睡眠多少時間
一般的,新生兒除了吃奶外,幾乎都在睡覺。這一方麵是因為他們的神經係統尚未發育健全,大腦皮質興奮低,外界的刺激過強,使之非常容易疲勞,而進入睡眠狀態;另一方麵也是他們生長發育的需要。所以新生兒睡眠多是一種生理現象。